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张姐很是烦恼孩子的学习问题,张姐发现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总是走神。有时候张姐坐在孩子身边辅导功课,张姐很投入但是孩子却不在状态。“认真点!”张姐不断的提醒孩子,没想到孩子却先不耐烦了。 张姐和和老公抱怨“自己小时候学习从来没用父母管,又一次家里停电作业写不完了,自己更是急得大哭一场,可是看看孩子,完全和自己不是一个状态。”张姐的老公安慰张姐道“孩子还小,学习习惯得慢慢养成,再大一点就好了!”张姐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给孩子报名个补习班,不能让孩子在起点上就落后与人。 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想法一直都没有改变过,而这种思想也使得孩子在逻辑思维的发展中受到影响。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对孩子的逻辑思维发展发生作用,并且对其造成“被动影响”的效果显现。 什么是孩子逻辑思维的被动成长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拿小鸡吃米的故事来作为孩子被动成长的隐喻。有一天,他将米和鸡放在一起,然后按住鸡头,把米强塞进鸡的嘴里,结果鸡完全不吃,米也撒了一地。而后他把米和鸡一起放在地上,鸡反而自然而然的走过去吃了起来。 他借此表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强势干预,会造成孩子的被动成长。那么什么是孩子的逻辑思维的被动成长呢?
家长们不自觉的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强加到孩子的身上,使得孩子的成长“主动性”被消耗,孩子的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就造成了孩子的思维受限,处于一种消极的接受状态之中。 父母在丰富孩子的逻辑思维网络时,加入了过多的成人身上的“征服欲”,使得孩子处于被掌控、被约束的思维框架之中。
孩子逻辑思维被动成长的外在表现1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对于所在进行的事物没有足够的兴趣以及主动探索的热情,孩子被迫的接受这件事物带给自己的外在影响。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孩子的关注点是分散的,无法做到在所进行事物上的对焦。 2半途而废 孩子做事没有坚持下去的热情,做到一半可能就会受到挫折的阻碍而止步不前。孩子缺乏长期坚持的动力,无法做到从一而终的坚持。被动的状态下,自我驱动力受到影响,缺乏持久的行动力。 3出现学习障碍 这种情况多见于小学的四年级左右的阶段,孩子的学习成绩会有大幅度的降低,对于学习缺少热情,甚至会有厌学的情绪产生。 4行为叛逆 孩子的反抗意识强烈,对于父母的引导非常的抵触,越发的不愿意与父母沟通,对于父母的干预非常反感。对于被动成长有消极的应对情绪,情感状态偏向负面。 家长行为对孩子的逻辑性思维的影响
逻辑思维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仅是在学习成绩上有所体现,在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中都会有着积极地影响。但是家长们过分着急地把成人的思维逻辑灌输给孩子时,这种强加的想法让孩子压力很大,甚至出现逆反心理。 父母的强势干预使得孩子丧失了主动成长的乐趣。孩子每天被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所干扰,在思维发展上过早的趋向于成人化,这对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也有些消极的影响。 孩子受到父母的掌控,内心状态也很难自由,当孩子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下是无法进行顺利的思考的,这对孩子的逻辑发展反而是一种阻碍。 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1培养孩子的思考力 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在小学、初中阶段的成绩不错,但是到了高中的时候却出现了塌方式的下降,这其中和缺少思考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在知识输入相对简单的阶段,孩子可以凭借记忆力来积累,但是当知识过于深入复杂时,没有思考力,就会应接不暇。 2尊重孩子天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为孩子的探索能力发展创造条件 当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有探索的热情时,家长们需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满足。不要因为孩子会弄脏衣服而制止,也不要认为这是孩子的“不误正业”让孩子有机会接触更多感兴趣的事物。 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是成长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内容。父母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收敛自己的掌控欲,让孩子有更多的表达的空间,让孩子的主动性得到培养。 |
|
来自: wenxuefeng360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