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蜂鸟征”概述 1 “蜂鸟征”是由于中脑萎缩、脚间窝和脑桥相对延长所致。中脑嘴侧的萎缩和中脑上缘平坦或凹陷所致,导致中脑嘴侧类似蜂鸟的喙,MR正中矢状面图像,形似蜂鸟的嘴,因而称为“蜂鸟征”。 2 影像学特征: 正中矢状位MRI T2加权成像显示中脑萎缩(细箭头),脑池扩张及脑桥(粗箭头),酷似蜂鸟。 第二部分 “蜂鸟征”临床意义 1 蜂鸟征见于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患者,敏感度约为100%。蜂鸟征可作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有效诊断征象,并可与帕金森病相鉴别。 2 历史溯源 1964年Steele,Richardson和Olszewski报道了9 例经病理证实的疾病并将其描述为PSP,因此此病又被称为Steele-Richardson-Olszewski 综合征。PSP 发病的中位年龄是62岁。 临床表现 1>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是一种少见的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隐匿起病,早期易误诊。 2>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核上性眼肌麻痹、假性球麻痹、轴性肌张力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等。 3>病理特征:包括神经纤维和簇状的星形胶质细胞,主要分布在黑质、丘脑底核、苍白球、中脑、脑桥网状结构和丘脑。 4>诊断依据:影像学为诊断PSP的重要辅助检查,如头部MRI等;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金标准。 5>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是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主要治疗方法。 PSP分型 非典型PSP包括PSP帕金森病型、PSP纯运动不能与冻结步态、PSP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PSP皮质综合征、PSP额叶功能障碍型、PSP小脑型6个类型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