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楷书和写草书的互相看不起?书法,请用实力说话

 蒋海任 2019-10-18
   写楷书的看不起写草书的:“骗子,整天瞎忽悠人,有本事规规矩矩地坐下来写一篇看看。”写草书的更看不起写楷书的:“傻逼,连墨分五色都不知道,一板一眼的跟僵尸一样,有什么看头?”
iis安装excel 下拉菜单网站权重优化

解决这个争端、这个问题很简单,一位功底深厚的书法家,应当既会朴素、端庄、厚重的楷书、隶书,又会写飘逸、灵动、潇洒的行书、草书。唾沫横飞地争论毫无意义,不用互相吐口水,用实力说话!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早在三国时期魏王曹丕就在《典论 · 论文》中批判了这种狭隘落后的旧习气。

其实曹丕《典论》中的这句名言并不深奥,却因点中了文人身上的一处“死穴”而意味独具,流传至今,甚至还被一些人视为“国粹”之一种,认定只要有文人在场,便会演出争吵、嘲讽、算计、攻讦的连台好戏。

鲁迅认为,“文人相轻”不外乎三种情况:其一是自卑,其二是自高,其三是批判。不过,按钱钟书的幽默说法,文人相轻只要无伤大雅,负面效果也有限,“文人好名,争风吃醋,历来传作笑柄,只要它不发展为无情、无义、无耻的倾轧和陷害,终还算的‘人间喜剧’里一个情景轻松的场面”。

试问,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中,谁能够掌握的“面面俱到”呢?在诸多的文章体裁中、谁又敢说能写各种体裁的文章——谓之“全才”?谁又能诗、书、画、印“样样精通”呢?整部中华民族的艺术史全才型的艺术家也屈指可数。

文人大可不必相轻。“相轻”乃是不正常的心理在作祟。从某种意义上讲,轻视或诽谤他人之作品,其实,就是嫉妒心的具体表现。

无论是写字还是画画,只要其作品达到了一定造诣,内涵寓意深刻,若行云流水赏心悦目,观者就应该拍手称赞,不应漠视或不屑,更不应该诋毁别人而彰显自己。

文人之间理应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学为己用,何乐而不为呢?文人相“亲”,惺惺相惜,才是王道!

此外,若是想全面解决文人相轻相互诋毁的现状只有——用实力说话!

先贤王羲之的楷书是王体的开山鼻祖,《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草书《十七帖》让后人临摹了2000年。

王羲之的字遑论楷书、行书、草书都是旷绝古今的吧,若有引发歧义者应当算吹毛求疵,王羲之让后世文人输的心服口服,王羲之用实力说话!

立足当下确实有某些人把当代艺术和传统书法结合创造了一些令人“难堪”的作品,而且屡放阙词,语言很偏激,措辞很锋利,谁敢不苟同,谁就是腐朽的代名词。

确实当代有很多艺术形式看不懂。例如:血淋淋的手术刀、一望无垠的坟墓、子宫里的探头、乱涂乱画的文字、怪异不堪谁也看不懂的符号……

这类的字画中有一个共通点就是画面有强烈的孤独感,血腥中透露着暴力。画画、写字的人也许不懂绘画技巧更不懂书法的精髓所在。

我认为他们根本就不能称之为书法家或画家,但可以称之为“行为艺术家”。他们表达、叙述的是思想意识形态,通过墨水宣纸油墨色彩发泄个人的情绪。

他们也许在抨击罪恶,也许是不会堂堂正正地钻研书法和绘画,玩弄些邪门歪道的理念吸引眼球。然而,这些人大多都是以艺术之名混迹社会的江湖人士。

我不敢也没有资格评论他们是书画艺术界的跳梁小丑,只是为他们不好好学习一门心思地去哗众取宠标新立异感到痛心。

个人认为,不读中国的文字演变发展史,不具备篆书、隶书、楷书基础,就开始作行书、草书的创作那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小儿涂鸦徒增笑耳。

没有浑厚的勾勒线条素描造型的写实功底,以及强烈的色彩构成分辨能力,谈抽象派、印象派、野兽派的创造,那真的是瞎扯蛋!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是建立在“美”的基础之上,如果说小儿涂鸦把它扩展放大为“原始”、“稚朴”的美,书法向它们看齐,那么书法艺术就干脆倒退到原始人时代。

那是最“真诚”、最“勇敢”的表达,需要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那么多的书体演变干嘛?直接用树枝竹棍比划就好了。

书法每一个流派的产生都是中华民族文字艺术中不可或缺的构成。独树一帜也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好,无论是谁,没有人能够撼动千年的文化传承。

当然传统理论未必是精华,当代艺术未必就是糟粕,因为当代艺术也要成为传统理论,时间是最好的评判。但是,毋庸置疑所谓的“当代书法艺术”一定是建立在深厚的传统书法艺术基础之上才能生根发芽。书法,请用实力说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