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手术期要不要停用抗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
今天的问题很简单:围手术期抗栓药物停不停? 回答起来却没有那么简单,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觉得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先说第一个问题,来看看一项RCT研究: 结果相当的惊人,停用阿司匹林组的血栓事件发生率为9.0%,不停用阿司匹林组的血栓事件发生率为1.2%。围手术期停用阿司匹林竟然使血栓事件的发生率上升了7.2%。 再来看看另外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表明围手术期停用阿司匹林是脑卒中或TIA发生的强危险因素,OR值为3.4(95%CI 1.08-10.63)。 再来看一项纳入了39512例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结果表明围手术期停用阿司匹林使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了40%。 我们知道阿司匹林和华法林用途不同,围手术期停用阿司匹林增加了卒中风险,那么围手术期停用华法林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结果表明,即是短期停用华法林(小于5天)也增加了血栓事件的风险(RR值5.5 95%CI 1.2-24.2)。
围手术期不停用抗栓药物,出血的风险大吗?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用事实说话。 我直接说结果吧,这项研究表明阿司匹林不增加口腔科手术的出血风险。 阿司匹林不增加眼科手术出血风险。
指南中很好的总结了不同手术中不停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的出血风险,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个指南最后做了16条推荐。有时间了可以去详细看看(PMID:23713086),每一条只是说要告知患者有风险,或者说告知患者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并没有给出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不停的定论。
举个例子吧,根据这个指南,如果不停用阿司匹林做髋关节手术出血风险“很可能增加”,但是我们能够根据这个就在髋关节手术围手术期停用阿司匹林吗? 显然是不对的,因为我们要权衡不停用的出血风险与停用的血栓风险那个占主要的。那么问题是我们怎么权衡呢?
终于让我找到了,第9版ACCP抗栓与溶栓指南中有一部分就是专门说这个问题的。 这一部分的指南林林总总写了37页,参考了大量的研究和文献,仔细看看,这个指南的临床可操作性很强,说的很具体,至少人家给出了到底应该怎么做。有时间可以仔细看看原文,总结一下:
华法林怎么用上面说的也差不多了,就不多说了。重点说说阿司匹林吧。 这么说吧,根据上述证据,除了心脏手术,其他所有手术,如果这个患者有血栓栓塞中危或高危风险,一律不建议停用阿司匹林。
再说说真实世界中的情况吧,外科术后发生脑梗塞的并非罕见,会诊时候我也会隔三差五的碰到。 其实外科大夫也很苦恼这个事情,于是乎,一旦患者既往有脑血管病,外科大夫立刻进行头MRI和MRA检查,然后请神经内科会诊,评估手术风险。
事实上,即使这样做了,术后脑梗塞风险并没有减少多少,我们还是经常碰到术后脑梗塞的。 why? 据我所知,许多外科手术之前要求所有患者均停用阿司匹林1周。这么做绝对是一个屁股决定脑袋的做法。 因为可以认为这么做就已经把所有患者划分到了血栓栓塞低危风险。对于血栓栓塞低危风险的患者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其他的呢?
声明:以上是我自己的学习过程,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任何证据和官方观点!
我发现在中国临床中,同样一种疾病或临床问题,问不同医院的大夫甚至同一个科室不同的大夫,总会有不同的观点和回答。我还听说国外不是这样。这个时候最迷惑的应该是患者了吧,这个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我国医患矛盾吧。 医学上本来就有很多没有定论的问题,这本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很多已经有定论的知识,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回答。
|
|
来自: yinbenkui1214 > 《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