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风 | 中国民居

 木香草堂 2019-10-21

“进村不见村,树冠露三分;麦垛星罗布,户户窑洞沉”。这是人们描述下沉式窑洞的一首民谣。

地下窑洞(下沉式窑洞),又称天井窑院、地坑院、地阴院、洞子院等,从原始人类的穴居发展而来,这种世界稀有的建筑形式,是民居史上的一大奇观。现主要分布在豫西(河南)、陇东(甘肃)、晋南(山西)和陕北(陕西)等地。

下沉式窑洞作为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民居样式,建造涉及土工、泥工、瓦工、木工等行当,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窑洞类居住环境中独具特色,也被称为“地下四合院”。

一般认为,下沉式窑洞是从仰韶人的葫芦状窑洞发展而来,是老祖宗们利用黄土地的个性,所想出来的因地制宜之道,至今最少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现在除中国外,仅有非洲北部的突尼斯还有少量的这种地下住宅形式。

建造工艺

下沉式窑洞是古老的生土建筑,属减法营造的负建筑形态,它的营造技艺比较复杂。

首先是在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至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其中,主窑对面的角窑凿成斜坡,形成阶梯形弧行甬道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通道,称为洞,也就是窑洞的入口,大都是曲尺形。门洞窑多数只有一道大门,被称作“哨门”。

地坑院营造技艺包括完整的设计规制、设计模数和工艺口诀,绝大部分和现代建筑理念相吻合。如依据“庙正院不正”原则,地坑院方位要稍偏;为体现尊卑秩序,主位要高大,口诀是:地势上高下低,天井上宽下窄,主窑为“九五窑”(主窑高九尺五寸,宽九尺),其他为“八五窑”(高八尺五寸,宽八尺);为解决通风采光,窑洞要前高后低、前宽后窄,安装要“扑门仰窗”;建筑地坑院使用的土工尺子,长五尺,和古代男子的平均身高相似,通过其数值和尺度控制,保证各建筑部位与人体活动需要的空间协调平衡等等。

建筑特色

一般天井院的尺寸是长宽各九公尺的方形,但也有长九公尺宽六公尺的长方形,其余尺寸的不典型,但并不少见。院子的地平标高比塬面(也就是地面)低十二公尺到六公尺不等,依地区和土质的不同而深浅不一,但极少有一个村庄的院落各家深浅不一的现象,这与中国人的“求同”心理、当地农民的约定俗成以及照顾左邻右舍的心理平衡都有关系。

地面上为了解决排水问题,在窑洞上部,地面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檐,用于排雨水,房檐上砌高30至50厘米的拦马墙(女儿墙),在通往坑底的通道四周同样也有这样的拦马墙,这些矮墙既可防人畜失足落入院内,也可防止雨水灌入院内。

窑顶的平地经常用石滚碾轧,既可防止雨水下浸,让雨水尽快排走,还可作为打谷场。夏秋季节,五谷满场,在上面打场凉晒。将下面作粮仓的窑洞向上开一个小洞,粮食晒干后,顺}同口直接灌入下面的粮仓里,十分方便。

院内的雨水,通常是在院内四周走道中间,向下挖30厘米左右,形成院中浅坑,再下挖一个深4至5米的旱井,俗称渗坑,专门用来聚集渗进坑内的雨水,还可供牲畜用水。

人的饮用水,是在门洞窑旁挖一个侧窑,向下打井取水。 

地坑院上下还可进行美化绿化。在院子上沿的四周、女儿墙的下边,可建挑水檐,布上青瓦或红瓦,既可防雨水冲刷窑面,又有利于观瞻;也可种植迎春花或一些藤类植物,又防水又绿化。院内则栽植乔木果树。春天,花开满院,蜂飞蝶舞;夏日,荫翳蔽日,纳凉避暑;秋时,果满树,粮满仓。凡此种种,营造了地坑院舒适、幽静、美观的居住环境。

格局与风水

有人说下沉式窑洞,是我国风水理论的起源,由此产生了四合院型建筑设计规则,即闭合环绕的建筑空间带有上见天、下接水的天井。闭合环绕天井式的建筑模式,阻挡了室外污染的进入从而能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干净。开敞的院子能够引进阳光、雨水、新鲜空气以及长波辐射。院子上面朝天,下面以地表面为基能够保持院子和院子周围的房间有良好的气候环境。

窑院里开几孔窑也不统一,如陕西渭北往往在九公尺见方的院落的每个壁面各挖两孔窑洞,共八孔,当地俗称“八卦地顷窑庄”。像河南三门峡常常有九公尺长、六公尺宽的小院,九公尺长的两侧各挖两孔窑,六公尺宽的一侧则各挖一孔窑,形成六孔窑洞的形式。而晋南的平陆,则往往在方形的院四壁各挖三孔窑,形成十二窑的大院。

地坑院按居住人口的辈份主次和用途,依传统的八卦方位,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

各个窑洞按功能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牲口窑、茅厕、门洞窑等。迎门的叫主窑,相当于地上平房四合院的上房,住家庭中辈份最高的长者;两侧客窑依辈份或长幼住晚辈;而仓储、杂物、茅厕等窑一般都在面对主窑的一侧。进地坑窑洞的路,一般是在院内偏角的地方挖一个洞,往上挖成斜坡,渐成露天通道通向地面,供人畜出入,也可通人力车。 

地下建筑居住形态

地下建筑的优点主要在于,不必考虑风、冰雹、雨、雪或其它自然因素的侵袭;采暖或制冷,比普通房屋要省一半到三分之二的费用;防火性好,火灾向临近房屋蔓延的机会少;抗地震性能强,还能防御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侵害;在很冷的天气,也不会有水管冻结和冻裂的问题;没有每隔十到十五年就要翻新屋顶的工作……,等等。另外,地下建筑还不受交通噪声和邻居噪声的干扰,给居住者提供私隐的环境。建筑的寿命长,使用费用低,而且地下建筑的地板比地上建筑的地板能承受更高的荷载。还有一点是人们常常忽略的,就是地上建筑所形成的“建筑森林”,破坏了大自然的面貌,而地下建筑能保持自然的美景。

发达国家的人们正在认识到,地下是一个可用作生活、储存、制冷、制造和环境保护的巨大的潜在源地,最为重要的是可以节能。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办公楼,就是由六个下沉式天井院组成建筑群。与中国的下沉式窑洞布局相似。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人类将会再回归到地下住宅的居住方式。

---<End>---

<容斋> 欢迎中国风原创图文及传统工艺产品、项目交流!

投稿邮箱:fxzgf@qq.com

交流微信: nenu89 QQ:3253544

本文由<容斋> 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收集自网络,感谢原作者!新浪微博:@发现中国风 欢迎一起发现!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