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包拯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他刚强坚毅,朝中的官员贵戚没有不害怕的。就连妇女和孩子,也都知道他的名声,称呼他为“包待制”。 包拯掌管开封府的时候,按照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不理这些,他让人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直接来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的小吏从此不敢欺瞒。京城里的人因此都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意思是说,那些没办法疏通关系的人,还有阎罗王和包老为他们主持公道。apple维修 包拯待人非常严肃,性格也比较孤僻,所以当时的人们说,让包拯笑一笑,比让黄河水变清都难。 在他做开封府尹的时候,司马光和王安石都在他手下做判官。 这一天,一向不苟言笑的包大人突然雅兴大发,他摆下酒宴,邀请属官喝酒吟诗。酒过三巡,包大人率先吟诗一首: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这首《书端州郡斋壁》是包拯在端州为官时所作,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也是他一生为官做人的真实写照。 包大人吟完诗,下属们纷纷敬酒,然后轮流吟出自己的作品。 轮到司马光时,他吟出了一首《西江月》词: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素来端方正直的司马光居然也能写出这样风情摇曳的词作,包大人带头叫好,众人也纷纷称赞。 包拯亲自斟满一杯,向司马光敬酒。司马光虽然平日不善饮酒,但这是包大人的敬酒,便接过杯来一饮而尽。 轮到王安石了,他站起身来,朗声说道:“前些日子,下官在浙江登上了飞来峰,写了一首小诗,题目叫《登飞来峰》,请各位大人指教。”说完就吟出了这首诗: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比如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里就说:“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而王安石在这首诗里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表现了满腔的豪情壮志,充满了自信。 众人不禁齐声称赞,包拯也笑着说:“心比天高,果然是好诗,我也敬你一杯。”不料王安石却说:“多谢大人美意,只是下官从不饮酒,只能以茶代酒。” 包拯没想到会被拒绝,脸色微微一变。众人纷纷说道:“介甫(王安石字介甫)兄,包大人亲自敬酒,你就破一回例吧,喝了这一杯吧。”王安石却坚决不答应,谁劝也不听。 包拯向来执拗倔强,但遇上更加执拗倔强的王安石,也是毫无办法,只好作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