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的你,究竟还有没有可能减药或停药呢

 tmy1963 2019-10-20

10-17 07:40

关注

得了糖尿病以后,大多数人的做法是:血糖高,加药,再高,再加药。可是糖尿病是慢性病,每天一把药,真的是有点烦躁!所以糖医生经常接到咨询:我能减药吗?能停吗?为什么人家能停呢?那为什么药物有大概率降低的可能呢?

听听田医生怎么分析吧。

田博士:药物,在人们眼里就像"救火队员"的角色,"险情"来了赶快顶上去,"险情"一旦减轻或解除,"救火队员"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就应该撤离现场。所以吃药大家并不排斥,短期吃药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要长期用,多数人心里很不痛快。

新糖友,你不吃药的机会最大

说个临床典型案例:厨师长小王擅长制造美味。得糖尿病之前也经常用美味犒劳自己,身体"多吃多占",又缺乏锻炼,自然就会"膨胀"不少。

这天晚上小王和小伙伴们小酌以后,突然出现了腹部剧烈疼痛,紧接着恶心、呕吐。这着实把大家吓住了,赶紧送医院吧。到了医院诊断"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就这样不请自来,让人措手不及。

像很多糖友一样,小王也认为:"我不能用药,一旦用上了,这辈子就离不开了。"

恰巧"屋漏偏逢连夜雨",还遇见了酮症酸中毒,需要用到胰岛素。

有的糖友会把胰岛素看的比毒品还猛——"胰岛素一打就会上瘾,打上了就停不下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反应就俩字:"不要"。我常常笑着回答这样的糖友:谁不依赖胰岛素?我还依赖呢,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有,没有就出麻烦。

对于酮症酸中毒的糖友来说其实是没有选择,只有把胰岛素请上场才行。在难以忍受的腹痛、恶心、呕吐面前,也只能服软,老老实实接受。通过两周的胰岛素治疗,身体恢复了,血糖平稳了,"险情"算是被解除了。

王大厨出院后,生活上"痛改前非",不再多吃多占,也开始"燃烧自己的卡路里"了。胰岛素使用剂量大幅度减少,血糖依旧平稳。卡路里的燃烧很有成效,体重"烧"掉了30多斤。后来在医生的指导下,还停用了胰岛素,也没有使用口服药物,血糖仍然正常,糖尿病就这样被"赶"走了。

李光伟教授在《养生堂》曾经讲过,得病2年以内的糖友,有80%的概率逆转糖尿病,前提是你得做到科学管理。王大厨就属于这80%的一个。

作为生活方式病,营养运动治疗是基础,药物是"救火队员"

糖友说,我已经错失了2年的"黄金期"了,没机会了停药了吗?哪怕是减点药也可以呀?

李光伟教授说,患糖尿病5~10年,有50%的机会。患糖尿病10年左右,只有20%的希望了。

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我们不健康的生活模式,因为我们没有合理饮食、规范运动,体重过重,让身体内的胰岛不堪重负,忍耐到一定限度,忍无可忍之时,就会"撂挑子"罢了工。

而我们控制糖尿病吃的药,归纳起来,用来做以下几件事情:

1、 对抗不合理饮食运动引起的高血糖

2、 对抗吃药不准确、不合理产生的高血糖

3、 对抗胰岛β细胞休眠引起的低血糖

4、 对抗胰岛β细胞死亡引起的高血糖

药物起的这4个作用,除了第4种必须通过药物实现,其他三个作用都是可以通过非药物方式实现的,这就是为什么当除了药物之外的四驾马车做到位后,总体也会有60%的糖友减少药物。

药物控制高血糖,有一部分是纠正你犯错导致的高血糖,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

很多糖友在对待糖尿病有些本末倒置,忽略了最根本的糖尿病祛因治疗,这个"因"不祛除,想减药或停药是不可能的。治病要治本,合理营养、规律运动、学习科学管理的知识才是从根上减轻了或是解决了糖尿病的"因",才能有希望减药或停药。

如何将逆转糖尿病的不吃药不打针的"蜜月期"尽量延长?

1、发病时间短的糖友抓住机会

对于年轻的、体重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发病时间短的、从来没接受过规范的营养与运动治疗、餐后高血糖更为明显的这部分糖友,体内产生的胰岛素数量还不算太少,更多的情况是因为胰岛素"偷懒"不好好"干活了",或者说β细胞处于休眠状态,我们只要想办法祛除病因,就能够恢复体内胰岛素的"青春活力",让胰岛素重新"振奋精神动起来",消除高血糖问题。

2、不过苦行僧的日子,不降低生活质量的管理方式才能持续

短期的减药和停药,其实好多人都可以实现,这不算是成功,因为糖尿病走了,还会再来。

真正地成功是获得长时间的减药和停药,做到这一点有一定难度,一个人的力量可能有限,可以找专人督促和指点,并配套制定可行的个性化综合管理方案,将科学控糖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去,并形成习惯。

3、持续坚持科学的学习、心情开朗,乐于接受困难和挑战

很多人得了糖尿病心情一直不好,没有糖尿病人生也会有其他的挑战,能最终与糖尿病相处和谐的,都是乐天派的糖友。

糖尿病管理是咱们糖友一生的修行,不要急躁,科学合理的管住嘴、慢慢学习,慢慢执行,中国古人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管医生也罢,控糖教练也罢,营养师也罢,大家带你走一段路,你学会了方法,剩下的是慢慢自己总结经验。急躁总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