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龚振岭先生常山医案医话

 逸农农 2019-10-18
正定县 74 岁的老中医龚振岭先生,1995 年获得石家庄市第一届名中医称号,他早年曾任教于该县第一中学,业余时间自学中医,有很深的体会。1977 年,国家恢复高考,他和自己的学生们一起走上考场,进入“河北新医大学”中医系之后,学校要对这些新入校的学生“再摸底考试”。龚振岭就在宿舍里,支起小黑板,为同学们“辅导”考试要点。
他一直担任大班的“学习委员”,那个时候,他有三个子女。有一次,他说:“来晚了,三儿拽着我的自行车,不让我回来。”他那个时候每周骑自行车回家。后来,他在正定县担任过卫生局主管中医的副局长,在任上,他参加了很多有意义的学术活动,他珍藏的一个照片,是他和路志正先生、吕炳奎局长、董建华教授在一起参加会议的珍贵记录。
退休后,龚振岭先生在大佛寺边上,开了一家中医小诊所,不忘初心,继续为人民服务。下面是他治疗的几个典型病例,供大家参考。
类风湿
这是一位患类风湿病十年的患者,已持续低烧五个月,长期病痛的折磨,已使患者精疲力尽,本案将分两部分,记述他的治疗过程。

1. 退热
至某,女,52 岁,藁城县人。2016 年 11 月 2日初诊。患者低热,已持续五个月,每日下午 4 到5 点,开始发热,在 38 度左右,只有肌注药物和用退热栓才可消退。现咳嗽。吐白痰少而且黏稠。形寒肢冷,周身痛无定处,关节尤甚,疲劳乏力,动则心慌气短,因不能行走,靠轮椅活动,情绪不宁, 性高气急,夜寐不安。患者面色微黄,舌淡,苔白细腻,脉弱无力。类风湿因子 115。急则治标,宣肺,止咳,退热,药用麻黄 10 克,半夏 25 克,云苓 30 克,陈皮 10 克,防风 10 克,海风藤 30 克,生地 40 克,炒白芍 30 克,白蒺藜 30 克,山萸肉30 克,枸杞子 30 克,柴胡 10 克,苍术 15 克,细辛 10 克,麦冬 30 克,甘草 6 克,服药七剂。
2016 年 11 月 9 日,二诊。
咳嗽吐痰缓解,肢体疼痛,气急,乏力,低烧不退。脉弱,苔白,药如下,炒白芍 60 克,麻黄10 克,附子 15 克,细辛 10 克,海风藤 30 克,络石藤 30 克,鸡血藤 30 克,防风 10 克,川芎 30 克,黄芪 40 克,当归 10 克,甘草 6 克,服七副。
2016 年,11 月 15 日,三诊。
患者面带笑容迎诊,自述低烧服至三副已退,疼痛明显好转,仍疲乏气短,但此以前要轻快许多,上方加桑枝 18 克,黄芪 50 克,黄精 30 克,服两周。
致此,低热再无复发。

2. 治疗类风湿,从轮椅到双拐,到直立行走三部曲。
患者 2012 年因居处潮湿,始患类风湿,查类风
湿因子 33,到 2014 年为 58.7,2015 年为 98,2016 年 8 月为 100.6,血沉 82,可看出类风湿病的逐渐加重过程,这其中,曾多次去北京,省市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2015 年底,因不能行走,坐上轮椅。
2016 年 11 月 22 日,四诊。
患者明显腰膝酸软,治法以温肾散寒,益气养阴,祛风通络,壮腰健肾。15 日方,去黄精、生地, 加寄生 30 克,川断 10 克,杜仲 10 克,服药七副。
2016 年 11 月 30 日,五诊。
服药后,腰膝酸软缓解,关节疼痛好转。手足无力,小小钢针,也拿不起来。查血沉 79,类风湿因子 130。调整药物黄芪 70 克,附子 30 克,炒白芍 60 克,麻黄 10 克,当归 10 克,细辛 10 克,防风 10 克,海风藤 30 克,络石藤 30 克,鸡血藤 30克,党参 30 克,熟地 15 克,甘草 6 克。
2016 年 12 月 6 日,六诊。
患者关节疼痛,大为缓解。自觉气短,口渴便秘,舌质转红,苔白,脉弱,方药改为益气养阴, 散寒祛风。药用黄芪 70 克,附子 30 克,炒白芍 60克,生地 15 克,当归 10 克,黄精 30 克,菟丝子10 克,山萸肉 30 克,枸杞子 30 克,炙甘草 30 克, 服药七副。
2016 年 12 月 13 日,七诊。
患者肢冷,关节肿痛,大便干燥,乏力开始恢复。药为麻黄 10 克,附子 30 克,细辛 30 克,生地 40 克,炒白芍 60 克,山萸肉 30 克,元参 30 克,甘草 10 克,七副。
2016 年 12 月 20 日,八诊。
患者已脱离轮椅,在有人扶助下,可步行走几步,已经有力,病情开始好转。药物调整为黄芪 70克,附子 30 克,炒白芍 60 克,当归 10 克,麻黄10 克,黄精 30 克,山萸肉 30 克,枸杞子 30 克,党参 30 克,川芎 10 克。
2017 年 1 月 4 日,患者已能架双拐行走,手可包饺子,浑身都不在难受。有咳嗽感冒,药物如下: 黄芪 70 克,炒白芍 100 克,麻黄 20 克,附子 20克,半夏 10 克,苏叶 10 克,桑叶 10 克,当归 10克,沙参 15 克,麦冬 15 克,山萸肉 30 克,枸杞子 30 克,炙甘草 30 克,由轮椅转为架拐。
2017 年 1 月 12 日,九诊。
患者周身疼痛,时有汗出,调整药物如下:黄芪 70 克,炒白芍 100 克,麻黄 10 克,附子 10 克,苏叶 10 克,桑叶 10 克,当归 10 克,鸡血藤 30 克,沙参 15 克,麦冬 15 克,山萸肉 30 克,枸杞子 30克,炙甘草 30 克,两次服用 20 余副。体力恢复, 去掉双拐。因膝关节骨质增生,功能退行,做手术治疗,术前查血沉 58,类风湿因子 42.9。术前后, 中药一直未停,主要药物有黄芪、炒白芍、麻黄、附子、细辛、山萸肉、枸杞子、党参、当归、炙甘草等加减,服用到 10 月底,11 月 1 日,复查,类风湿因子 34.6,血沉 27。彻底完成了由轮椅到双拐,由用双拐到正常行走的转变。
不孕症案
赵某,女,30 岁,正定县人。结婚八年不育, 男方静夜常规无异常,不得已,做试管婴儿。取卵子四个,三年以来,每年做一次,均失败。最后一个,冰冻期限将至,吃了三年药物不详。2010 年10 月 14 日,求中医治疗。患者自述,畏寒肢冷, 尤以腰部和少腹部如坠冰窖之中,此乃肾阳大虚也。面色无华,精神不振,舌淡苔白,脉沉迟。补益气血,温肾阳,壮腰肾为治,药用黄芪 40 克,
云苓 30 克,炒白术 10 克,寄生 30 克,川断 15 克,
杜仲 15 克,小茴香 30 克,当归 10 克,肉桂 15 克,
附子 15 克,细辛 6 克,甘草 6 克。2017 年 10 月
20 日,二诊,服上药以后,腰部、腹部冷感缓解,
脸色转红润,腰酸,也明显缓解。2017 年 10 月 27 日三诊,无明显体征,继续服药,以调理身体,方药不变,因时间紧迫,及卵子保存期到时,医院通知手术,结果一举成功。试想在冰天雪地下什么种子可以发芽?真乃万物生长,依靠阳光,此后她顺产一女婴。
黄疸

梦某花,女,54 岁,藁城县人。患者 2017 年 9 月 8 日,在县医院检查,转氨酶 1444,转肽酶 933, 总胆红素 79.9,甘油三酯 4.29,乙肝抗体+,丙肝-, 彩超肝胆脾肾胰均无异常,诊为脂肪肝。吃药十余日,药物不详,一诊前肝功复查,转氨酶 1169,转肽酶 844,总胆红素 281。
2017 年 9 月 21 日,一诊。
患者自觉,肝区不适,疲劳乏力,食欲不佳, 小便发黄,大便正常,诊为黄疸,治宜健脾化湿, 利胆退黄。药用云苓 30 克,白茅根 30 克,炒山楂10 克,赤白芍各 30 克,干姜 10 克,茵陈 30 克,半夏 15 克,苍白术各 15 克,郁金 30 克,内金 30克,三棱 30 克,文术 30 克,黄芪 30 克,当归 10克,炙甘草 10 克,五副。
2017 年 9 月 28 日二诊。
患者目黄、身黄,饮食不入,恶心口黏,小便深黄,大便正常,张口即觉寒气袭人,此重寒湿也。上方倍干姜,加附子 30 克,砂仁 10 克,川楝子 15 克,元胡 15 克,服五副。
2017 年 10 月 3 日三诊。
至今病情全面好转,化验转氨酶 277,转肽酶164,总胆红素 137,指标大幅度下降,原方不动, 拿十副。2017 年 10 月 18 日,四诊,化验,转氨酶55,转肽酶 36,总胆红素 42,甘油三酯、饮食正常, 小便微黄,再服十副,一共服用三十余副恢复正常。
自闭症

刘某怡,女,八岁,正定人。该女四岁时,因惊吓出现精神异常,后经北京儿童研究所,诊为自闭症,攻击性,治疗几年效果不佳。求治中医。2017 年 7 月 19 日,一诊,祖母代述,近年以来,从多地求医,疗效不好,而且愈发严重。每日早晨起床, 喊叫几声,既咬人抓人,不拘是谁,如抓咬不到, 开始自残,撞墙撞地,其父被抓得满身伤痕,家中无人幸免!一日之内,发作无常,家人生活在极度恐慌之中。查患儿,语声低微,面色淡黄,舌质淡红,苔白而厚,脉细,药用镇心安神,清心泻下为治。处方,柴胡 5 克,龙骨 10 克,牡蛎 10 克,麦冬 10 克,百合 6 克,酸枣仁 10 克,远志 10 克,合欢花 6 克,夜交藤 10 克,黄连 5 克,大黄 20 克,甘草 6 克,服一周。

2017 年 7 月 29 日二诊,晨起情绪稍微稳定,便下干硬屎块。方中大黄减为 4 克,余药不变,连服两周。

2017 年 8 月 20 日三诊,病情出现转折,晨起,偶叫两声,后哭 10 余分钟, 不再咬人、抓人和自残。治以开窍化痰法,药用半夏 10 克,云苓 15 克,陈皮 10 克,竹茹 10 克,枳实 10 克,远志 10 克,菖蒲 10 克,合欢花 10 克,栀子 10 克,瓜蒌 10 克,山萸肉 10 克。

2017 年 8月 27 日四诊,患儿情绪明显好转,一日之中,偶发几次,一次仅三五秒钟,喊叫两声。原方加郁金10 克,继服。

2017 年 9 月 3 日五诊。因大便偏干,加大黄 10 克,服一周。2017 年 9 月 10 日六诊,病情稳定,发作几乎停止,原方加龙骨 30 克,共用21 副。  

2017 年 10 月 11 日,七诊,发作完全停止, 继服以巩固疗效。

八岁小儿,连服药 4 月,实属不宜,先治其标, 以控制发作,后治其本,以化痰,真是,百病生于痰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