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让自己的宝宝更聪明,宝妈们从孕期开始就很拼,补铁补锌补DHA,希望自己吃的营养都能补到宝宝身上。 为宝宝准备营养辅食 宝宝出生之后,更是呵护备至,恨不得将最好的都给他,从几个月开始就预约了几年的早教亲子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 但是,给宝宝补充各种营养剂,让宝宝听音乐,为宝宝讲故事,甚至寻找各种方法,开发宝宝右脑,真的可以使宝宝变聪明吗? 答案是否定的。 智力是可塑的虽然,基因在孩子是否聪明这件事情中占了很大比重,但是它却不是最重要的。 因为除去两种极端情况不提,我们普通人的智商分数始终都是属于一个正常的范围。 所以能否成为一个聪明和优秀的人,后天的培养和努力远比智商分数重要。 而且,所谓测试出来的智商分数,并非一成不变,事实上,随着成长,它的变化还很大。 不仅年龄不同,经历不同,个人的智商会有变化,甚至人类整体的智商都在悄悄发生变化。 科学家詹姆斯·弗林(新西兰)最先发现了这种现象,他说:全球平均智商每10年上升大约3个百分点。 孩子在生活中所接触的一切,都会参与改变他的大脑。 《最强大脑》魏坤琳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最强大脑》非常受欢迎的科学家Dr.魏(魏坤琳)曾强调:
他在《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一书中从脑科学的角度,揭示了孩子大脑的发展规律。 希望孩子更优秀的宝妈们,不妨跟着Dr.魏学习如何养育聪明宝宝。 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 大脑的发育原理原理想要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开发大脑,就要先明白大脑发育的原理。 魏坤琳在书中介绍: 在宝宝刚出生的一年,在良性外界环境的刺激下,神经元会以每秒700~1000个的惊人速度建立新的连接,3岁时连接的数目甚至超过成年人。 一旦某个突触成功参与大脑某个功能的运作,它就会受到强化,相反,没有用到的突触就会变弱,最终被剪裁掉。 魏坤琳教授还说:
我们也知道,新生儿的脑重只有成年人的25%,3岁时达到85%,5岁时是95%。 所以在孩子五岁之前,测试智商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快速的成长发育,使智商数值每隔几个月就会差别很大。 关键的“童年期”孩子的“童年期”是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比起陪孩子去做智商测试,学习如何把握住和延长“童年期”,助力孩子成为更聪明的宝宝,才是家长应该重视的问题。 在育儿教育界有一个术语“童年期”,“童年期”越长,成长越全面,而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在延长“童年期”。 那么,如何利用好“童年期”,让孩子更聪明呢? 第一,给孩子良性的刺激环境。 室内环境: 孩子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索这个世界,有时,不打扰就是一种支持。 比如,孩子会希望自己吃饭,最开始他可能会抓碎面条,会打翻粥碗,会弄得满身是油,千万别怒吼抓狂,对于此类没有危险的探索,家长应该适度鼓励。 面条探索 而更好的做法是,进一步引导孩子去主动感受。 比如,可以观察面条的形状,注意可以断裂的特性,感受面条的口感与味道,感知摸起来滑滑的,捏起来又粘粘的触感,将这些信息关联起来就形成了对某个事物的一套整体认识。 室外环境: 有的家长怕带着孩子旅游麻烦,或者觉得孩子还没有太多的记忆力而忽略了给孩子提供丰富的外部刺激。 “儿童期”旅行的意义本来也不在于让孩子记住,而是令孩子成长。 旅行中孩子可以接触到更全面的“刺激”,与更复杂的境况,他能见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感受各种气候与自然景观,触摸到不同质感的物质,刺激神经元的快速发展,培养孩子的空间认知能力。 注意事项: 良性的刺激是促进大脑发育不可缺的部分,但是家长也要做好选择与保护,避免危险和过分刺激。 在室内,鼓励孩子探索,但是一定要远离门窗、电、尖锐物等等。 英国macinasac功能性好又便于携带 在室外,需要注意的就更多了,旅行中一定要帮孩子带好自己的餐具饮具,和清洁湿巾、保暖衣物等,比如,最近如果选择秋季出游,可以给孩子携带一件便携的防风防雨的衣物,我自己是会随生给孩子带上一件从英国买来的冲锋衣,小小一个,非常方便。 第二,关注不同敏感期 早期的大脑发育有很强的可塑性,需要注意各种能力发展的敏感期。 比如,孩子7岁之前就是语言能力飞速发育的时期。 所以,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育儿专家都不赞同孩子5岁前长时间看电视? 也是这个道理。 除了对视力的影响以外,影响孩子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才是更令人心痛的。 因为看电视的过程中,是没有任何交流的,而动画片也基本是视觉冲击,语言方面并不重视,并且这种隔着屏幕的语言刺激,远远不如真人社交给孩子语言系统的刺激优质。 陪伴式学习 第三,选择适当的任务难度根据孩子不同敏感时期,选择偏重培养更适合的某种能力。 在培养过程中难度的选取也很重要。 任务太难,会令孩子丧失学习兴趣,进入恐慌焦虑区,而任务太容易,又会进入舒适区,而懈怠不前,丧失刺激的意义。 这方面需要家长学习的很多,以后有机会,我愿意和各位家长详细深入的探讨。 第四,反复练习帮助孩子将复杂技能拆解成小块儿,集中注意力进行反复练习,是很有效的方法,其实大家虽然都不喜欢“题海战术”,但是事实证明,它确实有效。 当然,家长更要时时注意孩子情绪,耐心的陪伴引导孩子互动学习,也要给予孩子及时反馈,更加有效的纠正引导孩子。 孩子都是小超人 第五,重视反省和复盘的能力这种能力常常被家长忽视,其实却是影响孩子未来能走多远的关键能力。 拥有强大“反省智力”的人就拥有了强大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才是真正的聪明和智慧。 家长可以从三点着手: 1. 遇到问题从多角度思考。 2. 培养孩子积极的态度和坚韧的品质。 3. 养成自我评估反省的习惯。 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不比大人少,如何利用生活中的合理事件来从以上三点入手培养孩子的反省能力,是家长要格外重视的问题。 陪伴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自己学习成长的过程,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