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照片里的故事#上说:“打开手机,哪张照片让你会心一笑?哪张照片让你思绪翻飞?一起说说你的照片故事吧!” .我平生除了填履历表之用,照过几回登记照,再就是几张毕业之类的合影照,可这些照片再怎么发掘也找不到半点故事的含金量。 .但是打开手机,倒是有一张网络收藏照片,勾沉了我少年莽撞的一件往事,还真的让我会心一笑。 .这张照片没有半点风景可言,记得当初毫不犹豫地收藏起来,也是因为它打上“农业学大寨”的时代烙印。透过照片上那座房那扇门那扇窗,那年那月那人那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仿佛在那黑暗的屋角落里,藏着一个被我戳穿了的肮脏故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里来了一群城里的下乡知识青年,慢慢地有门路家庭的孩子都被推荐上学、招干招工返城回去了。剩下一位没有家庭背景的女知青,一直没有机会走。村里的民兵排长是个癞癫头,找不到媳妇,就打起了别人的馊主意…… .我那时候正上中学,假期里被派到村里农业学大寨的“三治”(治山治水治田)工地上参加劳动。工休间隙去工地食堂(叫的是食堂,其实就跟照片里一样的一座村里破旧的空房子)喝水,碰到那位面容姣好的女知青,偷偷地在厨房角落里搐泣流泪…… .经过询问炊事员得知,原来她母亲病重,想从食堂里预支几斤大米(那时粮食短缺),请假带回家看望母亲。可民兵排长就借故卡着她,不给米不批假不让回! .我那时还是个毛头小子,仗着在村里占姓大,族众多,顿时产生了一股黄鼠狼想吃天鹅肉的愤愤不平,操起盛米的瓢,撮了食堂的一小袋米交给她说:“你走,有事我负责!” · · · · · · .后来虽然我受到了村干部不痛不痒的批评;虽然我只是学校放假临时参加劳动,偶尔听说了她的故事,莽撞地“壮举”了一回,事后连人都不认识了,但那时单纯向善、包打不平的故事却烙印在我的记忆里……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来源:闲情偶寄 · 闲暇原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