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业连锁圈 新零售职业经理人智库 百货丨超市丨便利丨生鲜丨护肤丨Mall 休闲丨家电丨医药丨服饰丨珠宝丨Shop 快消丨地产丨餐饮丨电商丨快递丨Store 快消 零售 品牌 商业 营销 10月10日,杭州麦德龙超市会员收到了一条短信通知,大致内容是:“11月26日位于艮山东路的麦德龙就要终止营业,本周五(10月11日)部分商品开始清仓打折甩卖。” 10月11日晚,物美集团宣布,已与麦德龙集团签订最终协议,双方将成立新的合资公司,交易完成后,物美成为控股股东,持有新公司80%股份,麦德龙中国持股20%,多点Dmall将成为其技术合作伙伴。 麦德龙18年老店关店 麦德龙的中国窘境 高姿态进入,低姿态退出 2000-2017年麦德龙营收状况 来源:pitchbook 从2009年开始,麦德龙的营收就开始走下坡路。2008年麦德龙营收实现历史最好的679.55亿欧元,之后逐年下降,2015年营收592.19亿欧元,2016年更是猛跌63%,变为218.7亿欧元。而亚洲市场在整个麦德龙的布局中所占比例一直较低,2018年麦德龙亚洲门店数量140家,占其全球门店数量的18.2%,营收只占14.5%。
直到2019年10月11日晚,麦德龙也许才意识到自己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或许已经不能阻止其业绩的下滑了,也许找个合作伙伴才是最稳妥的出路,好在麦德龙相比家乐福是卖了个好价钱。 外资零售大撤退 乐购,乐天、家乐福等纷纷撤退 除了麦德龙,有着同样命运的家乐福、乐天、乐购等也是经历阵痛、调整、优化之后还依然 看不到希望,也做了相应的选择。 从1995年麦德龙和家乐福进入中国之时,估计也不会想到,25年后,迎接他们的是中国的物美和中国的苏宁分别对他们的收购。沃尔玛、卜蜂莲花、欧尚超市也分别于1996、1997/1999年进入中国。此事中国的大卖场还在萌芽状态,这些外来的洋品牌都是当时中国超市品牌们学习的对象。然而谁能料想到,25年后的2019年前后,是外资零售撤退的高潮期。
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国卖场在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已经硬了翅膀,有了志向,在自身发展业务需要的前提下,开始通过并购、收购的方式扩大规模。基本形成华润系、阿里系、腾讯系、苏宁系、物美系等阵营,在猎取随时可能撤退的外资零售和国内难以维继的本地零售品牌。 2018连锁百强中的外资企业 排名 公司 销售额 (亿元) 门店 总数 店均 (亿元) 4 康成投资 959.00 407 2.36 5 沃尔玛 804.89 441 1.82 12 家乐福 474.63 302 1.57 31 麦德龙 213.00 94 2.26 36 宜家 183.60 26 7.06 42 欧尚 156.97 77 2.04 43 永旺 149.32 104 1.43 48 卜蜂莲花 137.34 116 1.18 56 迪卡侬 108.35 295 0.37 83 伊藤洋华堂 55.29 8 6.91 数据来源:CCFA 制表:零售圈 外资零售大撤退 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 从沃尔玛到家乐福再到麦德龙,每一个外资企业都经历了在中国市场的“捞金”、“阵痛”、“优化”、“联姻或撤退”路径。原因很多,《零售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房租成本攀升:外资企业从1995年进入中国到2019年,整整25年,大部分大卖场的租约一般为20-30年,在房价最低谷的时候进入,在房价最高涨的时候续约,很多物业的租金已经翻了2-5倍,甚至更高,这成为压倒很多外资零售企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也是压倒很多本地零售企业的原因。 人工成本攀升:人工成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在不断提升,同时零售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虽然人员工资水平不高,但人员工资也在连年上升,加之社保的强制性缴纳等。人工成本已经成为影响超市业绩的又一重大因素。 同质化竞争严重:随着超市业态的日渐成熟,一大批本土零售品牌迅速成长,成了外资零售的主要竞争对手,外资能做的本土零售基本都能做到,甚至比外资更懂本土人需要什么。然而外资和本土在消费者服务,商品供应链、门店客户体验上差异越来越小,同质化让这个行业的竞争更加火热,业绩必然会被平分。 电商冲击的背后:沃尔玛来中国的时候解决了零售业商品“丰富”和“成本”的问题,所以大卖场说是“一站式购物”、“天天平价”,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快”、“好”、“鲜”已经成为消费者的新需求,所以电商的兴起让所有的商品必须具备“多、快、好(鲜)、省”才能最吸引消费者去购买。同时电商与实体零售面临着运营成本不对等的不公平竞争环境。让实体店在这一轮竞争中败落下来。 中国实体零售目前又走上了新的一个阶段,这轮整合收购潮之后,下一个风口又是什么?是新零售?是智慧零售?是数字化驱动的零售?《零售圈》认为主要抓住零售的核心三要素“人、货、场”,利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AI、云计算、大数据)进行深度赋能,高效链接,就不会被甩到队伍后面去。就怕那些倚老卖老,看不清形势,又不愿意改变的传统零售,如果不进行自我革新,自我改革,等待的将是一场革命。 如何看待外资零售的没落? 欢迎留言讨论 文丨商仲永 编辑丨Elle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