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 仙 正 理 直 论 增 注 3

 邹沁洋 2019-10-22

 此结上阴阳性命之说。以下正说修行之事。

  禀此阴阳二炁顺行,随其自然之变化则生人,逆而返还修自然之理则成仙成佛。是以有三次变化而人道全。

  人道者,生身成人之道也。一次变化是父母初交,二炁合为一炁而成胎也。二次变化是胎完十月,有炁为命,有神为性而将产也。三次变化者是产后长大成人。精炁盛极,十六岁时也。谓之三变者。

  亦有三关修炼而仙道得。

  初关炼精化炁,中关炼炁化神,上关炼神化虚,谓之三关修炼而所以成仙者。

  顺行人道之三变者,言一变之关,自无炁而合为一炁也。父母二炁初合一于胞中,只是先天一炁,不名神炁。

  此时母胞胎中无呼吸元神。

  及长似形。

  胎之长似有人形。

  微有气似呼吸而未成呼吸,正神气将判、未判之时。及已成呼吸而随母呼吸,则神炁已判而未圆满之时。

  胎之十月未满。

  但已判为二,即属后天,

  此之二,非离一而为二,是一之显然似有二之理。二尚精微而未成粗迹。从此以渐长胎之时。

  斯时也,始欲立心,立肾,

  胎中渐生五脏,渐分立心肾之形。

  而欲立性立命矣。

  有心,即其有性之元;有肾,即其有命之元。

  神已固藏之于心,炁已固藏之于脐。

  神即性,是心中所有,因不离于心;炁即命,是肾中本有,固不离于肾。

  及至手足举动翻身,而口亦有啼声者,十月足矣。则神气在胎中已全,此二变之关,言一分为二也。出胎时,先天之炁仍在脐,后天之气在口鼻,而口鼻呼吸亦与脐相连贯。先天之神仍在心,发而驰逐为情欲。由是炁神虽三,总同心之动静为循环。

  此言性有动静,命亦有动静,即前所谓一分二,二亦有动静之说,如人之睡时,炁也静,性也静。及其觉时,本炁之觉,炁也动,性也动,即后所谓神炁同动者。儒亦言气一则动志者,似此。

  年至十六岁,神识全矣。精炁盛矣,到此则三变之关在焉。或有时而炁遮阳关。

  命根元炁之动于中,未有不发散驰于外者.故到阳关亦见常行之处,谓之熟境。

  则情欲之神亦到阳关。

  神有通天彻底之能,亦有知内知外之能。内外总摄于一神。内有动,神也知;外有动,神也知。驰于知外,世人多堕于世事。

  神炁相合,则顺行为生人之本。

  此炁化精时也,谓之三变者如此。修炼三关者,使精返为炁。

  即百日关中筑基之功也。《法华经》中,佛亦说百日之期。

  炁炼为神。

  即十月关中转神入定之功也。

  神还为虚。

  九年面壁之大定也。

  即是从三变返到二变,从二变返到一变,从一变转到虚无之位,是为天仙矣。

  由此虚之而又虚,虚到无极,便是天仙升迁到极尊处。

  此处合用修炼之功。

  三变者以前,是说人所以得生之理,自然须行者。自修炼三关以后,俱说使之长生不死者。说到此,是说人真修实悟之时至,必当用修炼之功,不可不知。

  正宜浅说之者。

  此下皆浅说性命之道,浅说修炼之功。

  夫炁与神皆有动静。

  自此至而已耗精者之修也。止一大段,详言成仙佛之真宗,大修行之全旨。直论中之总要,合宗语录之秘机提纲,于此尽之矣。

  而静极之际正有动机。

  动之机,顿然之觉。不着世事,故言机。

  炁动即有神功,

  时至神知也,不知,便教当面错过。

  即此动机便可修仙。

  炁动而化精,行世法而耗尽以死者之必致。其人即于动而还静之为修以不死。机者,虽若动而不为动用,方可逆修而为仙。

  缘此机为生人、生仙佛之分路,

  分路者,分顺逆之行也。机动时,顺此机而行,即以生人;逆转动而静,即成仙佛。故道经云:“动者静之基。”佛祖云:“若要真不动,动上有不动。”

  入死,入生之要关。

  动机,及人之可生、可死者,盖人之求长生者紧要的。

  炁机既以属切,将欲出阳关而为后天之精者。

  陈泥丸日:“子时炁到尾闾关。”

  道藏经云:“精者妙物,真人长生根。”

  此《太上胎息气经》语也。《黄庭经》亦云:“留胎止精可长生。”

  正言此未成后天精质之先天炁,名元精者是也。

  先天炁,即元精。

  夫此炁虽动,不得神宰之,而顺亦不成精。

  如童子辈。有真阳之(上震下乾),亦不无动静,但神无妄觉,不能宰之,何曾成精?

  不得神宰之,而逆亦不返炁。

  吕祖真人云:“龙虎不交,安得黄芽!黄芽既无,安得大药。”

  修仙者于此逆修,不令其出阳关。

  钟离真人云:“勒阳关则还元炼药。”

  即因身中之炁机会以神机,

  元炁,发动之机,元神妙觉之机。

  收藏于内,

  返归于无炁之根。

  而行身中之妙运,

  采取、烹炼皆此时至妙之运用。

  以呼吸之气而留恋神炁,

  《黄庭经》云:“呼吸元炁以求仙。”

  方得神炁不离,则有小周天之气候。夫小周天云者。

  天之周围三百六十五度有零.只是一个天,无二天,何有小大之异名?以用者小其机,故名曰小。

  言取象于子、丑、寅十二时,如周一日之天也。

  一日天之行,周十二时之名。神炁配合时.气之行住亦若周十二时之候也。

  然炁有行住,必有起止。

  气之为物,不能偏于行,不免于住;不能偏于住,不免于行。

  故道一禅师亦云:“未有行而不休.未有住而不行。”白玉蟾云:“起于虚危穴”,以虚危宿在坎官子位也,起于是亦,止于是亦,为一周天也。如是,则行所当行.住所当住,起所当起,止所当止也。

  气行有数,忌其太多。

  数者,同于周天者。周于天,则动者亦复静矣。再多,则着于拘滞,徒为废时失事,于理无益。

  气行有时,忌其太久。

  时,即数之义。周天十二时,候非有时,亦不拘着于时,但取象于时以为节制程限耳。又,陈朝元曰:“凡炼丹,随于时阳气生而起火,则火力方全,余时起火不得。或太久,或不及,皆火力不全。”

  不使之似于单播弄后天者,恐以滞其先天炁之生机元故也。生机滞,则后天呼吸无所施。

  后天炁用之不己,而先天炁不生。古云;“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档”是也。

  此修仙之至紧至秘之功,故以周天三百六十限之。

  虽曰周天,实非天也,心中妙用,略有似于天之周数。为妙用之程限者。

  子行三十六,积得阳爻一百八十数。午行二十四,合得阴爻一百二十数。

  五位阳交,用九也,故共一百八十者,除卯时不同爻用。五位明爻,用六也,故共一百二十者,除酉时不同爻用。

  以卯酉行沐浴以养之,

  古圣不轻传火,故云:“沐浴不行火”。今此说云行沐浴,非异也?不行者不行其所有事,行者行其所无事。学者当知其有妙用。

  若还迟疑不决,请看钟离真人所云“一年沐浴防危险”者,且言矣。

  运此周天,积累动炁,以完先天纯阳真炁。

  一次火候运一次周天之数,已完足一周,则真精真炁归复于命根,而愈旺其发动,生长之机,此只是真炁在根本处,自纯阳不失,非从外得有所增补积累。

  故见一动,而一炼而周。使机之动而复动者,则炼而复炼,周而复周。

  此言凡遇有一动之炁,即要炼之以完一周天。若有一天不炼,则真炁不长旺而速于神化。又不可一周完而不歇。虽无大害,亦迟其动机,为无益也。

  积之不过百日.则精不漏而返炁矣。

  古云,百日筑基,炼精化炁,是大概之言也,或七、八十日得炁足,或五、六十日得炁足,功勤不差者易得,年少者易得。

  此三关返二之理。已返到扑地声离胎,七窍未开,神识未动,真炁在脐之境也。

  此四句言人初出母胎是如此,及今逆修时用完百日小周天之功,方得真炁足,似如此。

  所以,庐江李虚庵真人曰:“阳关一闭,个个长生。”言得长生之基也。

  真阳曰:阳精、元炁,总为—身发生之根,皆有耗折之理,独淫欲枉折之多,而致死之迷,由败于阳关。阳关者,阳精出人之关也。出之则耗而死,入之则精自满而得长其生。始也,我主宰闭之不令出。及满足,则关自闭矣。凡有精,则求出路。无精以通,路固自闭。如儒家所谓“用之而成路,不用则茅塞之矣”之说似。故吾师祖李真人云:“修到一闭,即得长生;人人得闭,人人长生,无有异者”。吾兄冲虚云:“从此得长其生为始,使永得长生与天地齐其寿量之基也。”李师祖及我弟兄三人皆浅直切言之,凡长生必由于一闭,得一闭如此便得真长生,不能闭便不得其长生,求长生者当以此勉之、求之。昔石杏林真人求师后云:“得师诀来,便知此身可不死,知此丹必可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