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识思维和无意识思维的区别之一

 吴守防 2019-10-21
 (2018-03-30 08:46:07)



       你看过恐怖片吗?虽然你的意识可以告诉你那是假的,可这没用,你还是会被吓得五内翻腾,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一种力量,它促使我们作出反应,这种力量却不来自于意识,我们将它统称为无意识。又如,习惯也是无意识的一部分,我们的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受习惯支配的。我们的心灵,是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体,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非理性并不是坏事,它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且是很古老的方式,和梦打交道,很大程度上就是和无意识打交道。

  我们的心灵,作最简单的划分,乃是由意识和无意识构成。要研究人的心理,就必须明白心灵中相当部分是没有被意识到的。这些内容非但不为你的意识所支配,反而支配着你的意识及行为。它的表现有梦、幻想等诸多形式,但如果就事论事地说:“以梦为代表的无意识活动支配着你的人格”,你恐怕很难接受。“我是有头脑的人,有理智的人,怎么会被这些虚幻而怪诞的东西所支配呢?”

  我们先看两个例子。

  “我要考上大学,我要为此而努力。”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理智”的想法,那么,基于这个想法,我们就拥有了一套价值观:其一是对此有利的事件或行为就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其二是应该优先做有利于达到这个目标的事。这,就是意识,是一个临近高考的学生的主导性的意识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作出判断很容易:“我的这些钱应该买参考书,不该乱花”;“我现在该复习,不该看电影。”

  再看另一个例子:“这套时装很漂亮,我想买下来。”这类判断,也很“理智”吗?也许一个购物经验丰富的女秘书会说出一堆理由,但每个理由都不是绝对的,否则她就不必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逛那么多的商店了。与上述情况对比,不难看出意识在此领域是失效了,起码部分失效了。当她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作比较、判断时,实际上是为了让无意识充分显现,让无意识来下判断。这其中涉及了一种重要的心理机制——投射作用,而投射作用又是梦活动创造象征的重要方式,这个问题我们以后要详细讨论。

  以上两种情况在生活中都很常见,也许你认为第一种情况是“理所当然”地占主导地位。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果你统计一下两种情况下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你不难发现你的支出并没有选择性,而更多的情况是很难把很多行为截然分解为“理智”或“不理智”。这种自责不知你有没有:“要是我更加刻苦一些,我会很有成就;要是我晚上不看电视而多看书,我会比现在更有出息。”或者,相反的情况:“如果每天能多睡一会儿,我的身体会好得多;早知道合作者那么差,我就不必那么辛苦地干活了。”那么请问,你实际上为什么不按这些“很理智”的想法行动呢?

  即便在第一种情况中,你也会遇到麻烦:你会疲劳、会厌倦、会想放松或休息,这些都是无意识的干扰。真的疲劳吗?你每次复习完功课,是倒头就睡吗?或者和朋友出去聚会一下或进行运动后又活蹦乱跳的呢?疲劳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条件往往是精力的使用过于集中——当无意识对此不支持的时候,你就感到了“疲劳”。

  意识是人在觉醒状态下对自身及外界的觉知和控制的心理活动方式,是在我们的清醒生活中最主要的心理活动方式,它是人类进化的杰作,它的产生,使人类具有了最有效率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它是人类进化历程中无数经验、成功和挫折的堆积与升华,是它最终使人类打败其它物种而称霸地球。但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太过于依赖意识而忘记了它的基础:无意识,忘记了孕育意识这一奇迹的母亲,这就造成了很多问题,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使人们感觉到生活的空虚和无意义。因为生活的意义是由无意识赋予的。无意识本身,也有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是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固有的心理活动方式,它也许没有意识那么有效率,但它至少决定了一件事:你的需要。

  意识本身是实现需要的手段,但不是需要的来源,需要来源于无意识,例如你的无意识让你爱上一个人,那么你的意识就是想方设法和那个人交往,直到那个人也爱上你。

  相同的事件,在意识和无意识的眼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结论。例如你参加一次会议,你可能内心里并不同意你上司的意见,可如果你表示反对,你就会吃亏,这时,无意识要你反对他,而意识会要你同意他。无意识只重视你的真实感情,意识的原则则是现实需要,或者说,无意识要求你服从和顺应你的感情,意识则要求你服从和顺应你的环境。在思维过程中,意识的载体是语言,而无意识的载体是形象。

  与意识相比较,无意识思维具有很多特点,这些特点是决定意识思维对无意识思维难以认同的关键,也就是梦的意义难以被自我认同的关键。

.意识思维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对无意识思维的超时空性

  意识思维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其目的、对象、运作方式均被其主人生活的时代和区域所限制,用于针对性地解决短期的、小范围的问题;而无意识思维是超时空的,它有时会帮助意识解决现实问题,更多的时候,是在解决带有某种终极意义的问题,如安排人生的进程。无意识的安排与意识的安排截然不同,例如,“我要出国留学。”是意识思维,而在它背后的无意识思维是指“我对现状不满,我要找新的有意义的体验。”无意识思维的目的是获得某种体验,如成功、爱情都是体验而不是事件。无意识思维的超时空性表现在无论个体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或状况,它都要引导心理向特定的方向发展,例如不管你贫穷或富有,都要为你设定诸如追求爱情和财富或成就感这样一些目标。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也是超逻辑的、超验的,同时,也保证它能够协调和整合人的心灵,尤其是在现实环境很恶劣的情况下,给个体以生存的价值、意义和勇气。阿德勒称之为“个人的虚拟神话”。想想你自己的梦吧,它的场景、人物是多么的离奇,但你多年以后会觉得有些景象早在发生之前就已在梦中出现过。由于这种超时空性,无意识思维就具有了预言能力,所以有些梦是很“准”的。同样,梦的主题有时也会是一个你认为早已解决了的问题,总之,它的时间表和现实并不同步。

  2.意识思维的发展性对无意识思维的恒久不变性

  意识思维的能力会随着个体生活阅历的增长、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发展,但无意识思维不具备这些特征。无意识几乎是一种为所有生物所共有的力量,它本身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更不会改变。比较宏观的例子是生物的进化,在漫长的生存斗争中,动物把需要的信息遗传下去,从而适应环境,动物没有思考过,但它们知道怎么做,连身体大如一幢楼房而脑只有一个火柴盒那么小的恐龙都会这一招。有人会站出来说“这是上帝的安排”,我们把这个人的“上帝”换成“无意识”,那么这句话就对了。意识的出现,是个谜,也是进化的最高成就。再看我们的梦,虽然千变万化,但梦的制造者本身并没有变。这一点在“大梦”即揭示心灵的原型和生命的历程的梦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例如“英雄救美”的故事就是一个永久的话题,爱情也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因为无意识要求所有的人都要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人格得到发展。而且从古到今,文明的发展并不能让我们对诸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之类的问题有更多了解。从个体自身来看,一个人无论贫穷或富有,无论聪慧或愚昧,都要经历相同的人生阶段:生存竞争、情感体验、追求自尊以及死亡。意识有助于改善生存状况,但无助于减轻其它三方面的压力,而且,生存状况的改善往往以其它方面的更大危机为代价。所以,从人类的童年时代到现在,从个体的出世到死亡,无意识本身都是不变的,虽然它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制造不同的象征来影响你。

        举一个例子,陈老师和魏老师,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个独立的个体,我们都有我们意识中的成分,但是在潜意识中我们都是有相联结的,有关系。

       有时候你刚想到你的朋友时,你的朋友打电话给你,会不会有这种经历,是因为每一个人的潜意识是联结在一起的。

       所以全世界是独立的个体,但是每个人都有关联,关联的地方每个人是相通的,相通的潜意识叫做超意识,或无穷的智慧。

       一个人要成功,意识是蛮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控制他的潜意识,当你有效的控制你的潜意识,你就可以把你要的目标输入超意识。

       意识给指令,潜意识照做。所以潜意识是不分事情的真假,只要输入了它就照做。

       所以荣华为什么还没有瘦成64公斤,因为他没有接受这样的指令,他的意识说要瘦到64公斤,但他的潜意识还没有接受。

        所有的改变都在潜意识。潜意识无法分辨真假,只要不断的重复想象并且相信,它终究成为事实。

        人的意识层思维与潜意识层的思维结构,是使用的同一种思维结构,是大脑唯一的强大思维载体。不是一般想象的情况,人有一种不为你感知的强大潜意识思维同时存在。

        其实潜意识层也是使用人的思维结构,只是在控制思维的方式上不同。人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能够处理正常的思维关系,以实现人的行为本质。就是意识层能够正确接受人的视觉,听觉,肢体等所发出的反射信号,接受所感知的世界,以及对感觉与肢体发出正确的指令信号,以实现高度灵活的协调能力。还有人通过学习知识的逻辑,实现更高级的创造能力,这就是意识层思维的基本作用。

        而进入潜意识层,人已经无法清醒的判别能力时,基本上是潜意识思维代替了人在意识清醒下的思维活动,潜意识思维是关闭人的视觉,听觉,肢体等一切所有接受和发出信号的处理。

       在潜意识状态下,人的意识层还是会保持微弱的思维能力,以保证人的基本正常生理需要,只是无法清醒的思考。这时的潜意识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处理日间大脑思考的内容,经过整理与过滤,把没有用的信息清除,通过潜意识思维整理好的信息会更加清晰,使下一次白天的思维更加敏锐,以达到白天的高效思维工作。

       这就是一个相互协调处理思维的过程,而潜意识层不对任何信息实行接受与发出处理指令。反而在同一思维结构中,处理相同的思维内容与整理运算工作,只有相互协调,才是一个精密的处理过程。

        做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咨询,经常使用释梦的方法,使用上比较熟练了。 不过在梦的理论观点上,我越来越远离弗洛伊德的思想。弗洛伊德的基本的思想是:梦是为了满足愿望,而这些愿望是平时被压抑的愿望,主要是性的欲望。他认为梦之所以表面意义和实际的意义不同,归根结底是一种“伪装”,比如要把性的欲望伪装成和性没有关系的内容。而我做的释梦越多,越感到这样解释不完全正确。我更认同荣格的观点,

        认为梦不是在伪装,而是在揭示。荣格认为,在潜意识中的心灵仿佛一个“活在我们心中的原始人”,他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表达方式。他不是要伪装,而是用梦来启发我们。我渐渐坚定了一个观点,梦、艺术家的形象思维、精神病人的思维、催眠状态下的一些心理活动等等都是人格中的另一种认知方式的表现,这是一种象征性的原始思维。 新思想的发展过程如同一棵树的成长,先是有一个种子,然后,树根伸向四面八方,在每个地方都吸收到养分,于是这个思想就越来越壮大。思想是有自己的生命的,他自己吸引那些会加强他的东西,把他们融会到自己的体系之中。

       而我们的头脑仿佛一块土地,只是这个思想生长的地方。 关于梦和其他一些心理是人格中的另一种认知方式这个思想的成长中,树根就吸收了很多人的思想,比如有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的《创造的秘密》一书的影响,还有东方思想的影响。思考是思维的一种探索活动,思考力则是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力。

     前面有一片梅林,有很多梅子,大家走到那儿就可以解渴,然后大家就产生条件反射,就不那么渴了。

  望梅止渴,被大家所忘的不是实际的梅,是一个心理意象,这个意象是曹操制造的,制造完了以后就分发下去,分发下去以后大家就不那么渴了,部分满足了大家渴的需要,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带有资产的,有价值的心理意象的创造和分发、消费的过程。这其实是我们讲的意象的驱动作用,一个并不存在的东西,一个意象,可以作为一个驱动力,然后使得大家去做什么事情。

        人际交往——外部交往就是内部交往

         一般来说,每一个人对其他人的感情,实际上都是对自己心中的关于这个人“副本”的感情。“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我的“主体人格”对我心中的他人“副本”的关系,是一个内部关系。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内部关系实际上也都是外部关系。

        我们用极端的例子来做一个说明,有一个精神分裂症初发期的女孩,对在图书馆中遇到的某一个男子产生了好感。她对同宿舍的其他女孩说,“他也爱上我了,我们通过心灵感应的特异功能在谈恋爱。”她在半夜突然醒来,说那个男子在叫她,同宿舍的女孩子没有意识到她病了,试图说服她,说她没有这样的特异功能。而她确坚信有特异功能,因为她觉得这个心灵感应是清清楚楚地存在着的。

         实际上,这个女孩在爱上陌生男子时,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了那个男子的“副本”。她用想像构造了他而且赋予他感情。她想像中的他是默默爱着自己的,所以他在她脑子里的副本是爱着她的。她所谓的心灵感空,实际上就是她和她脑子里的他的副本的相互感应。这个感应当然是存在的,因为这只是她自己头脑中的两个形象,“自己”和“他”的形象之间的感应,是同一个大脑中的两部分的相互感应。实际上,任何一个正常人也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都会做一些美好的白日梦,只不过我们知道这是想像而不是现实。我们想像中的他也并不是真正的他。而精神分裂症初发期的她失去了这样的辨别能力:

       我们对自己心中的副本的感情越多,我们在这个副本上投注的能量就越多。我们越爱一个人,他()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就有越多的能量,我们恨一个人,也是一样。所以爱别人就是爱自己,恨别人就是恨自己。当我们所爱的亲人去世,或者我们的恋人离开我们时,我们会感到悲哀。这悲哀就是因为我们在这个“副本”上投注的能量失去了。我们爱亲人,在他的副本上投注了感情,而我们和他们有联系.这个能量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利用。但是亲人不在了,这能量也就随之消失了。这是我们的巨大损失。恋人离开我们,表明他夺走了我们寄放在他身上的能量。这更是我们的巨大损失:实际上,只要我们想办法保住这能量,就可以减少损失。比如,亲人虽然去世,我们可以保留纪念物,保留他的形象,想像他在天国活着,并一如既往地爱着自己,我们就不会感到有很大损失。恋人离开,但是我们认为他还爱着自己。他真的是不是这样不要紧,只要我们认为他还爱着自己,他的副本的能量就还可以为我所用。我就不会感到有很大的损失。

        不过,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可以允许一个人暂时用这样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受损失的感觉,但是最好逐渐地把他寄托在这个“副本”上的能量转移。如果一直不转移,来访者就会一直怀念旧的亲人或恋人,这虽然看起来很浪漫,但是事实上他的心理能量被禁锢了,没有了和现实世界中的其他人的交流,这样是不好的。他会和现实生活失去联系,长久地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我们可以把这个能量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或者说“另一个副本”上,也可以把这个能量转到其他地方。

      服、好、和

      两个人之间的这种类似镜面的关系,就是镜像知觉。

       一般而言,人处在清醒状态时,大脑皮层会对所接受的信息、以往的记忆、经验情感进行汇总分析,然后做出恰当的反应,这个过程就是大脑的整合功能。整合功能的健全有赖于整个大脑皮层功能的协调,若因大脑皮层大部分区域处于抑制状态,只有少部分区域或细胞核团功能相对活跃,这就造成了大脑皮层的协调性变差,整合功能紊乱。癔症、精神病人以及所谓特异功能、走火入魔都是大脑皮层整合功能出现紊乱的结果。简单而重复的刺激会导致大脑皮层局部区域兴奋,而周围区域则因排除了与杂念无相关信息的输入而呈现抑制状态,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局部的过度兴奋会反过来抑制周边区域,使之兴奋的更兴奋,抑制的更抑制,这就是“负诱导”。

       诱导练习者人为阻断正常信息渠道,自我禁锢思想;在此基础上,又要求练习者花大量时间、精力反复看、听、背、抄歪理邪说。接受歪理邪说反复刺激的“修炼”方式最终成为习练者的主要生活方式。

  (二)习练者长期高度专注于“修炼”是产生“负诱导”的必然条件。长时间、多方式、高频率单一刺激,致使练习者心理和思维高度集中,脑子里从早到晚一直充斥着所谓的“圆满”、“升天”、“消业”、“除魔”等荒诞内容,大脑皮层接受歪理邪说的部分自然呈现强烈的兴奋状态,而皮层的其它部分——几十年形成的对客观世界和对自己认知的部分,则处于被抑制的状态,表现为没有兴趣、木然,甚至反感。此时,“负诱导”得以形成,大脑出现整合功能紊乱,

       激活练习者大脑皮层被抑制的区域,还原大脑皮层整合功能的协调,是打破练习者痴迷状态的根本途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转化工作实际上就是扭曲人格的再塑造过程,包括矫正其错误认知、认知偏差及异常心理。

      思考源于主体对意向信息的加工。人之思考是自己心智对意向——信息内容的加工过程。任何思考的进行都是在联想——连锁反映中进行的推理与演算——信息内容的加工。如: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等。理解来进行思考是必然的。

       思考力同样也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