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明智:从《史记·项羽本纪》入手,浅析项羽的四个性格特征。

 齐家平国 2019-10-19

西楚霸王,多么霸气的称谓,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于项羽都不吝惜自己的笔墨,让项羽更是大放异彩,但真正让项羽走上巅峰的是太史公司马迁,他把项羽列入了只有帝王才能列入的本纪,在司马迁眼中,项羽是不是帝王的帝王,是世之英雄!这样的人不能得到天下实在是太让人惋惜了,他生的遗憾就让我来弥补吧,这也许才是发自太史公司马迁内心的声音。

父母缺位:缺少父母的陪伴,让项羽缺少耐心,渴望用最快的方式,获得世人的关注和认同,以此来证明存在的价值。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史记·项羽本纪》

从《史记·项羽本纪》的开篇中,我们可以看到项羽是项燕的后人,按辈分来讲属于项燕的孙子辈,项氏一族世世代代在楚国做将军,项燕作为楚国最后的名将,死在了秦将王翦的手里。因此,说项氏一族和秦人有国恨家仇并不为过,项羽的反秦信念是十分坚定的,这点不容置疑。

读史明智:从《史记·项羽本纪》入手,浅析项羽的四个性格特征。

这里有一个问题,项梁是项羽的叔父,并不是项羽的父亲。那么西楚霸王项羽的父亲到底是谁呢?在《史记》里找不到答案,对史料选择十分谨慎的司马迁为什么没有记录这么重要的信息呢?这点我们不得而知。至于项羽的母亲是谁?在《史记》里也是只字未提。其中的原因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就是项羽从小一直跟随在叔父身边,缺少父母的陪伴。对于一个孩子来讲,身边缺少父母的陪伴,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缺失。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缺少耐心,渴望用最快的方式,来获得世人对自己的关注和认同,以此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对于这个目的来讲,读书太慢了,于是去学剑,又没有学成。叔父项梁斥责项羽,项羽有自己的理由,他对于读书和练剑有自己的看法。项羽认为读书,只要能认识和写出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而练剑就算再强,也不过是一个人的强大。项羽想具备万人敌的能力,成为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项梁感觉内心有一丝欣慰,看来项羽确实是将门之后,于是他传授项羽兵法,开始的时候项羽很有兴趣,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在了解了大概的意思后,项羽又不肯深入学习了。

有人说项羽有些幼稚,但在我看来,那是一种孩子气的天真。因为父母缺位,父爱、母爱的缺失,项羽在性格特点上,就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矛盾丛生:项羽既是一个知恩图报之人,又是一个崇尚武力、嗜杀成性的人。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在上面的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司马欣,他后来被项羽封为塞王。很多人有疑问,章邯是秦末秦最后的名将,投降后被项羽封王情有可原,而司马心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战绩,也无杰出的才能,为什么项羽会封他为王呢?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因为他救了项羽的伯父项梁的性命,封司马欣为王,可以看作是项羽的知恩图报。你没有看错,这个知恩图报的项羽和后来坑杀二十万秦军,杀死上将军宋义的就是一个人,看似矛盾却也合理,项羽性格上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矛盾。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史记·项羽本纪》

读史明智:从《史记·项羽本纪》入手,浅析项羽的四个性格特征。

如果说项羽有什么人生目标的话,始皇帝嬴政可以算作一个目标,不过和刘邦的谦逊低调相比,项羽显得桀骜不驯,他在看到始皇帝出巡的队伍时,发出了“我可以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其言语中充满不平之意。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的自信来源于实力,在那个时代,项羽的武力是杰出的,可以说千古无二。吴中的子弟对项羽都心存敬畏之心,主要就是忌惮项羽的武勇之能。

项羽既可以为受伤的士卒而流泪,又会因为吝惜官爵和地位,而不赏赐自己身边的亲信和有功之人,处处时时都体现出性格中的自相矛盾的特征。

顺境无忧:因为有了召平和陈婴两位贵人相助,项羽叔侄二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滋润,但距离巨大的挫败也越来越近。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拉开了反秦的序幕,一时间天下皆反,作为楚国将领出身的项氏一族,自然不会放弃这一机会。项梁也在会稽举兵反秦,所依仗的一个是项梁的用人有方,另外一个则是项羽的勇力无双。项梁的队伍能迅速壮大,还要得益于贵人相助,这个贵人叫做召平。这个召平利用陈胜的名义,封项梁为楚国上柱国,让项梁出兵伐秦更加明正言顺。

读史明智:从《史记·项羽本纪》入手,浅析项羽的四个性格特征。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史记·项羽本纪》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在《史记·萧相国世家》里面,给萧何出主意,让他一定要放弃封赏,并且捐献出家财,用在前线的军资上的人也叫做召平。

召平谓相国曰: “祸自此始矣! 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 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悦。”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史记·萧相国世家》

又是这个召平,后来还差一点让野心勃勃的齐王刘襄进京勤王的计划提前泡汤。当时他的职务是齐国的国相,掌握着调动齐国军队的兵符,如果不是齐王刘襄使用了欺诈的手段,恐怕齐国的部队还没有出发,就已经被召平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齐王欲发兵,其相弗听。八月丙午,齐王欲使人诛相,相召平乃反,举兵欲围王,王因杀其相,遂发兵东,诈夺琅邪王兵,并将之而西。——《史记·吕太后本纪》

说完了召平,我要说到另外一个叫做陈婴的人,这个人也是秦末的一路豪强,他起事后不久就拥有了几万人的队伍。本来大家是想让他称王的,但陈婴的母亲劝告陈英说,你的祖上根基浅薄不能称王,否则必然祸及自身,不如选择有前途的人去投奔。正是这位伟大女性,让陈婴放弃了自己称王的念头。

读史明智:从《史记·项羽本纪》入手,浅析项羽的四个性格特征。

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敢为王。——《史记·项羽本纪》

陈婴审时度势,认为项梁的家世出身更具有号召力,因此选择了率众投靠楚国名将之后项梁,进而壮大了项梁的队伍。

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史记·项羽本纪》

读史明智:从《史记·项羽本纪》入手,浅析项羽的四个性格特征。

如果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不要说项羽,连刘邦也不会有机会,因为他们的前面有一个更有机会的人存在,这个人就是项梁。陈胜死后,天下起义军的新首领,有人会说天下共主不是楚怀王熊心吗?不要忘了,楚怀王熊心只不过是项梁采纳了范增之谋,立的一个傀儡罢了。

叔父项梁在世的日子,项羽基本不用操什么心担什么责,因为项氏一族的复兴有叔父担当,他不过是叔父手中的一杆枪,叔父说打哪里,他就打到哪里罢了。

绝境逆袭:困难和挫折可以加速一个人的成长,叔父项梁的战死,让项羽成长为那个时代的英雄。

人总是在春风得意时容易得意忘形,在处于低谷时容易妄自菲薄。项梁就犯了轻敌的错误,没被他放在眼里的章邯要了他的命。项梁的死让整个项氏家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楚怀王熊心用宋义担任主将,力图排挤项氏一族,达到自己掌控权力的目的。

读史明智:从《史记·项羽本纪》入手,浅析项羽的四个性格特征。

如果换做是一般人,面对楚怀王的反击恐怕就要一筹莫展了,但是项羽不是一般人,他采取了最极端的手段,他直接干掉了最高统帅宋义,并用武力慑服了楚军。不按照常理出牌的项羽,让宋义人头落地,让楚怀王成为了热锅上的蚂蚁。是什么给了项羽力量呢?在我看来,因为项羽心中有恨,他恨自己没有陪伴在叔父身边;恨诸侯们做壁上观袖手旁观;恨楚怀王趁火打劫;恨宋义小人得志;世间有太多的不公,让项羽心中的恨意难以平复。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读史明智:从《史记·项羽本纪》入手,浅析项羽的四个性格特征。

大家为什么会听命于项羽呢?因为楚军的真正领袖从来就不是楚怀王熊心,更不是上将军宋义,而是项羽的叔父项梁。项羽作为项梁死后项氏一族的代表人物,他振臂一呼自然一呼百应。和叔父相比,项羽的狠辣是超乎常人的,破釜沉舟的项羽靠的不是简单的勇气,而是之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胆气,或者说是一次赌博,只不过项羽赌赢了。

及楚击秦,诸将皆作壁上观。——《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是孤独的英雄,就和他的童年一样,诸侯们在巨鹿都做壁上观,出工不出力。他们想看楚军的笑话,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楚怀王也希望项羽最好和章邯拼个两败俱伤。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史记·项羽本纪》

读史明智:从《史记·项羽本纪》入手,浅析项羽的四个性格特征。

项羽让这些心怀鬼胎的人失望了,他不仅获胜了而且是全胜,他终于超越了叔父项梁,成为了大家仰望的人,他这个上将军不是靠加封得来的,而是靠自己在血与火之中打拼出来的,地位是自己争取的,位置是靠实力得来的。

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墟上。——《史记·项羽本纪》

读史明智:从《史记·项羽本纪》入手,浅析项羽的四个性格特征。

章邯投降项羽是逼不得已,本来自己还想做个大秦最后的栋梁,但是赵高的从中作梗和司马欣的火上浇油让他放弃了这个看上去更加高大上的做法。他选择了碰碰运气,看看项羽会不会给自己一条活路,让自己看到一线生机。项羽没有让章邯失望,他接纳了章邯,还给了他三秦之地之一,并封他为雍王。当然在上面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的军粮不济,希望速战速决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史记·项羽本纪》

很多人问为什么后来章邯被韩信包围时,他不选择投降刘邦?我的答案是章邯这个人可以主动投降,但不可以被迫屈服,他是个要脸面的人,即使是穷途末路,也不能向刘邦这样的人屈服来换取自己的生机。

项羽在绝境中,凭借心中的恨,迸发出了超越一切的力量,彻底将大秦帝国送上了毁灭之路,但也正因为他深植于心中的任性,让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