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课丨作文引入“奇葩说”,你会写“辩论体”的文章吗

 6huang 2019-10-18

想必很多人都看过《奇葩说》,为里面辩手们的精彩表现折服,其实,“辩论体”用在作文中也是一种出奇制胜的手法。考场中如果恰当使用这种创新文体,肯定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唇枪舌剑不相让,妙语连珠竞风流。辩论,是一场头脑的碰撞,是速度的较量,是素养的对抗。思维敏锐,捕捉对方辩论中出现的漏洞;语惊四座,不给对方反驳的机会,在这个绽放青春魅力的舞台上,辩论者不但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更要掌握一些辩论的技巧……不同的大脑,不同的思想,在同一个舞台,探讨同一个论题,打造缜密思维,完成思想碰撞。

技法1:借力打力,直击要害

高手过招,借力打力,是辩论中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由对方一个漏洞说开来,以反驳的方式,运用逆向思维,表达自己更为深刻的认识。运用这种方法时,需要在反驳的对象中找到明确的着力点,对其进行深入理解,指出其漏洞。这样,不仅有效地反驳了观点,还能够展示出具有个性化的思想倾向,具有启发性。

示例:以“适应社会”和“改变社会”为论题组织辩论,可以安排这样一次交锋:


正方: 
适应,本身就是相互的关系。社会是一个集体,每一个成员都要适应社会,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在理性中前行。


反方:
我们不反对适应社会的重要性,但我们不支持适应社会才能让社会理性前行的观点。萧伯纳说:“理性的人让自己适应社会,非理性的人总是坚持让社会适应自己,所以所有的进步都得靠这些非理性的人。”这里,对非理性的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实,没有非理性的人,时代的进步确实会受阻;但没有理性的人,社会便不会稳定。试想,没有了稳定的社会,又谈何创新与发展?因此,社会发展过程中,更需要不断尝试改变社会,让社会也适应自己。

微评:

反方抓住正方“适应社会才能让社会在理性中前行”这一漏洞,以借力打力的方式,先指出名言的片面性,然后对在理性的人与非理性的人所起的社会影响的对比中,突出两者的作用,引出“改变社会”的认识。

技法2:顺水推舟,超然前行

舟行水上,风顺则疾。辩论,不仅要剑拔弩张,还要从容洒脱。辩论过程中,可以运用顺水推舟的方式,对以前自己接受的观点进行整理,并在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思维,为这种观点设定一种思维的障碍,进而表明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然后,自然而然地提出一种超越以前认识的观点态度。

示例:在辩论“年轻人应该崇拜娱乐还是重视科技”时,就可以安排这样一次交锋:


正方:

的确,崇尚多元是时代潮流,追求娱乐引领社会风尚,年轻人对“光芒四射”的职业向往也符合潮流。可是,年轻人毕竟是祖国的未来,如果疏远了“坐得十年冷板凳”的科学世界,失去了对科技的热情,一味裹挟在看似光鲜亮丽的糖纸之下,流连于光影交错的娱乐之中,又怎能振奋起向上的精神?


反方:

多元时代,年轻人职业选择的“去科技化”符合时代要求。因为现实中从事科研是吸金少、来钱慢、坐一辈子冷板凳的代名词,怎能比得上一呼百应的明星效应来得浩荡,看着风光?明星也是一种职业,同样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微评:

辩论过程中,正方开始并没有否定反方的观点,而是在延递的过程中引出追求娱乐带来的精神影响,进而表达崇尚科学的重要性。

技法3:正本清源,全面客观

辩论赛场,容不得半点儿疏忽,尤其是原则性失误。运用一些主流观点作为论据时,如果感觉这一观点论据并不能充分表现写作中心,只是与之有一定的关系,那么,就不能牵强地以这个论据去证明观点,而应该将其作为反面素材。这样,就可以运用正本清源的方式,对其进行反思。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认识从片面的观点中摆脱出来,增加论证的力度。

示例:辩论“仓廪实能否礼至宾”时,就可以安排这样一次交锋:


正方:

正所谓:“礼仪之邦,子孙炎黄,盛德远播,山河无疆。”或许我们会为中国大妈在法国国家博物馆前温泉洗脚而哀叹,或许我们会为中国游客在埃及刻字而羞愧,但这毕竟只是个别现象,中华民族由道德聚成的石塔不会就此倒塌。你看,大山里有多少义务支教者在奉献青春?灾难发生时中华儿女伸出多少关爱之手?……这才是中国的正能量,这才是时代的新风尚。仓廪实而礼至宾,毫无疑问。


反方:

仓廪实并未能礼至宾,不是吗?天安门广场的口香糖粘住文明发展的步伐;“残疾”的石狮子发出无声的怒吼;游泳池中,也有着“不能说的秘密”……百般列举,取其一件,便足以令人汗颜,不禁令人嗟叹:为何仓廪实的今日,礼却衰竭?


微评:

反方的分析,虽然列举了大量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有一定的说服力,可是,在正方反驳时,运用正本清源的方式,将这些现象定性为个别现象,进而列举了社会上具有正能量的共性现象,充分证明了观点。

(文章摘自《意林·作文素材》2019.17期)

邮发代号:16-393

刊期:半月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