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紫禁城” 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 最早的青铜礼器 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 …… 图片来源@摄影师-张然 而因各种原因没能第一时间到现场 网友们纷纷表达了好奇: “对河南,很是向往和信服!” 同时,“对考古成果一本满足” “嗯,上学课本学的还挺有用的……” 特别推荐大家 再听一听中原国学讲坛第233讲 《大禹、夏都与中国早期文明》 ▼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教授 ![]() 音频选自2018年中原国学讲坛 (提示:音频录制时有损坏,请使用右声道) ![]() 文献对于夏和大禹事迹的记载 来自文博河南 00:00 35:06 武梁祠汉画像石大禹形象 夏朝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古代王朝,曾被定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根据先秦古籍和《夏本纪》中的记载,夏朝从大禹开始,共传了14代,经历了17个王。 大禹创立夏朝,儿子是启,孙子是太康,之后又有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到最后的夏桀暴政被商汤灭掉,这是大体的历史的过程。 叔夷钟(宋代出土,春秋晚期齐器) 关于夏王朝的记载,不仅是见于文献,而且还见于青铜器。 李伯谦指出,最有名的宋代出土的齐国的青铜器叔夷钟就讲到了夏代;另外就是秦公簋,这也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青铜器,它讲到禹的时候又叫“鼏宅禹迹”,可见在青铜器当中对夏代的历史是有所记述的。 接着,李伯谦讲到大禹事迹。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国家的开创者,他治理洪水、举行涂山之会、定都阳城、划分九州、征伐三苗,见于先秦史籍和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李伯谦说:“这些事情通过考古学家多年的调查发掘研究,己基本上一一得到证实成为信史。” ![]() 与夏有关的重要考古发现 来自文博河南 00:00 35:06 01.登封王城岗(阳城) 王城岗大城与小城位置示意图 02.新密新砦遗址 新密新砦遗址位于新密市东南22.5公里的新砦村。是一处设有外壕、城壕和内壕共三重防御设施、中心区建有大型建筑的大型城址,整个城址总面积逾100万平方米。城址大体呈方形,南以双洎河为自然屏障,现存东、北、西三面城墙及贴近城墙下部的护城河 。 李伯谦分析道,在新密新砦遗址的发掘中,我们找到了所谓的新砦期遗存和河南龙山文化,以及二里头文化的地层叠压关系,就是在我们称之为新砦期遗存的地层下面叠压着河南龙山文化的地层,而打破新砦期遗存的有二里头文化早期的遗存。 这就提供了一个确凿无疑的关系,新砦期遗存是存在的,因为它出土了很多具有山东龙山文化和豫东龙山时代的文化遗存特征,比如说子母口罐,带三个穿孔的三足鼎等等,而这在我们所看到的河南龙山文化的遗址当中基本上是看不见的。 所以,我们就和“后羿代夏”联系起来,推测它是“后羿代夏”这个阶段,夷人来了以后那个阶段的夏文化。 因为大部分还是河南龙山延续下来的因素,那就是夏人的东西,但是,也有一部分来自东方夷人的因素,但是比例不是特别大,大部分还是河南龙山文化。所以,李伯谦认为,新砦期遗存是存在的,为什么有这些东西过来,就是因为后羿来了,推翻了夏代正统,东边的一些因素带到了中原地区来。 03.偃师二里头遗址 偃师二里头遗址 一号宫殿建筑基址 之后,还发现了宫城遗址。 在宫城里面还发现了多处的宫殿基址。上图是最早发现的1号宫殿遗址,外边有围墙,前面有大门,进去大门往北是个庭院,在正中往北就是一个大型的宫殿的夯土基址。在这一组建筑基址的两边有廊庑建筑、偏房,在东北角还开了门。 年代大概是二里头文化三期,这是二里头文化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一处宫殿建筑基址。 中口深腹罐由折沿、矮鼓腹、平底到卷沿、瘦高腹、圜底;圆腹罐由高领瘦腹到矮领圆腹,花边口沿作风由多渐少;盆形鼎腹由深变浅。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来自文博河南 00:00 24:5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