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缺血的神经保护研究已经进行了半个多世纪

 银光之剑 2019-10-22

脑缺血的神经保护研究已经进行了半个多世纪,尤其是近30年来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01

神经保护的概念

神经保护治疗是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理机制和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生化和代谢紊乱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阻断细胞坏死的不同环节、增加细胞存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方法,所使用的药物称为神经保护剂或脑保护剂。神经保护剂的作用在于减轻缺血后的细胞损害,从而延长脑灌注治疗时间窗,达到延迟神经细胞死亡,减轻脑功能障碍的目的。

02

脑缺血后的生化改变

在缺血性卒中发生后,由于脑组织缺氧,氧化磷酸化过程减弱,ATP生成减少,能量代谢障碍,造成ATP代谢产物次黄嘌呤堆积,同时由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激活蛋白水解酶,使黄嘌呤脱氢酶转化为黄嘌呤氧化酶,再灌注时提供大量的氧,而线粒体呼吸链上酶活性却不能迅速增强,致使氧经单电子还原,生成大量的O2-,经环氧酶生成羟自由基,这就造成了自由基爆发。当然,这个过程中自由基的产生还包括中性粒细胞(炎症细胞)的释放,这些是由于花生四烯酸级联反应会引起炎症细胞因子的升高,从而募集炎症细胞,发生炎症反应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通过以下途径导致神经/血管细胞损伤:

1、自由基直接损伤:

  • 细胞膜损伤:双层结构改变,膜流动性增加,通透性降低。
  • 蛋白质损害:使各种蛋白、酶活性、离子泵等功能异常。
  • 核酸损害:核酸碱基改变,DNA断裂,染色体畸变。

2、诱导炎症介质产生,引发炎症反应,造成自由基继续生成,加重损害。

03

药物干预和神经保护的目的

药物干预和神经保护的目的包括:

  • 缩短缺血时间;
  • 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 减少细胞内钠离子浓度;
  • 阻断谷氨酸作用;
  • 抑制自由基生成;
  • 抑制PARP活性;
  • 阻断caspase活性;
  • 阻断白细胞黏附;
  • 改变细胞膜流动性;
  • 降低组织温度。

理想的药物干预和神经保护应该:

降低卒中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有对抗自由基、钙超载和iNOS等多重作用,具有良好的利弊比,尤其避免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副作用,避免脑血管扩张,无引发出血副作用,有促进脑代谢的功能,毒副作用轻。

04

神经保护药物

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理机制和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生化和代谢紊乱过程,神经保护药物大致分为以下10类神经保护剂:

  • 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
  • 钙通道拮抗剂;
  • 抗氧化剂及自由基清除剂;
  • ϒ-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
  • 细胞膜稳定剂;
  • NO相关毒性调节剂;
  • 炎症反应抑制剂;
  • 钙离子浓度调节剂;
  • 线粒体保护剂;
  • 其他。

脑缺血的神经保护研究已经进行了半个多世纪

彭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主任、脑血管病专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脑与脊髓损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卒中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科分会副主委,中国中西结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神经科分会主委,国际神经病理性疼痛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生活质素学会常委。2016年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神经精神疾病评审专家组组长、国家精准医学重大科技项目神经精神疾病评审专家组组长。2018年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评审专家、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获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杰出神经内科医师-学术成就奖,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杰出研究奖1项。美国国际发明专利1项和中国发明专利2项。

作者 | 彭英

编辑 | 董晓慧

审校 | 丁慧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