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荥阳记忆 ▏织机洞——郑州先民的家

 浩瀚6833 2019-10-21

踏寻荥阳大地,

记述精华风物;

铭记先人真知,

传承古今大道。

荥阳记忆

      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走近织机洞遗址,探访一下10万年前郑州先民的“家”。

1984年4月,全国开展了文物普查活动,位于我市崔庙镇王宗店村的织机洞得到发掘,出土了带有旧石器时代特征的陶器、动物化石、人工打制等文物,更为特别和重要的是,在一个洞穴遗址内,发现既有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又有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遗存,这就证明了织机洞在1万—10万年前一直是人类居住的场所,可以推断,中国人的祖先在这里生活过。

沿循历史的脚步,回望到万年甚至十万年以前,那时,我们的先民住在哪里?他们的家是什么样子?今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到崔庙镇王宗店村一个叫织机洞的地方,来探寻一下我们先民的家。

荥阳市城南20公里的崔庙镇王宗店村北面,正是嵩山北麓的浅山地带,织机洞遗址就坐落在这片沟壑纵横、丘陵绵延的宜人之地。织机洞洞穴呈石厦状,洞口高约5米,宽约10米。

从居住常识来看,山洞,可以遮风避雨,可以躲避野兽侵袭,可以团结族人。当然,这样的山洞,附近要有水源可以饮用,要有山林可以采集,要有兽类可以猎捕,要有鱼虾可供捕捞,总之,是要方便人类生活生存。织机洞无疑是一个上佳的选择:洞穴足够大,前面曾有河流,周围是有适宜兽类生存的低山丘陵,林木茂盛,可采摘野果。

看到这样的洞穴,我们不仅敬佩起先民的“眼光”来,而且愈发好奇,充满如此智慧的先民来自哪里呢?

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代代口耳相传着“盘古开天地”、“混沌初判,天地初分”、“女娲捏泥造人”之说。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神话故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传唱了多少世纪。而在荥阳浮戏山区,最为活灵活现而丰富多彩的是人类群婚生活这一史前时期的社会形态。西方人类学家以科学权威的姿态认为,古代的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在冰川时期已经灭绝。上世纪80年代,他们从世界各地抽选100位女性,以科学手段,对卵子进行线粒体DNA测定,断定今天中国人的祖先来自于非洲。


难道现代的中国人真的是从非洲来的吗?难道在中学历史课本上讲的中国“元谋人”、“北京人”,都没有流传后代了吗?中华文明关于远古人类的传说完全是空穴来风、子虚乌有吗?可是线粒体DNA测定,是很先进的科学方法,如果否定这一结论,就必须拿出更加有力的实物证据来。

到了1984年4月底,在全国开展的文物普查过程中,荥阳崔庙镇文化站的张怀青提供线索以后,捡到了一块陶片,当我看到这个陶片以后,就认为这是特别重要的发现。它纯粹是中国早期新石器时期才有的这种陶器的特色。

荥阳织机洞考古,是科技部的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是国际现代人类起源重大研究课题。

织机洞的发现,对世界西方学者的人类起源理论提出了挑战。即使中国的某些文化带有西方文化的一些因素,但从织机洞发掘过程看,还是中国北方旧石器文化的特征,尤其是它从七万年到两万年一直连绵不断,说明了中国的文化就没有变,这也说明西方学者人类起源理论站不住脚

2005年金秋十月,中外考古界精英会聚荥阳,举行了“织机洞遗址与东亚旧石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的结论是:织机洞遗址对人类起源学说具有重要价值。出土的文物,弥补了“中国人的发展是连贯的”这一观点证据不足的缺憾,为“中国人类是从中国最早的猿人发展而来”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更为独特、也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洞穴遗址内既有旧石器文化又有新石器文化,这就证明了:荥阳织机洞在1万至10万年以前,一直是人类居住的场所。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并不是来自非洲,而是地道的本土人。荥阳织机洞古人类洞穴遗址,是证明中国人连绵不断繁衍生息的重要证据。

根据考古学家对荥阳织机洞的认定,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人的祖先在荥阳织机洞里生活过,荥阳织机洞也应该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祖地、祖洞。织机洞遗址的发现,改变了中原地区长期缺乏古人类遗存的局面,是我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一大发现。因此,被誉为“河南第一洞”。

那么,当地人为什么把这个洞又叫做织机洞呢?据传说,早在上古时期,天上有位美丽勤劳而又善良的仙女,见下界众生夏天挂着树叶,冬天裹张兽皮,十分可怜,仙女便从天上偷偷拿了一架织布机来到凡间,她把织布机放到这座山洞内,织锦织纱,教民缝制衣服,这座山洞便叫做织机洞。相传,这里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生活的地方,女娲曾在这里发明织机,教人纺织。如果再和附近另外一个地方联系起来,这个传说的历史内涵就更加清晰。距荥阳织机洞三公里,就是河南省著名的浮戏山环翠峪风景名胜区。近些年在荥阳中南部和西南部的山地庄陵地区,还发现有环翠峪蝙蝠洞遗址以及崖庙王泉、贾峪谷山庙、城关孙家岭、高山袁寨等一批旧时代石器出土地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荥阳南部的广大地区,长期都有人类生存和活动。10万年前,我国旧石器时代正处于原始社会初级阶段,洞穴居是当时人类一种主要的居住方式,先民们已经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狩猎、采集成为他们获取生活来源的主要手段。

如果可以穿越时空,我们会看到: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先民们穴居在一起,用自制的石器打猎、捕鱼、烧烤,甚至聚在一起欢呼雀跃,边吃边玩,来一场原始的篝火晚会……如今呢,我们可以自豪地宣告:在10万年以前,荥阳织机洞就已经是人类“宜居的家”了。

在织机洞遗址,考古人员先后在洞穴内发现17处用火遗迹,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堆积中,发掘2万余件石制品、1万多件脊椎动物化石、1055件各种类型的刮削器,还有尖状器、石锥、砍砸器、雕刻器等。

织机洞,这处上古时期的人类洞穴遗址,2000年9月16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目前发现的郑州人最早的“家”,织机洞对研究人类起源以及旧石器文化等重大学术问题,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织机洞就在荥阳,如果您有时间,不要忘了到“河南第一洞”去看看。

精彩视频


诚邀您的加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