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大家都懂,蹚将又是什么呢?

 老黄说史 2019-10-21

“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大家都懂,蹚将又是什么呢?老话说“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是土匪,蹚将是什么呢?

中国号称是礼仪之邦,但是,生逢乱世之民,如果连口饱饭都吃不上的话,就会铤而走险,由盛世良民变身为乱世之“匪”。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地域,“匪”之称谓亦有别,比如,《隋唐演义》中的劫匪称“响马”( 唐代开国功臣、现在作为门神供人膜拜之秦琼 (山东人)及瓦岗寨好汉就是古代响马出身,在山东地方戏曲“梆子”有曲牌名“响马”);再如,《水浒传》中的那些啸聚山林的强人,被称为山贼草寇,高大上点的叫法,则称之为“绿林好汉”,当家的称头领,办事的称喽罗。清末民初,也是混乱之世,各地匪盗蜂起,在东北那旮嗒,那些拉杆子的,被称为“胡子”。

清末民初,民间又有“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之说。“山东出响马”很好理解,因为《隋唐演义》的普及,隋末唐初的许多大英雄,都是山东“响马”出身。“响马”,古代即指称拦路抢劫的强盗,强悍的匪众以马贼居多,因抢劫时放响箭得名,又称“响马子”。响箭一响,马匪就会杀出,抢劫货物辎重。

另据学者考证,“响马”一词原出于山东,一说自东汉以后,山东的土匪在马脖子上挂满铃铛,马跑起来,铃铛很响,故称土匪为响马。山东历史上多次农民大起义,也有人把响马称为英雄好汉的代名词。其实,许多响马队伍不是土匪,而多是义军。

山东之所以多“响马”,这也是与朝政的逼迫有关。比如明代的“马政”,就是催生“响马”的直接推手之一。当时政府推动马匹“民牧”,即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实行,订有应纳马驹数,若不够,养马户须赔偿,养马户多因此破家,转为“响马”,以此谋生。

山东地区在古代逢荒年出现骑马之结队盗匪;犯案以前常“官兵奈我何!”山东响马在近代的“最精彩”一次亮相,当是1923年5月间孙美瑶发动的轰动国际的临城劫车案。

“响马”就是人们熟悉的盗匪,那么,“蹚将”又是什么鬼呢?说白了,“蹚将”也是土匪的别称。河南的土匪为何称“蹚将”?史料记载并不多,朱新繁在其所着《中国农村经济关系及其特质》一书中,对此有相关诠释:“河南人民叫土匪为‘老汤’,不知是什幺意思,他们提起了‘老汤’,就谈虎色变。”

河南人(确切地说,就是豫西人)之所以把土匪叫做“老汤”,也是有蛛丝马迹可寻的。因为晚清民国年间,在土匪活动最频繁的豫西南山区,常年流动着一支数量相当庞大的青年农民打工队伍,每到冬日的农闲季节,则应募从事梯田、沟渠等农田灌溉工程的修理、养护工作。这些人在当地被称做“蹚匠”。一旦工作减少,无所事事,成队的蹚匠极易变成杆匪,以致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所以在在鲁山的方言里,土匪统称“蹚将”。

在民国初年,最有名的蹚将就是河南省宝丰县绿林的首领白朗,他为了发泄对袁世凯的不满,改变袁世凯统治的现况,组织了一批农民跟着他一起起义。从豫、皖、鄂转战到秦、甘,整个行进路程穿过了5个省份,成功拿下了50多座大大小小的城池,死于1914年。1949年以后,由于政府大力打击土匪,所以曾经风云一时的胡子、响马和蹚将都随风而逝、消失于历史深处了。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