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借势达成自己的目的?

 谋略那些事 2020-11-20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为了解除江南、江北大营对天京(南京)的围困。发动军事行动,用围魏救赵的计策,攻破江南大营后,向东出兵,攻下常州、苏州兵临杭州城下,清朝在东南的赋税重地面临巨大危机。但是,清朝手下无嫡系可用兵将,只能见局势一步步恶化。

这个时候,湘军的胡林翼看到这是一个壮大湘军实力的好机会。于是对曾国藩说:“现在朝廷势弱,对于太平天国无计可施,唯有依靠地方团练。然东南局势危机,如果这个时候你向朝廷提出,派遣李元度、沈葆桢、李鸿章、刘蓉、李瀚章等人出任苏赣浙三省的布政使要缺,就地筹措军饷练兵以抵御天平天国,朝廷必然应允。此一来苏赣浙三省归于我湘军治下,将极力壮大我湘军势力。此二来又能形成南、北、西三路对南京的包围,将来灭贼将容易。若你不向朝廷提议,有其他人会做这件事。倒不如顺手而为,先占个头筹。”

●谋略分析1:所谓机会,在我眼中,危机也算机会的一种。在组织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提供解决方案,并把危机解除的人,势必能够获得相应资源和权力。而自古很多权臣上位甚至篡位,也都是利用了组织的危机。包括现在,企业遇到危机,能站出来解决问题之人,最后都能往上走两步。

●谋略分析2:理由要正。胡林翼的对朝廷的理由是围攻南京做战略布局以及防止东南被太平天国占领。而对曾国藩就是扩充湘军势力。朝廷知不知道如果按照这个来做会有什么后果?绝对知道!但是没办法,因为朝廷无其他人可用。哪怕明知这个是毒药,也要喝下去。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当你为了你自己的利益提出建议的时候,你的利益点要隐藏起来,但你的理由要正、要站的住脚、要看起来让人无可反驳。

●谋略分析3:虽然曾国藩向朝廷提议,最终决策在朝廷中,但是做与不做,意义是不一样的。这其实就是一个提前卡位,先占个位置,有就拿了,没有也无所谓。这其实就是一种重在参与的思维,反正有事没事先插一脚再说。甚至有的时候,哪怕你不想要,表现出想要的样子,别人为了稳住你极有可能会提出其他的条件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