分享

山居,生活本來的樣子。

 zdwan 2019-10-18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來自網絡

首圖 |「@子夜鸟

宗次郎   万叶之心 来自誰最中國 04:18

山居,生活本來的樣子。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陶渊明朴素的山居渴望。「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是孟浩然超脱尘俗的山居喜悦。「山居虽自由,晨起亦有程」是陆游山居生活的案几自律。「森林伸延,溪流冲击,岩石坚守,雾霭弥漫」是哲学家海德格尔山居的诗意。自古以来,人们对这份难以割舍的山居情结绵延千年,不曾改变。

图一   二 |  草木君

如今,很多人都想过山居生活,但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很多常见的山居者,大多是逃避现实,惧怕与人交流,不想承担责任与压力。但真正的山居者,一定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和超然物外的生命追求。
那么,那些远离人群,与自然万物同住的人都在做什么呢?

图片 | 鹅卵石933
图片 |@福yfm
图片 | 奔跑啊宠物
每一个时代都有山居的人,沧海桑田,四时更迭,唯有那颗与自然、与万物、与生活相印的心从未改变。


千古岁月,兴亡更替就像一场幻梦。时隐时官的元曲大家张可久,疲倦地望着天边。孔子家族墓地中长满乔木,吴国的宫殿如今荒草萋萋,楚庙中只有乌鸦飞来飞去。
年老的他回到了久违的西湖,在山与树的夹缝间,辟了半亩薄地,起了几间草屋,栽上松柏。几间茅屋里,珍藏着万卷诗书。闲来就写几行骈文骊句,或用松针钉在篱笆上。当秋叶落尽,陈酿也快见底时,便日日忙着拾掇松花酿新酒。
文徵明《浒溪草堂图》局部

待到来年春天,茅檐前蓄了一春露水的小瓴也满七八分了。日头正好,就端着新垒的红泥小炉去煎茶,用去年晒干的花枝燃火,这样就不会把水煎老。再拿上那把不曾舍得用的养得釉亮的晚唐小壶。一盏淡茶、一柱檀香,一人独对一山,一心静面一世。对此时的张可久来说,山居生活不过是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张可久出生在南宋,又为汉人,但却生活在元朝,也为当朝统治者服务过。他的内心一直是愧疚的,他觉得自己失了节气。然而梦幻般的功名终究成了虚妄。于是他带着自己最爱的诗、曲、酒、茶沉浸在山中,选择了酒茶相伴的山居生活。
从繁华到衰败,从为官到归隐,他最终在四时变幻中拥抱生活,直面人生。张可久是元曲作家作品数量最多的人,现存小令就有800余首。而他写在散曲《人月圆·山中书事》里一句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就是他人生最好的写照。

图二 | 本上创意
山居是孤独的,但真正的山居者心中装满了万物与深情。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本桂冠诗人高村光太郎,隐居日本东北岩手县山间七年,一个人开垦种菜、割草施肥、做饭煮茶,一个人生活。他在大雪纷飞的小屋里静坐,在四季变幻中,发现花鸟野兽来往的乐趣。

高村光太郎山居照片

那时的岩手县,是个僻静淳朴的乡间,乡民们互相帮忙盖房子、修屋顶,每个人都热心有礼。
每年从十一月到隔年三月,山间连续不断下雪。在四面厚厚的白雪里,高村光太郎能听见地炉里柴火毕剥的响声,水壶里热水沸腾的微弱声,还有啄木鸟不知疲倦的咚咚声。光太郎喜欢下雪,因为下雪是无声的,每到下雪时呆在屋里,感受着悄然无声的世界,便觉得自己像聋了一般。

高村光太郎山居时的小屋
山居七年,光太郎把他和春夏秋冬的对话都一一记了下来,写成了《山之四季》。
下雪时,他写兔子、狐狸、黄鼠狼、老鼠、猫还有人,脚印各不相同。兔子的脚印看起来就像英文字母中的T,狐狸的脚印只有一列,老鼠的脚印就像邮票的线孔一样整齐。可以看出,高村对生活是饱含深情的,所以,这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才会像孩子一般,一下雪就出来淋雪。然后,兴致勃勃地读脚印。

电影《小森林》取景地就在岩手县

其实,高村光太郎隐居到岩手县,是日本战败时期,他在东京和花卷的住所都在战争中被毁掉了。彼时,他是一介无名游魂,过的是孤独的生活,没有父母,没有妻儿,一边思念着爷爷、父母和智惠子(妻子),一遍思考着发生在日本的巨大变化,一边反思自己的过往。
但他并没有被日常和悲伤磨灭,而是深情勇敢地在群山里生活。年纪大了,他常常一边咳血,一边书写文字。
电影《小森林》剧照
高村光太郎是日本大正昭和年间著名诗人和雕刻家。年轻时游学欧美,是日本当时“颓废艺术”的前卫红人。与文学家石川啄木、佐藤春夫和永井荷风等人一起创办杂志,引领现代文艺风潮,被誉为日本现代艺术的奠基者之一。
妻子去世后,他选择在群山中生活,也在群山中涤荡心灵。他的《山之四季》成为了无数人向往的生活。日本生活美学家松浦弥太郎一次次地抄写、朗读。梦想着能在雪夜的山庄住一晚,哪怕一次也好。
高村光太郎木雕作品

自古以来,人们便认为山是万物生灵的起源地。而与山为邻,与林为友的山居生活成为了无数人的渴望。在今天,城市的钢筋水泥、车水马龙总是让人厌倦,不少年轻人也选择了山居生活。
然而,山居不是逃避,也不是将尘俗事搁置不管,山居在自然万物的洗礼下,找回自己,勇敢生活。但愿在人间兜兜转转的人们,最后都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