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纪一(四)--英主承前启后

 zqbxi 2019-10-19

    当拓跋圭正处人生最高峰时,却不想内院起祸,被一个计划外的儿子拓跋绍杀死,好在这个拓跋绍本来就有些臭名,而原来的太子拓跋嗣是因为怕自己老娘被杀而才躲起来的,一片孝心,比起那个杀父夺位的拓跋绍来说当然更有资格继承王位,所以当拓跋嗣一露面,宫内的文臣武将马上把拓跋绍捕获交给拓跋嗣发落,拓跋嗣当然毫不犹豫的斩杀了这个服输的拓跋家不孝子孙。从此北魏再次进入稳中有升的大发展时期。

但北魏的高潮绝不是在拓跋嗣,但没有拓跋嗣的休民养息,也不会有后来的拓跋焘的一统北方,更不会有拓跋宏的汉化高峰。所以说,拓跋嗣对北魏来说是个把国家推向顶端的催化剂。在内政上他重用后来北魏名臣崔浩的父亲崔活,在他的倡导下大赦那些被战争和饥荒被迫造反的老百姓。还大力发展农业进行生产自救。而在对外的武治上采取怀柔政策,那时还处于十六国乱世后期的北燕、南燕、后秦、西秦、南凉、北凉、夏朝等小王朝相互绞杀,而南方的东晋王朝也处于刘裕的强力压迫下已到了改朝换代的边缘,所以大量的乱世人才为求保命,都被当时正处上升期颇为稳定的北魏给吸收利用,这些人很多都被延续到后来的拓跋焘,为拓跋焘的一统北方江山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另外拓跋嗣还把首都平城的改造当作国家的重要国策来对待,大量从外地的移民不断的参加到建设平城的大军中,给平城后来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当然拓跋嗣最大的功劳就是为北魏选对了接班人,太子拓跋焘在拓跋嗣在政期间,就与父亲一同治理国家,在父亲外出征战时完全做到了一个皇帝所能做到的一切,被称为太子监国。这个策略后来也差点成为北魏的一个国策。当然拓跋嗣在武力上也不是一无所有,在422年趁南方的雄主刘裕病死的时候趁人之危发动了第一次的南北战争,并取了不错的战果,占领了原来属于南宋的山东大部分土地,可惜的是拓跋嗣也没坚持多久也病死了,把一个极好的局面留给了他的英雄儿子拓跋焘,此时南北朝真正的大戏才拉开序幕。

拓跋嗣对北魏的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很好的解决了北魏的内部矛盾,更重要的是选择拓跨焘这个太子,并很好的培养他,发明了太子监国,还与南宋开战,给后来的拓跋焘的南北争霸开了一个好头,并给拓跋焘留下了一个崔浩,此人的作用就象王猛之于苻坚,所以说拓跋嗣很好的做到了承上启下的一个作用。

    奚斤等悉定司、兖、豫诸郡县,置守宰以抚之。魏主命周几镇河南,河南人安之。
   

    徐羡之、傅亮、谢晦以亡失境土,上表自劾;诏勿问。
    

      徐羡之兄子吴郡太守佩之颇豫政事,与侍中王韶之、程道惠、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结为党友。时谢晦久病,不堪见客,佩之等疑其诈疾,有异图,乃称羡之意以告傅亮,欲令亮作诏诛之。亮曰:“我等三人同受顾命,岂可自相诛戮!诸君果行此事,亮当角巾(换上平民衣服)步出掖门耳。”佩之等乃止。(制止了一次内乱。)
   

     五月,魏主还平城。
    

     六月,己亥,魏宜都文成王穆观卒。
    

     丙辰,魏主北巡,至参合陂。
    

      秋,七月,尊帝母张夫人为皇太后。
    

       魏主如三会屋侯泉;八月,辛丑,如马邑,观灅源。
    

       柔然寇河西,河西王蒙逊命世子政德击之。政德轻骑进战,为柔然所杀;蒙逊立次子兴为世子。
    

       九月,乙亥,魏主还宫,召奚斤还平城,留兵守虎牢;使娥清、周几镇枋头;以司马楚之所将户口置汝南、南阳、南顿、新蔡四郡,以益豫州。
    

      冬,十月,癸卯,魏人广西宫外垣,周二十里。
    

       秃发傉檀之死也,河西王蒙逊遣人诱其故太子虎台,许以番禾、西安二郡处之,且借之兵,使伐秦,报其父雠,复取故地。虎台阴许之,事泄而止。秦王炽盘之后,虎台之妹也,炽盘待之如初。后密与虎台谋曰:“秦本我之仇雠,虽以婚姻待之,盖时宜耳。先王之薨,又非天命。遗令不治者,欲全济子孙故也。为人子者,岂可臣妾于仇雠而不思报复乎!”乃与武卫将军越质洛城谋弒炽盘。后妹为炽盘左夫人,知其谋而告之,炽盘杀后及虎台等十余人。
    

       十一月,魏周几寇许昌,许昌溃,颍川太守李元德奔项。戊辰,魏人围汝阳,汝阳太守王公度亦奔项。刘粹遣其将姚耸夫等将兵助守项城。魏人夷许昌城,毁钟城,以立封疆而还。(毁中原文明,浩劫
    

    己巳,魏太宗殂。(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公元392年-公元423年),鲜卑族,道武帝拓跋珪长子,太武帝拓跋焘之父,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二任皇帝。公元403年,拓跋嗣被立为太子。公元409年,诛杀谋逆的拓跋绍后,登基为帝,改元永兴。公元410年,北伐大破柔然。公元423年,亲征刘宋,辟地三百里。公元423年,由于御驾亲征,积劳成疾而终,享年32岁,谥号明元皇帝,庙号太宗。拓跋嗣文武双全,在位期间,勤政爱民,拓展疆土,励精图治,在北魏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壬申,世祖卽位,大赦。十二月,庚子,魏葬明元帝于金陵。庙号太宗。
   

       魏主追尊其母杜贵嫔为密皇后。自司徒长孙嵩以下普增爵位。以襄城公卢鲁元为中书监,会稽公刘絜为尚书令,司卫监尉眷、散骑侍郎刘库仁等八人分典四部。眷,古真之弟子也。
   

        以河内镇将代人罗结为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结时年一百七,精爽不衰,魏主以其忠悫,亲任之,使兼长秋卿,监典后宫,出入卧内;年一百一十,乃听归老,朝廷每有大事,遣骑访焉。又十年乃卒。(寿星。罗结讲了他的长寿秘诀。罗结说末将饮食从不挑剔,瓜果梨桃,粗茶淡饭,无所不吃,更喜欢猎物和野果野菜,还常常以醋代酒.当然爱吃的东西从不多食,更不会过量.谈到起居,罗结说:末将起居是未雨绸缪,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也从不睡懒觉.罗结说他从来不曾迷恋女色,许多好朋友给他介绍美女小妾都被拒绝.他与夫人亲密无间,但房事从不放纵.太武帝听了哈哈大笑,连连说道:朕不如卿!)
    

      左光禄大夫崔浩研精经术,练习制度,凡朝廷礼仪,军国书诏,无不关掌。浩不好老、庄之书,曰:“此矫诬之说,不近人情。老耼习礼,仲尼所师,岂肯为败法之书以乱先王之治乎!”尤不信佛法,曰:“何为事此胡神!”及世祖卽位,左右多毁之;帝不得已,命浩以公归第。(浩知天命,却远佛、黄老)然素知其贤,每有疑议,辄召问之。浩纤妍洁白如美妇,常自谓才比张良而稽古过之。旣归第,因修服食养性之术。(一个兴旺的朝廷,必有一个好的君主,一批有作为,能上能下的大臣。他们长寿善终,福气也。)
   

       初,嵩山道士寇谦之(寇谦之(365-448),名谦,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迁居冯翊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境内)。少奉五斗米道,后从成公兴于嵩山修道。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与领袖,南北朝新天师道(也称"北天师道")的改革者和代表人物。他称太上老君授予其"天师"之位,又称老子玄孙李普文下降授其《录图真经》,令其"去除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424年),谦之献道书于太武帝,倡改革道教,去除三张伪法,制订乐章,建立诵戒新法。次年,太武帝更亲至道场受箓,并建新天师道道场。),赞之弟也,修张道陵(张天师,道教门派之一的“正一道”龙虎宗各代传人的称谓。“正一道”(即“天师道”)由张陵(张道陵)创立,后世称张陵为“(祖)天师”,其子张衡为“嗣师”,其孙张鲁为“系师”,曰“三师”(“三张”)。其传人为其子孙世袭,后皆称为“天师”,因此张姓即被称为“张天师”。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官方上正式承认“天师”的称号,在《制》文中称张宗演为“嗣汉三十六代天师”。此前的天师称号则一直是张道陵子孙自称,以及民间的称呼,从未被官方正式承认过。从此时开始,张天师开始总领江南道教,并在元代中后期,各种符箓道派都集合在周围,形成正一道。)之术,自言尝遇老子降,命谦之继道陵为天师,授以辟谷轻身之术及科戒二十卷,使之清整道敎。又遇神人李谱文,云老子之玄孙也,授以图箓真经六十余卷,使之辅佐北方太平真君;出天宫静轮之法,其中数篇,李君之手笔也。谦之奉其书献于魏主。朝野多未之信,崔浩独师事之,从受其术,且上书赞明其事曰:“臣闻圣王受命,必有天应。河图、洛书皆寄言于虫兽之文,未若今日人神接对,手笔粲然,辞旨深妙,自古无比;岂可以世俗常虑而忽上灵之命!臣窃惧之。”帝欣然,使谒者奉玉帛、牲牢祭嵩岳,迎致谦之弟子在山中者,以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起天师道场于平城之东南,重坛五层;给道士百二十人衣食,每月设厨会数千人。(魏兴道学这与浩远黄老有点矛盾。
    

       臣光曰:老、庄之书,大指欲同死生,轻去就。而为神仙者,服饵修炼以求轻举,炼草石为金银,其为术正相戾矣;是以刘歆《七略》(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 ,汉代官府藏书目录。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刘向等人校勘政府藏书,为每种书编撰叙录一篇,后将各书叙录汇辑成《别录》一书 。刘向之子刘歆在《别录》的基础上编成《七略》。全书分为七大类: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辑略是写在六略之前的一篇概括性的学术简史。所以《七略》实际上分为六大类。《七略》对其后的图书分类学、目录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原书唐末佚失,东汉班固以《七略》为蓝本编成《汉书·艺文志》,从中可知《七略》的概貌。清代姚振宗等人有辑本。)叙道家为诸子,神仙为方技。其后复有符水、禁呪zhòu之术,至谦之遂合而为一;至今循之,其讹甚矣!崔浩不喜佛、老之书而信谦之之言,其故何哉!昔臧文仲祀爰居,(臧文仲(?-公元前617年),姬姓,臧氏,名辰,谥文,谓臧孙辰。臧哀伯次子,谥文,故死后又称臧文仲。春秋时鲁大夫,世袭司寇,执礼以护公室。有一次,一只叫"爰居"的海鸟停留在鲁国城门外两天,臧文仲派都城的人去祭祀它,受到展禽极力劝阻,感到展禽说的很对,说:"这确实是我的过错,展禽的话,是不能不听从的.")孔子以为不智;如谦之者,其为爰居亦大矣。“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君子之于择术,可不慎哉!
司马光对佛、道等这些学派持否定和怀疑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