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沈聊戏:当年拍摄《群英会》的尴尬事

 摄影姥 2019-10-19

老沈聊戏:当年拍摄《群英会》的尴尬事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电影制片厂把传统老戏《群英会》搬上银幕,轰动全国。《群英会》说的是《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故事,剧本经肖长华老先生字斟句酌的整理改编,由富连成排练演出,日臻完善,成为一出经典剧目,深受观众喜爱。影片《群英会》的戏好,角色的安排更是一时无两,堪称绝配。剧中诸葛亮和鲁肃两个主要角色分别由马连良和谭富英承担众望所归,此剧是马派名剧,那段“借东风”二黄人人哼唱深入人心,诸葛亮非马连良莫属。谭富英在富连成科里就善演鲁肃,有“活鲁肃”之誉,如果换了别人,用侯宝林的话说,”那观众不答应啊。”周瑜和黄盖分别由叶派小生创始人叶盛兰和裘派花脸创始人裘盛戎也是不二人选,不做他人之想。文丑泰斗肖长华的蒋干是一绝,这次老先生不顾高龄,剃须出山,为这部戏增色不少。曹操一角本应郝寿臣出演,功力和资历最为相宜,但郝老年高嗓音不济,遂推荐入门弟子袁世海担任这一角色。袁世海不负重望,扮演曹操极其成功。赵云一角由杨派武生孙毓堃担任也是最佳人选,没有二话可说。

影片拍摄由岑范执导,分《群英会》《借东风》两集。岑范是著名电影导演,《林则徐》(与郑君里合作)《梅兰芳舞台艺术》《祥林嫂》《红楼梦》等观众喜爱的影片均是他的作品。这样知名的导演和空前强大的演员阵容合作,自然是珠联璧合,天衣无缝。总体上的确如此,但是拍摄中也发生过一些尴尬事,甚至闹得不愉快。

老沈聊戏:当年拍摄《群英会》的尴尬事

据马龙的回忆录《我的祖父马连良》中披露,演员讲究“带戏上场,带戏下场”,其中都有戏的精华含量,因此马、谭、叶几位认为应当全部拍摄记录下来,但没有得到导演认可。拍摄进行到孔明、鲁肃前往周瑜帐中探病,共商火攻之计时,叶盛兰有个翘脚尖的身段,导演认为不美不要了,叶盛兰告诉导演这个动作是自己几十年的功夫,是前辈程继先老先生创造的。勾脚面时脚上都有戏,表示周瑜在暗中思考等内心活动,必须全部拍下来。叶盛兰说:“我这戏最值钱的地方就在这儿,在我的片酬里面,这勾脚面就值九百! ”导演的解释是,“您指的是在舞台上,这与我们电影不一样。”叶盛兰就接着话头说:“我就问您,我的身段您是不是全拍下来? ””“全拍下来的确没有必要,电影里也不能够全用上。”“这么说,您是一定不会全拍了? ”“这一点还请您谅解。”“那好,您另请高明,我叶盛兰不这么拍! ”一见叶四爷真急了,导演只好妥协,同意把它拍了下来。知道几位大师都有这个要求,以后在拍摄时导演让把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记录下来。马连良高兴地跟叶盛兰说:“四弟,多亏了你,敢说话,不客气。要不他们能听咱们的吗? 我也跟着沾光了,要不怎么说神鬼都怕恶人呢! 哈哈! ” 样片出来后发现,原来要求拍摄的细节又全部删掉了,还是按照导演的设计编辑的。此时叶盛兰、马连良这些大艺术家们也只有生闷气的份儿了。

这场矛盾说不上谁对谁错,说到底是电影与京剧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艺术规律之争。京剧是演员表演艺术,戏都在演员身上,戏通过演员表演传达给观众。电影则不同,电影是以话剧为基础通过电影技术手段向观众诉说故事,因此电影需要完整的故事,真实的布景和道具,通过一个个情节来传达导演的意图。显然,京剧与电影两者相结合,就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正如前面提到演员与导演在拍摄中遇到的尴尬。

老沈聊戏:当年拍摄《群英会》的尴尬事

其实,这部戏因电影需要而做了不少变动,以“大帳”一场的出场为例,传统戏演出中是以黄盖和甘宁的起霸为开场。用意是为都督周瑜的出场做一铺垫,使周瑜升帐更有气势。用业内话说,是黄盖和甘宁给周瑜垫个场。从剧场效果看,两员大将的起霸舞蹈可以让戏刚开场观众的浮躁情绪安抚下来,进入剧情。从电影的角度看,这就多余了,与剧情无关,因此删掉此场。“大帳”开场,一对对龙套鱼贯而上,前一对与舞台上无异,随后几对则朝舞台左前方冲去,这无疑是电影手段,表现行军中的千军万马。周瑜出场后,唱点绛唇曲牌,舞台演出时周瑜要左手翻水袖遮住脸部来唱。这一特写镜头在电影里缺少美感,显然不妥,于是改为周瑜两手端带挺身直面镜头而唱。不成想这个临时的变化,在后来的舞台演出中竟然成了楷模,周瑜出场再也不掩面唱点绛唇了。当然,其他角色、特别是花脸武将在舞台上出场还是照“掩”不误的。

说到电影拍摄特别注意故事叙述的完整性,做到有头有尾。这一点影片《群英会》似有缺憾。影片讲的是赤壁大战,孙刘联合共拒曹操,曹操中了火攻计,连锁战船,最后被孔明借来的东风火烧,曹操大败而归。但是电影以借东风告终,未见火烧战船曹操兵败的结局,似乎有突兀仓促之感。马连良独挑主演全部《借东风》,一贯只“借东风”,不“烧战船”,那是马连良在舞台上演出的处理方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是在电影中就欠完整了。据说,原本有在《借东风》之后接排《华容道》的想法,但是关羽一角缺少与前面那些大师匹敌的合适人选, 于是作罢。看来,导演虽然在电影拍摄上有无上权威,但是在现实中有时只能让步了。

影片《群英会》《借东风》虽然缺少烧战船的结尾,但是“打黄盖”之后的重要情节全有了,“阚泽诈降”、“蒋干二次过江”“庞统献连环计”、“曹操横槊赋诗”、“周瑜观风得病”、“孔明药到病除”直到“诸葛亮借东风”,毫无遗漏。现在的舞台演出,考虑到时间问题,“打蓋”后面的戏一压再压,最后只剩下“借风”一折,形成了《群英会》加“借风”的模式。多亏影片给我们留下了真正的全本《群英会》《借东风》,否则像“横槊赋诗”这样的好戏也就要失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