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震惊朝野的康熙辛卯江南科场案 11

 青梅煮茶 2019-10-18
                                                     清朝康熙五十年秋,江南乡试,发生了舞弊案。康熙先派户部尚书张鹏翮、漕运总督赫寿为钦差大臣彻查此案。后因此案涉及两江总督噶礼,于是康熙改派户部尚书穆和伦、工部尚书张廷枢再审,再后由六部、九卿、詹事、科道会审,但都没有审出一个真正结果来。最后乃由康熙御审结案,惩治奸恶,保护忠良,一时传为美谈。

  科场舞弊 考生义愤

  清朝康熙五十年,岁在辛卯,江南乡试,副主考赵晋串通同考官句容县知县王曰俞、山阳县知县方名等,私通关节,贿卖举人,使考生程光奎、徐宗轼、吴泌等,以在科场内埋藏文字,入场抄写,及请人代笔等方式,得中举人,发榜后,舆论哗然。时任江苏巡抚的张伯行立即将此事写成奏折向康熙报告:“今年江南文闱,榜发之后,议论纷纷。九月二十四日,有数百人抬拥财神,直入学宫,称科场未公,臣未敢隐匿,相应奏明。”康熙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曾作有《为考试叹》诗,并于四十二年立碑于江南贡院之地竟然出现这样的劣迹,但如若不信,分明有自己宠信的坐探、苏州织造李煦(曹雪芹的舅祖)于同年九月二十六日的奏折,同样陈述了江南科场舞弊、民情鼎沸的情形,奏折中说:窃臣于九月二十四日回到苏州,见苏州閤城士子以新中举人多属贿买,将财神抬入府学明伦堂上,喧哗不服,皆怨正主考左必番(蕃)不识文字,怨副主考赵晋大胆贿卖,造有诗词对联,与黄莺儿歌谣,四处遍贴,理合奏闻。臣谨将诗词对联与黄莺儿,一并抄呈,伏乞圣鉴。”
  康熙看了奏折,又看附上的对联上面写道:“左丘明(影射左必蕃)双眼无珠,赵子龙(影射赵晋)一身是胆。”再看那诗词,上面写道:“能行五者是门生,赂贿功名在此行。但愿官囊夸博厚,不须贡院说高明。登山有竹书贪迹,观海无波洗恶名。一榜难为言皂白,圣门弟子尽遭坑。”此前,他已得知,考生们出于义愤,把江南贡院上的“贡院”两字涂写成“卖完”。不禁怒火中烧,随即在李煦的奏折上朱批:“纷纷议论,京中早已闻知,可羞之极矣。”十月初二日,康熙的另一个宠信的坐探、江宁织造曹寅(曹雪芹的祖父)也呈来奏折说:“今年江南文场秀才等,甚是不平,皆云皇上洪思广额,原为振拔孤寒,今中者甚是不公,显有情弊,因而扬州秀才拢攘成群,将左必蕃祠堂尽行拆去,后传闻是副主考赵晋所为,始暂停息,督抚俱有参章。目下已拿二人,俱是富商之子。传闻榜中不通文理者尚多。”康熙再也无法忍耐,立即下令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张鹏翮、漕运总督赫寿为饮差大臣,火速赶赴江南,彻查此案。

  钦差审案 案中出案

  张鹏翮是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到达扬州的,会审在钦差行辕进行。两江总督噶礼、江苏巡抚张伯行奉旨陪审。几经审讯,副主考赵晋供认受贿黄金十五锭,房官王曰俞、方名也供认受贿。案情脉络清楚,三个考官当即被革去功名收监。接下来只要审讯吴泌等行贿者的口供,将受贿钱财数额查清就可以结案。谁知此案审出了一宗“案中案”——“督抚互劾案”来。
  当程光奎、吴泌等被带进大堂时,钦差含怒责问:“尔等到底行贿多少,买来这举人功名,从实招来。”程光奎自知难以抵赖,只好如实招供:“大人息怒,小人出了黄金三十锭。”吴泌也供认了行贿之事。这时,只听得惊堂木响,江苏巡抚张伯行拍案而起,厉声喝问:“副主考赵晋只收了十五锭,另外十五锭到哪里去了?”程光奎支支吾吾推说不知。张伯行又问:“你们两人的贿金可是亲给赵主考的?”吴泌答称是托原安徽巡抚叶九思与安徽布政司马逸姿之家人轩三经手的。后又供:“叶抚院不见,因另托李奇。”张伯行立即拿起一根火签,令速拿李奇到案,而总督噶礼极力阻挠,但李奇很快被捉拿到案。
  李奇一上堂,张鹏翮就问:“李奇,你代吴泌等人行贿考官,赃银交给了谁?”李奇战战兢兢地回答:“交给赵大人了。”赫寿厉声驳斥:“赵主考只收了十五锭,余下十五锭想是被你私吞了?”几经审问,李奇最终供出:“还有十五锭赵主考让我交给了泾县知县陈天立,听说是留给……留给总督大人。”听他一说,全场愕然。两位钦差耳语了几句,张鹏翮起身宣布:“本案今日审理到此,退堂。”
  张鹏翮因为其子懋诚在安徽怀宁县任知县,是噶礼的下属,因此想来一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来到张伯行的住处,劝说张伯行对此案罢手。遭到张伯行的一阵抢白:“伯行要查清此案,并没想过个人得失,只图为国为君,惩察不法,天经地义,我是不撞南墙不死心的。”

  康熙御审 正义伸张

  送走了钦差,张伯行连夜写了一道奏折发往京城,康熙接到张伯行奏折的当天,又接到了噶礼的奏折,参劾张伯行挟嫌诬陷封疆大吏。康熙拿着两本奏折,想了又想,决定暂时将噶、张一起解任,减少干扰,然后严令张鹏翮将科场案和督抚互劾案一并加速审清。
  不久,康熙几乎同时接到四份有关科场案的奏折,第一份是张鹏翮、赫寿的结案折; 第二份是安徽巡抚梁世勋关于证人陈天立死因的奏折; 第三份是李煦的密札; 第四份是张伯行措辞激烈的本章。四份奏章对照,泾渭分明,康熙对张伯行的德操是清楚的,如今他见张伯行甘冒充军的危险据理力争,若草率将这样清官革职,岂不要冷了天下忠臣之心?康熙强压怒火,思索再三,决定将张鹏翮的奏折压下,另派户部尚书穆和伦、工部尚书张廷枢为钦差于康熙五十一年七月十八日到扬州重新审理此案。
  不久,康熙又接到张伯行的一道奏折,折中言道:“科场舞弊案只惩从犯,不惩首恶,难抚江南人心。朝廷王法不治封疆大吏,此风若长,清朝刑律将名存实亡。伯行革职事小,朝廷安危事大。不得不进最后一言。科场弊端必须究查,噶礼受贿必须严惩,望万岁再派贤臣维护纲纪。”康熙揣摩:张伯行敢于否定四位钦差大臣的结论,没有充分的根据谅他不敢。张伯行要求再派贤臣,还能派谁去呢?他把穆和伦的奏折扣下不批,下令六部、九卿、詹事、科道共同会审。然而他们审理的结果,仍是一个八面玲珑的“杰作”。于是他决定在乾清门以御前听政的方式审理并颁布结果:“江南科场案审了一年,结果是越审越乱,越审越荒唐。台阁重臣害怕贪官污吏,六部职官庇护钦差大臣,弄得黑白混淆,是非颠倒,忠良含屈,奸臣狞笑。如今,你们不敢伸张正义,朕来保护忠良。噶礼多年总督两江,飞扬跋扈,今天参这个,明天告哪个,全是无中生有。难道你们就没有耳闻?张伯行在江南清廉忠正,甚得民心,此番披肝沥胆为民请命,这样的清官为什么要遭惩处?小小科场案三上三下,竟不能理出个头绪,叫天下民心怎服?朕今天宣告最后判决:科场案舞弊人员一律依法处决,不得宽肴。噶礼受贿纵容舞弊,即革职听参,张伯行忠贞秉公,一心为国,应即留任原职,日后再行升赏。朕之断决,着刑部立即行文,晓谕天下,以正视听。”
  在康熙的直接过问下,辛卯江南科场案终于划上了句号。 严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