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来自精美JSYR故事 00:00 01:31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代: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释 凉州:唐朝河西节度府所在地,治所在今甘肃武威。馆,客舍。判官,唐代节度使、观察使下的属官。 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半解,半数人懂得。解,懂得,明白。 萧萧:象声词。此处形容风声。漫漫,形容黑夜漫长。 河西:汉唐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此处指河西节度使,治所在凉州。故人,旧交,老友。 花门楼:这里即指凉州馆舍的楼房。 贫贱:贫苦微贱。唐崔颢《长安道》诗:“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 斗(dòu)酒相逢:即相逢斗酒。斗酒,比酒量。 简评 这首诗把边塞生活情调和强烈的时代气息结合了起来。全诗由月照凉州开始,在着重表现边城风光的同时,那种月亮照耀着七里十万家和城中荡漾的一片琵琶声,也鲜明地透露了当时凉州的阔大的格局、和平安定的气氛。如果拿它和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相比,即可见同样是写边城,写秋天的季节,写少数民族的音乐,但那种“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描写,所表现的时代气氛就完全不同了。 至于诗所写的夜宴,更是兴会淋漓,豪气纵横,不是盛唐的人不能如此。“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不是有感于时光流逝,叹老嗟卑,而是有着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豪迈感,表现出奋发的人生态度。“一生大笑能几回”的笑,更是爽朗健康的笑。它来源于对前途、对生活的信心。同样,末句“须醉倒”,也不是借酒浇愁,而是以酒助兴,是豪迈乐观的醉。以酒助兴,兴浓欢悦,笑声爽朗,豪迈乐观,读者从人物的神态中,能感受到盛唐的时代脉搏。 背诵技巧 这一部分详细内容为在线语音讲解,李兵老师带你读,带你背,更兼讲解各种古代诗词知识和写作技巧,指导角度多多,背诵效率极高,唯本群群员可听。有学习意愿者,加微信:13942702778(李老师)或13842794092(徐老师)拉你入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