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让孩子变成“人造残疾人”

 振王府图书馆 2019-10-18

前言:不断打破心理舒适区,实际上是人的一种生存本能。如果孩子的生存本能被人为阻断,就会影响孩子的正常身心健康成长。比如,过度保护孩子,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参与能力就会很差,什么都不会不能干,类似身体残疾;严重缺乏自信或者极度自我封闭、极度自私狭隘,其实就是“心理残疾”。这两种人本文称为”人造残疾人“。无论是真的残疾人还是“人造残疾人”都需要通过不断打破心理上的舒适区,才能重新找回自信,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做“舒适区”。所谓舒适区,又称为心理舒适区。在这个区域里,每个人都会觉得舒服、放松、稳定、能够掌控、很有安全感。这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习惯。


        生活中当我们接受新挑战时,内心会从原本熟悉、舒适的区域进入到紧张、担忧甚至恐惧的压力区。所以,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其实就意味着突破舒适区。心理学研究表明走出舒适区进入新的目标领域会增加人的焦虑程度,从而产生应激反应,其结果是提升人对工作或学习的专注程度。简单一点说就是通过设定新的目标来挑战自己,将会促使人们构建新的舒适区。这个区域心理学上称作最佳表现区。在这个区域中,人的自信度提升,工作或学习表现将会得到改善。

      设定了新的目标,就必须离开原有的“舒适区”,就必须挑战原有的能力结构、资源范围、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也就是说意味着构建新的舒适区。但是如果达到了新的目标,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你原有的舒适区扩大了。从而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了,挑战困难勇气和和决心就增大了,也就是自信度提升了。

       其实,每个人从生命的开始,就在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扩大心理舒适区。走出心理舒适区,不断成长是每个生命的生存本能。比如,婴儿不断努力从襁褓中爬出来探索世界,刚刚学步的宝宝总是通过不断挑战自己让自己学会很快学会走路等等。

        生活在不断变化着,没有永恒的避风港,我们只能依靠不断提高自己来适应各种各样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通过不断打破自己的心理舒适区来战胜自己,才有可能去应对生活的变化,应对生存。

        对于残疾人来说,由于自身的残疾,几乎从出生以后开始,“你是残疾人,你不能!这样的心理暗示就会被强加在他们的生活里。每当他们想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的时候,就会有人有意或无意发出类似的暗示或声音,这种声音从家庭到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道难以冲破的偏见和障碍,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也就变成了弱者的代名词。这其实是一种让残疾人残上加残的、家庭、学校、社会多重的、及其错误的教育模式。残疾人要想融入健全人的生活,首先必须要有足够的自信。而自信心建立的一个可行有效的方法就是回归人之本能,通过不断挑战自己,来打破原有的心理舒适区,只有这样残疾人的心理舒适区才能不断被扩大,才能实现”一切不可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例子比比皆是,无一例外地都是他们勇于挑战自己。从心理学上讲就是他们舒适区的范围不断在扩大。传统概念下没有了视力,在黑暗中似乎寸步难行,可是美国的号称”蝙蝠侠“的全盲人,在母亲”不设限“的理念教育下无所不能,远远超过了一个明眼人。

       其实,真正的残疾人远远没有”人造残疾人“可怕!所谓的”人造残疾人“就是通过被他人的过度保护,人为地缩小了他的心理舒适区,长此以往,这个人就变了类似残疾人的健全人了。这种例子也比比皆是,像”高分低能人“,就是中国父母的专利产品---”人造残疾人“。中国从实行计划生育以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往往是几代人在保护一个人,换句话说就是有几代人同时在做着缩小他心理舒适区的事情,可想而知后果的可怕性。我们知道,但凡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成长中的孩子,当你用爱的名义去无端保护他的时候,其实是在不断地在剥夺他成长的权利(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挑战自己不断扩大心理舒适区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就是在帮助他们变成一个类”残疾人“。这其实是相当可怕而又不被认识到的教育模式。

          人生不设限,让孩子重建自信,回归身心健康的一个方法就是放手孩子,鼓励他们勇敢挑战自己,帮他们扩大心理舒适区,不断成长!正确的引导方法是告诉孩子:“尽管害怕,但是你可以尝试大胆去做”。而不是,事情还没有开始就主观武断地下定义:“这个你不行,做不到”。

           大家熟知的一个例子就是“鹰的重生”: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到70岁。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能飞翔,150天漫长的历练开始了。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它会用新长出来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的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便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五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重新得以再过30年岁月!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求生本能的驱动下,鹰通过不断打破心理舒适区建立自信让自己拥有重新活下来的能力。

         其实,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都一样,健全人只不过是相对残疾人集中放大了健全,而残疾人相对健全人是集中放大了缺陷。如果健全人后天培养教育不当,完全可以变成一个“人造残疾人”,而残疾人通过不断挑战自己,扩大心理舒适区,提升能力和自信,弥补缺陷,达到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没有两样,甚至可以远超健全人。只是,对于残疾人而言就如同鹰的重生一样,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结尾我想说的是,无论谁,只要你愿意不断打破心理舒适区,那么你就会越来越自信,你的生活也就一定会更有价值和意义,你的生存质量也会越来越高!

特别申明:本文属作者原创,需要转载请注明!

特别感谢:本文封面图片“卓尔山的日出”的提供者:思得乐研发部设计师严海华(太空的鱼)!

          有你、有我、一路携手无障碍地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