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都看过《奇葩说》,为里面辩手们的精彩表现折服,其实,“辩论体”用在作文中也是一种出奇制胜的手法。考场中如果恰当使用这种创新文体,肯定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技法1:借力打力,直击要害 高手过招,借力打力,是辩论中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由对方一个漏洞说开来,以反驳的方式,运用逆向思维,表达自己更为深刻的认识。运用这种方法时,需要在反驳的对象中找到明确的着力点,对其进行深入理解,指出其漏洞。这样,不仅有效地反驳了观点,还能够展示出具有个性化的思想倾向,具有启发性。 示例:以“适应社会”和“改变社会”为论题组织辩论,可以安排这样一次交锋: 微评: 反方抓住正方“适应社会才能让社会在理性中前行”这一漏洞,以借力打力的方式,先指出名言的片面性,然后对在理性的人与非理性的人所起的社会影响的对比中,突出两者的作用,引出“改变社会”的认识。 技法2:顺水推舟,超然前行 舟行水上,风顺则疾。辩论,不仅要剑拔弩张,还要从容洒脱。辩论过程中,可以运用顺水推舟的方式,对以前自己接受的观点进行整理,并在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思维,为这种观点设定一种思维的障碍,进而表明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然后,自然而然地提出一种超越以前认识的观点态度。 示例:在辩论“年轻人应该崇拜娱乐还是重视科技”时,就可以安排这样一次交锋: 的确,崇尚多元是时代潮流,追求娱乐引领社会风尚,年轻人对“光芒四射”的职业向往也符合潮流。可是,年轻人毕竟是祖国的未来,如果疏远了“坐得十年冷板凳”的科学世界,失去了对科技的热情,一味裹挟在看似光鲜亮丽的糖纸之下,流连于光影交错的娱乐之中,又怎能振奋起向上的精神? 多元时代,年轻人职业选择的“去科技化”符合时代要求。因为现实中从事科研是吸金少、来钱慢、坐一辈子冷板凳的代名词,怎能比得上一呼百应的明星效应来得浩荡,看着风光?明星也是一种职业,同样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辩论过程中,正方开始并没有否定反方的观点,而是在延递的过程中引出追求娱乐带来的精神影响,进而表达崇尚科学的重要性。 技法3:正本清源,全面客观 辩论赛场,容不得半点儿疏忽,尤其是原则性失误。运用一些主流观点作为论据时,如果感觉这一观点论据并不能充分表现写作中心,只是与之有一定的关系,那么,就不能牵强地以这个论据去证明观点,而应该将其作为反面素材。这样,就可以运用正本清源的方式,对其进行反思。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认识从片面的观点中摆脱出来,增加论证的力度。 示例:辩论“仓廪实能否礼至宾”时,就可以安排这样一次交锋: 正所谓:“礼仪之邦,子孙炎黄,盛德远播,山河无疆。”或许我们会为中国大妈在法国国家博物馆前温泉洗脚而哀叹,或许我们会为中国游客在埃及刻字而羞愧,但这毕竟只是个别现象,中华民族由道德聚成的石塔不会就此倒塌。你看,大山里有多少义务支教者在奉献青春?灾难发生时中华儿女伸出多少关爱之手?……这才是中国的正能量,这才是时代的新风尚。仓廪实而礼至宾,毫无疑问。 仓廪实并未能礼至宾,不是吗?天安门广场的口香糖粘住文明发展的步伐;“残疾”的石狮子发出无声的怒吼;游泳池中,也有着“不能说的秘密”……百般列举,取其一件,便足以令人汗颜,不禁令人嗟叹:为何仓廪实的今日,礼却衰竭? 反方的分析,虽然列举了大量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有一定的说服力,可是,在正方反驳时,运用正本清源的方式,将这些现象定性为个别现象,进而列举了社会上具有正能量的共性现象,充分证明了观点。 (文章摘自《意林·作文素材》2019.17期) 邮发代号:16-393 刊期:半月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