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每一个学期里都会组织几次考试,任课老师也会在平时进行一些考试。 考试的功能可以分为检测和选拔两种。比如平时的考试就属于检测性考试,而中考、高考就属于选拔性考试。其实考试本身是不会产生质量的,只有考试结束以后对试卷的分析,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加以改进,这个时候考试就产生了质量。 对于选拔性考试,就是一考定终生,但对于检测性考试,考后的试卷分析是考试的一部分,或者说与分数的获得相比,考后的试卷分析才是真正收获的手段。 一、学生要重视老师对试卷的讲解。 在平时,发现有些学生对于老师试卷的讲解并不是很重视,只在乎老师所说的答案,一旦知道答案以后,就不再听老师的讲解了,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可以说是“本末倒置”!只是知道答案,而不知道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对自己掌握知识是一定用处都没有的。 老师讲解试卷时,一个题目往往有多种解题思路,每个人的切入点也不太相同,所以,老师讲解试卷时,如果发现老师的切入思路,做题方法和自己的不同,需要好好听听老师的方法,记录下来。如果老师的切入点跟自己相同,要看看老师的解题步骤是否规范,每一步是否合理,老师是怎么从上一步拖出下一步的,看老师对得分点的把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自我提高! 二、关于初三高三、期末复习时候,可以多分试卷综合分析。
单一试卷的分析总结是提升的一方面,纵向的总结则是更大的总结。尤其是综合考试,譬如初三、高三的综合的考试和期末复习的测试,学生可以拿出10套卷子,对比一下,看看选择题中的题目都是怎么布置的,哪些题目是经常出的,意味着考的几率比较大,这类题都从哪些角度考,全都总结出来,填空题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去做。对于计算题,可以将10套卷子中的这方面的题全都总结到一张纸上,然后自己去做一遍,对比这些同知识点应用的考题,哪些方法不同,这样,通过这样的总结,做题,归纳方法,就将这一类题掌握了。 三、什么是试卷分析? 是指考试后纠正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分析考试的收获以及考试暴露出的问题,然后归类,逐一进行对照并制订出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措施与方法。 而有些学生只盯着考试分数,对试卷分析不重视,或根本不会分析,致使考试的检验功能不发挥作用。事实证明,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很重视考后试卷分析,而且也有自己的一套分析策略、方法。 四、试卷要如何分析? 首先从每道错题出发,分析错误的原因(失分原因),分析思路以下几点: 1、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知识点的内容是哪些? 2、这道题要如何运用知识点来解决问题?解题思路是什么? 3、解题的过程是什么?此类问题,有什么方法解决? 考试失分两种:卷面失分和学科失分。卷面失分:题型失分、审题失分、推理失分、表达失分、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科失分:理解能力失分、方法运用失分、语言组织能力失分、基础知识失分、逻辑能力失分。学生可以从上面提到的失分原因,来查找自己出现的问题,再针对的解决问题。 错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在试卷答题时做错的原因有很多种,像概念模糊、推理不明、粗心大意、审题不清等等,但整体分析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会但做错的题;二是模棱两可的题;三是不会的题。 1、会但做错的题。 明明会做,还是做错了;非常简单的题,却是落笔就错;确实会,答案就在嘴边盘旋,却在考场上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了;有时一走出考场立即就想起答案了;有时试卷发下来一看,都不太相信是自己答的等等,这是考生会出现的状况。 如何解决“会但做错的题”呢?(1)拿到试卷,详细的分析错因:审题错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错误,计算出现差错造成;抄写错误,有些错误是在草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漏掉了;笔误错误,有些错误是字词或字母、符号等写颠倒了等等。总之,一定要分析的具体、清晰。 (2)重视所有科目的错题量。每科试卷错几题,所有科目的错题相加,错题数量是很大的,再对比所错涉及的知识点,就会发现这是很严重的事情。考生必须重视。 (3)意识到重要性针对性解决。像是“审题错误”,是否问题出在着急慌张上或是观察不够准确。为什么着急慌张呢?为什么观察不准确呢?“计算错误”是否由于草纸用得太乱。在考试时,草纸上的演算不能太乱。乱不乱的分界是当回头查找时,你能否找到看清。 总之,你的改进方法针对性强否?实用性突出否?有效性明显否?如能满足这些要求,对你就是好方法。 2、模棱两可的题。 考生对解答出来的答案是否正确不确定,会反复修改,或答案不完整、不严谨等等,这类问题是属于对知识点掌握不牢、理解不透彻、运用的不熟练等原因造成的。 如何解决“模棱两可的题”这类问题? (1)找出出错涉及的内容并记忆理解:要搞清楚它是属于哪一章?哪一节? 哪个或哪几个知识点的问题等。找到那个知识点,认真读一读,深入思考,将自己的思路整理归纳,如需可以,请教老师查看是否完整清晰。 (2)针对出错点试题类型反复演练。每做完一道题最好要停下来思考思考,不但要有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有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化归能力等的训练。这类问题不是一点儿不懂的内容,是不够精通的内容,经过努力,经过考试的验证,必定会被攻克的。 3、不会做的题。 这类题目往往都是综合压轴题,需要有解题能力。那么,如何提升解题能力,来解决不会的题呢? 对于不会的题,要先了解自己的基础知识是否过关?考试的范围是哪些?此类试题的做题技巧是什么?出题已存在的陷阱是哪些?多问问老师,把这些问题全部弄清楚,并针对性的练习做题,日后定能攻克。 五、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试卷,找出孩子近期努力的目标。 解决第1、2类题目,就是孩子近期努力的目标。 我们的目标方向要对准哪儿呢?1、2两个部分就是孩子努力的方向,在现实中家长总会抱怨孩子,上次考的好,这次考的不好。好与不好是由哪部分决定的呢?就是由这两部分决定的。 知识点掌握的不扎实、不细致、做题不稳定、时而对时而错,如果把这两类题拉出来,对这两类题进行训练,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这就是一个基本的归类。 平时考试只是考察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效果,大可不必把成绩分数看的太重。只要从试卷中分析出自己的不足,后期完善就可。 考试是一门艺术,试卷分析也是一门艺术。如何学习也是要学习的,学会了学习,还应该总结,只有总结了才是自己的东西,只学不总结,你学到的东西就不知道放到了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