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有效地建立社交关系,你需要明白这四点 | 如何走出自我封闭状态?

 黄埔N期 2019-10-21
作者 / 小牧
编辑 / KY主创们
周末宅在家中,除了吃饭、洗漱、上厕所,几乎都是躺在床上刷手机、发呆。朋友发来消息,呼唤一起出门聚会,也找借口推脱掉了。不知不觉两整天就要这样过去了,内心感到隐隐的不安:是不是别人也像我一样这么过周末,显得自我封闭,远离一切社交?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搜到了一个微博话题:“我的周末真实生活”。看了之后,我瞬间就放心了,原来这么多人都和我一样,状态如下:
虽然这样的周末生活对很多人来说是惬意的,但是其中一些人应该和我一样,其实觉得自己内心有着参加社交活动的渴望,想认识一些陌生人,从不熟状态开始理解对方,尝试去建立更多一些、更深入一点的关系。然而,我们最后仍然没有真正行动起来,宅在家中过了周末,然后要开始上班了。
这其中必然有着很多复杂的原因。所以,我们今天想来谈一谈:为什么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建立社交关系、参与社交活动变得如此困难?为什么明明内心有着社交的渴望,最后仍停留在自我封闭的状态里?怎样更好地调整状态,让自己能有效地建立社交关系?

建立社交关系,对于每个人的生活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每个人对社交的需求确实存在差异。整体来说,有些人不愿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可能有以下原因:
1.个人特质的影响
*内向者更倾向关注内心世界
内向和外向的差别在于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内向者的能量指向内部,他们对内心世界的兴趣更大,所以他们通常更喜欢安静和独处。
研究也发现,内向者对外部刺激更加敏感比起外向者来说,同样水平的外界刺激更容易使内向者分心、难以集中注意力。当内向者处于社交情境下,如果他们遇到大量陌生的刺激时,会加速他们能量的消耗。因此他们需要每隔一段时间都给自己创造一段独处的时间,来给自己“重新充电”(Furnham & Allass, 1999)。
当然,这不意味着内向这一特质等同于社交焦虑。其实,很多内向者并不是孤僻的、不善言辞的,相反他们可能口才很好,能够灵活地处理各种社交关系,而他们不参与活动只是他们的自主选择。
*自我意识太强,会让人不舒服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觉察是不一样的。自我察觉是一种健康、积极的状态,对我们个人和生活具有真正的反思意义,而自我意识是一种“非常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的状态,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比如在人群中,自我意识强的人会觉得自己好像始终被“注视”着,觉得其他人在看着自己,所以他们特别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无法真正放松下来,也就很难在人际互动中达到“忘我”的状态,也就很难享受到社交的乐趣。而万一发生了不太愉快的事,他们也更容易将事情归咎在自己身上。因此,自我意识强的人会刻意地减少参与社交,当自己独处时才会更放松 (Crozier, & Russell,1992)。
2.过去的经历让人对社交感到焦虑
有些人之所以对社交感到焦虑和畏缩,可能与他们过去的经历有关。有些人曾经在共同场合中遭受过应激性、羞辱性的事件,或是有被虐待、被忽视的经验,比如在课堂上背诵课文磕磕巴巴,被老师责难,比如在家庭聚会上遭到父母公开的责骂等,这些负面事件会让当事人对人际关系感到不安全,并可能对某些特定的社交场合感到恐惧。
有时候在生活发生较大改变时,有些人也会对社交感到不安。因此生活的改变常常意味着新的社会角色,如果在之前的生活经历中,他们对新角色缺乏了解,他们很容易感到不适应,所以会在面对不确定性时采取退缩的姿态。
3. 社交网络改变了人际互动的方式
很多人会觉得,虽然社交网络让人与人的联系更为便捷,但也让人变得更加孤独,但其实这与我们在社交媒体语境下对社交的认识混乱有关。学者Burke和Kraut(2016)对社交媒体的使用进行了研究,发现社交网络本身并不会使人感到孤独和不幸福,但它的某些功能和特性容易对人的预期和认识造成混乱,进而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影响。
比如,我们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的交流常常是点赞、查看消息、浏览朋友动态,但这些交流对孤独感的减轻和幸福感的提升并没有明显的作用,只有接受私人层面的内容,我们才会更紧密地发生联系。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在对朋友的动态进行点赞与浏览时,自己很自然地觉得,我和朋友的联系更加频繁和即时,但两人的感情反而显得更淡了,这在本质上是我们的认识和预期与我们的实际行为的意义发生了错位。
另外,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常常更在乎自我展示,对自己进行一定的美化,遮掩真实的自我状态,一方面增强了社会对比和同辈压力,另一方面也让人与人之间更真实的信息交互和人际交流变得困难。
4.人们对社交抱有不恰当的认识
有些人对社交的认识是不真实的,这些不准确的认识让他们参与社交活动变得更加困难。比如,有些人觉得,自己与陌生人交流时常常感到尴尬和不自在,便觉得自身社交能力弱,不敢再去主动结识不熟的人。其实,不熟悉恰恰是走向熟悉的基础,每个人的想法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尴尬和冲突的发生意味着两个人明确了自己的某些看法和感受,让两人对彼此有了更多了解。
再比如,有些人觉得自己主动结识了很多人,但最后只是泛泛之交,觉得社交毫无用处。实际上,社交有些不同的需求和作用,并不是所有社交都是为了发展成亲密无间的朋友。要区分和明确自己的社交需求和目的,对我们享受社交非常重要。

为了让那些更多内心里渴望社交的人能更快地走出家门,更自然地面对社交场合,更舒服地享受社交,我们针对以上原因,给出以下的建议:
1.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
说起社交,我们很容易想到的是聚餐、派对、唱K等等,但实际上有些社交方式是安静的、舒适的,因为社交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互动的方式有很多,不要总是盯着那些常见的、固定的社交方式。比如你可以和对方商量更合适自己的方式,是两个人选择僻静的小店,还是一起约到湖边散步,甚至不必出门以长篇幅的消息或邮件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互动(Alboher, 2007)。
2.不用总谈论自身,多关注话题本身
对自我意识强的人来说,身在人多的场合,他们对自己的“位置”常常感到困惑,仿佛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里。这时可以尝试进行少数人的交流环境,比如和两三个人一起聊天,并且不用努力“挖掘”自己是否与话题相关的经历,而是去关注话题本身,去从话题本身去引出更多的内容。这样能一定程度上将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更关注谈话,会减少自己的局促感。
你还可以试着列出“谈话清单”,包括对你来说很重要且擅长的话题,在社交场合中刚开始的寒暄往往是程式化的,比如“你现在做什么工作”、“你是哪里人”。你的清单上可以有这些程式化问题的材料,到时你变能顺畅地接住对方抛过来的问题,减少尴尬。
3. 调整对社交的认识
对社交焦虑的人,常常对社交过程抱有一些扭曲认知方式,比如“全或无”的思维:如果自己表现稍有不完美,就会觉得自己社交能力不足;比如“过度概括”:把一件孤立的消极事件看作是永远会持续下去的失败模式。
社交活动是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互动,我们无法对每个人的内心拥有充足的认识和把握,所以社交本身就包含着很多不确定性,这也意味着每个人都可能会出现困难、窘迫、甚至失败的情况,因此要对自己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不必用过高的要求来限制自己。
4.对社交目的有所区分,提高社交质量
社交关系有强有弱,不同的社交关系拥有不同的意义。弱关系常常能提供更多信息,这些信息在特定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价值;而强关系则与我们的归属感、幸福感紧密相关。对社交来说,我们的孤独感和幸福感,取决于社交互动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有的人虽然独居、很少见人,但他们仍然在少量的社交中获得了满足;有的人虽然整天聚会,但却依然感到孤独。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社交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超越对数量的要求。一项研究发现,相比于20岁时,30岁的人会更需要建立有意义的、重要的和亲密的社会连接(Carmichael & Duberstein,2015)。因此,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社交,你要思考,这些社交对你的意义,对不同的关系进行不同的互动,从而更好地提高它们的质量。
正文到此结束。

在压力越来越大的都市生活当中,人们往往在工作之余将自己活成一座孤岛,杜绝所有不必要的沟通;而当代发达的社交媒体,也决定了人们之间“点赞之交”越来越多,而线下面对面的交往越来越少。其实,我们拒绝社交时也常常向往着和外界建立更多的联结;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突破个人特质、自我意识和对社交错误认知的限制,不再拿“我和别人不熟”当借口,勇敢走出家门,踏出认识他人的第一步。
一切美好关系,都是从不熟开始的;而从不熟到熟,其实往往只需要一个活动的距离。始终坚持“结识那些陌生而有趣的人”MOMO,早已为大家准备好了认识新朋友、一起去玩闹的全新线下活动厂牌——「不熟·游乐场」10月26日/27日,1000平米的沉浸社交空间将空降北京,由MOMO和伍德吃托克联手打造。活动中,不仅有“陌生运动会”让你和陌生同伴相识组队、同场竞技,还有“返校大食堂”,让你找到冥冥之中能“吃到一起去”的灵魂伴侣,还有更多好玩儿的装置等你来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