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疆特产美食“ 九碗三行子”,你吃过了吗?

 wyk1014 2019-10-21

“九碗三行子”是我国回族同胞在重大节日上宴请宾客的最高等级的宴席之一。“九碗三行子”是指用九只大小一样的碗来盛装不同的菜品,并且摆放时九只碗摆放成正方形,横竖都成三行,因此得名“九碗三行子”。

传说,在明朝建国初期,开国皇帝朱元璋手下的回族大将常遇春,在一次打完胜仗以后,在军营中支起了九口大锅,制作了九种不同的菜肴;后来这种宴席形式慢慢演变成用九只碗装不同的菜,就这样慢慢在回族宴席上流传了下来。最终在清朝光绪末年,回族人民固定了“九碗三行子”的制作形式。

九碗三行子的菜品,是用牛羊肉为原料,用蒸、煮、拌等不同手法制作的美味菜肴。原料多不过油,菜品风味独特,爽口不腻。传统的九碗三行子里,通常有两个丸子菜,两个焖子菜,两个羊肉菜,两个牛肉菜,中间再放一道汤,叫做水菜。除了这些菜,宴席上的主食还有花卷、馍馍、米饭和油香。

九碗三行子的原料也很讲究,对肉的部位选取有要求,淀粉也必须要黄豆粉和土豆粉,调料由自己手工研磨。菜品虽然同种类各有两道,但风味完全不同,可以照顾不同口味的客人。

九碗三行子上菜有一定顺序。一般先上角肉,也就是 4 个角的肉菜,然后上焖子菜,也就是 4 个边上的菜,即各种焖子菜或是片状肉菜,最后上中间的菜,可以上凉菜、粉汤、甜盘或其他菜,档次高的讲究中间上回族传统土火锅。宴席的过程也十分讲究,一般客人入席时,先上茶点,如茶、各种花式甜点、方块糖、油果子和糖果等,其目的是让客人先稍事休息,聊聊天。开席后,开始上九碗三行子菜品。

九碗三行子的菜品随着时代变迁,也有了不小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因为物资匮乏,虽然摆着九个碗,实际里面只有六道菜,肉只有上面薄薄的一层,底下都是萝卜白菜。到了文革时期,九碗三行子因为种种原因逐渐消失匿迹,1987年以后才渐渐重现人间。从一套老味道的九碗三行子中,能渐渐品尝到新疆各族儿女水乳交融,相知相伴的峥嵘岁月。

另附:夹沙丸子汤的做法

食材

丸子、夹沙、粉条、

香菇、黄花、木耳、胡萝卜

西红柿、葱、蒜、香菜

制作步骤

  1. 丸子、夹沙切块备用;

  2. 黄花、木耳、圆菇或者香菇、胡萝卜、西红柿、葱等配菜洗净、切好备用;

  3. 粉条提前用温水或者凉水泡开;

  4. 香菜、蒜末切好备用;

  5. 起锅烧油,油热将葱、西红柿炝锅;

  6. 之后将配菜中的素菜入锅;

  7. 最后放入夹沙、丸子轻微翻炒;

  8. 按个人口味放入调料;

  9. 加水开大火;待水开转中火,此时放入粉条炖煮;

  10. 即将出锅前,将香菜、蒜末放入随即关火~得咧!家庭版丸子汤喷香出锅~

本篇文章来源综合于网络,

其中菜谱转载自新疆924民生广播,

正文部分参考《烹调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