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郑和船队的七次远航

 秋声独赋 2019-10-22

 首先科普两条关于对外贸易的基本经济学常识:

1,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外界进行贸易(商品和服务交换)、互通有无的目的是通过交换彼此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而使贸易双方都从交易中获益,进而实现所谓的贸易增益。

为了便于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北方草原适合放牧,故而生产马匹、皮毛、肉制品和奶制品的成本较低,而中原王朝的农耕经济则在生产布匹、丝绸、茶叶、盐和铁制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那么在边境贸易中,草原民族用马匹、皮毛等物交换布匹、铁制品等物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如果游牧民族自己生产布匹,或农耕民族自己来饲养马匹,都要付出比交换产品高得多的代价,属于低效益模式,从经济的角度,是要尽量避免发生的。

2,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外面输入的产品,如果大部分是有助于提高生产力、改善民众生活的,那么这种贸易是有益的、可持续的,反之,假如输入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是纯粹消费性的奢侈品,那么这种贸易肯定是不健康的、不可持续。

农耕民族输入马匹,用于军事上可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用于运输业能提高物资输送、邮传的速度,用于农业上能提高生产效率(马耕田、拉车的速度远远超过牛)。游牧民族输入棉制品、茶叶等,能有效改善体质、提高生活水平,铁制品可以提高宰杀牲畜、打猎等生产生活等活动的效率。与之相反,假如农耕游牧民族都把凝结着自己大量劳动的产品换回来诸如宝石、象牙、稀有香料等物品,则对生产和生活没有任何的帮助,同时造成生产资料和资金的持续性外流,进而推升了内部的通货膨胀和物资短缺。


有了上面的经济学常识,我们再来对郑和船队的远航进行简单的分析。

虽然至今还没有定论,但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可能性最大的目的是如下两个:1,最大限度的展示明朝的实力,扬威异域,扩展影响力,从而消除国内对于自己篡位的不满和质疑;2,寻找建文帝。也就是说,远航在顶层设计上本身就没有考虑过商业和贸易的目的。

从上面的两个可能性来看,首先,郑和远航的目的是纯政治性的,再加上帝国时代的中国是家天下的概念,对于皇室来说,家国不分,故而出资方既是明成祖朱棣为首的皇室,同时也是明朝政府,故而自始至终都没有详细核算过成本和相关支出,自然也不会考虑收益。

远航的船队规模大的人数超过3万,巨型战舰近百艘,船队除了携带必要的补给之外,搭载的都是上等的丝绸、刺绣、瓷器、茶叶、精美的金属器皿等奢侈品,而这些都不是用作等价交换的商品,而是免费赠送给沿途表示臣服的地方统治者的礼品,获得的回赠则是一些完全无法在价值上对等的、少量的所谓各种方物,自然是十足的亏本买卖。

明朝之前的南宋,虽然同样存在朝贡贸易,但在整个南宋的海外贸易体系中所占份额较小,占大头的是民间的海商的自由贸易,他们拿自己的资本投入,将本求利,自然秉承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南宋海上的活动区域从西亚直到东亚,交易的商品范围从玳瑁珠玉犀牛角象牙等奢侈品,到肉桂胡椒木材等生活用品,还有牛皮筋角金属等武器制作的原材料。此外,由于南宋垄断了东亚的海上贸易,将海货转口日本、朝鲜,又能换回南宋稀缺的马匹、黄金、硫磺等物,同样是高利润的,这种对外贸易模式显然是良性的、符合经济学原则的。

同样的,比郑和船队晚几十年开始的西欧大航海时代,葡萄牙王室投资赞助的达·伽马探险和西班牙王室投资的哥伦布探险,都是早期的风险投资,带着明确的经济目的,是要去寻找通向香料和黄金产地的新航道,打破阿拉伯人对高利润的东西方贸易的垄断,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在此目的之下,探险船队是以最为经济的小舰队模式进行的,达成目的之后立刻展开商业活动。

其次,郑和的舰队远航了那么多次,但是成员里面除了水手、军人之外就是政府官员以及免费搭乘的朝贡使团,从来没有看到商人的身影。在正常的情况下,舰队所到之处海盗基本上被肃清,航道是安全的,即便没有官商,那么民间的海外贸易也应该乘势崛起,达到甚至超过南宋的水平,可由于政策上的短视,实际上这种情况在明朝没有出现过,发财的只是那些打着朝贡旗号过来进行不平等贸易的使团——以超高的价格出售携带的货物,以正常的市场价格购买大明物产,大明朝廷不但包了往返费用(船队接送),回国前还能得到皇帝陛下的大量赏赐。

综上所述,郑和的远航,既没有带着经济上的目的,也没有相应的贸易策略和手段,耗资巨大且得不偿失,完完全全是个赔本买卖,根本没有办法长期维持,无论继位的皇帝想不想继续,最终都不得不停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