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地图说古国】005苏美尔古代城邦:拉格什

 虛怀若海 2019-10-22
.

【看地图说古国】005苏美尔古代城邦:拉格什(上) 


苏美尔古代城邦:拉格什(上)

拉格什(Lagash),苏美尔城邦,位于今天伊拉克境内铁罗(Telloh),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相汇处的西北,在乌鲁克城以东。

1.早期

拉格什早期的历史并不是很清楚,在苏美尔各城邦中,拉格什似乎也并不是最重要的几个之一。《苏美尔王表》中根本就没有提到她。但是考古发掘中拉格什却显示出她的重要,在公元前20世纪时,拉格什可能是苏美尔城邦中,甚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考古学的成果,使得今天的人们得知了拉格什自约公元前25世纪至公元前20世纪的完整的历史,从而使拉格什成为苏美尔各城邦中历史最清晰的一个城邦。

在拉格什的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就是拉格什与邻国温马持续了一百年或者更长时间的领土纠纷。最早时曾经由基什王麦西里姆仲裁过两国边界,并立下界碑。但是后来两国交兵不断,界碑屡毁。

恩赫加尔 (约公元前2550年在位):目前考古所得最早的明确的拉格什的国王,石板铭文有和他相关的土地买卖的记载。

Lugal-Sha-Gen-Sur (Lugal-Suggur), high priest or patesi (约公元前2510年在位)

2.拉格什第一王朝

乌尔南什(约公元前2480年在位):不清楚他是如何成为拉格什王的,他的家乡是“提德努姆”,这是个闪米特地名,让人不禁怀疑他可能不是苏美尔人而是闪族人。他统治时期,拉格什开始走向强大。统治的地区可能已经到达波斯湾沿岸一些地方。

阿库加尔(Akurgal约公元前2450年在位):乌尔南什之子,这一时期,拉格什有所衰落。在与邻国温马的斗争中占下风。

恩纳图姆(约公元前2445年在位):阿库加尔之子。他迫使温马王埃纳卡里与之划定边界。他打败北方的基什,占领乌尔、乌鲁克,拉尔萨等城邦,通过战争使拉格什扩大了领土,建立起了一个“拉格什帝国”。他还使用了象征苏美尔城邦霸主的称号:“基什之王”。恩纳图姆死因不详,可能死于战场。他的弟弟埃纳纳吐姆继位。

埃纳纳吐姆 (约公元前2440年在位):安纳吐姆的弟弟。温马王乌尔伦马越过边界,毁掉麦西里姆界碑、祭坛。同时联合外邦人进攻拉格什。

恩铁美纳(约公元前2400年在位):埃纳纳吐姆之子。同温马作战,并取得胜利,夺回被温马占领的土地。同时造成温马内乱。

埃纳纳吐姆二世(约公元前2390年在位):恩铁美纳之子,可能就是在这一时期拉格什走向了衰落。

恩恩塔尔基(约公元前2385年在位):不清楚他是如何成为国王的,他可能甚至不是乌尔南什家族的人。在这一时期,拉格什内部斗争与动乱开始。

卢伽尔安达(约公元前2384年–公元前2378年在位):情况不详,这一时期,拉格什国家内部矛盾激烈,最终卢伽尔安达被推翻。

乌鲁卡基那(约公元前2378–公元前2371年在位,又译乌鲁伊宁基那):在拉格什城邦的动荡之时,他推翻卢伽尔安达的统治,自己当上拉格什之王。然后开始了已知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政治改革。在留下的关于这场改革的泥版文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拉格什贪官污吏横行霸道,王室侵占平民的良田,买卖不公,苛捐杂税严重,穷人得不到任何保障。乌鲁卡基那试图改变这些,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政治改革运动,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及政策,保护平民的利益。然而乌鲁卡基那的改革并未成功,邻国温马的国王卢加尔扎克西率军打败了他,拉格什被血洗,并且一度占据全部两河流域,拉格什第一王朝结束。

卢加尔扎克西后来又被阿卡德王国的开创人阿卡德的萨尔贡一世打败,萨尔贡一世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建立了阿卡德王国,拉格什成为阿卡德王国的一部分。

3.拉格什第二王朝

阿卡德王国后期,中央集权已经趋于崩溃,可能在这时,拉格什又走向一种半独立状态,从而开始了拉格什第二王朝。古提人统治时期,拉格什的地位有些特殊,一方面,《苏美尔王表》又完全没有提到拉格什,另一方面,从现有的考古学发掘情况来看,当时的拉格什非常强大,似乎大部分苏美尔地区都承认拉格什的宗主权。

拉格什第二王朝的强大是从乌尔巴巴统治时开始的。到了古地亚为王时,看起来拉格什是继阿卡德王国后又一个能统治几乎全部苏美尔地区的政权。不过古地亚很少对外用兵,记载上唯一的一次是对埃兰的远征,而留下记载更多的是古地亚对外积极的贸易。古地亚更是个神权统治者,在苏美尔各地兴建神庙,同时他本人似乎是故意要向后人展示自己的面容,苏美尔到处都留下了他虔诚的姿势的雕像。

从留下的记载来看,古地亚统治时期的拉格什城邦本身,包括有17座大城市,8个小城市。而同一时期我们知道的拉格什村落的名称就不下40个,从这点可以窥见苏美尔城邦的规模与繁荣。

同时,古提人似乎仍然是的野蛮的外来统治者,直到乌鲁克的乌图赫加尔打败并驱逐了古提人,恢复了苏美尔人的统治,而后乌尔第三王朝建立,公元前2110年,拉格什的末代国王纳马哈尼被打败,拉格什成为乌尔第三王朝统治下的一个城市。此后拉格什就不再重要,最终沦为废墟。

拉格什第二王朝君主列表:

Ki-Ku-Id (约公元前2260年在位)

Engilsa (约公元前2250年在位)

Ur-A (约公元前2230年在位)

Lugalushumgal (约公元前2200年在位)

Puzur-Mama

Ur-Utu

Ur-Mama

Lu-Baba

Lugula

Kaku

乌尔巴巴 (Urbaba,约公元前2164年-公元前2144年在位)

古地亚( 约公元前2144年-公元前2124年在位)

乌尔宁吉尔苏(Urningirsu 约公元前2124年-公元前2119年在位)

Pirigme (约公元前2119年-约公元前2117年在位)

乌尔加尔 ( Ur-GAR 约公元前2117年-公元前2113年在位)

纳马哈尼 (Nammahani 约公元前2113年-公元前2110年在位)


【看地图说古国】005 苏美尔古代城邦:拉格什(下) 

2019-09-27 08:53

苏美尔古代城邦:拉格什(下)

4.乌鲁卡基那

乌鲁卡基那(Urukagina,大约公元前2351——2340在位)苏美尔城邦拉格什的统治者,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社会改革家。“乌鲁卡基那”是过去的读法,近来学者认为把这些楔形文字读成“乌鲁伊尼木基那”(Uruinimgina)可能更准确。

(1)社会改革

该次改革是有文字记载的首次改革。

目的:革除弊端,缓和社会矛盾,减轻僧侣和平民的负担,恢复国家的稳定。

措施:从赋税等方面革除弊政,限制贵族,维护平民的利益。

效果:在乌鲁卡基那执政的八年时间里,拉格什(拉伽什)恢复了社会稳定,经济日趋繁荣。

(2)改革背景

乌鲁卡基那生活的时代,正是美索不达米亚从城邦向统一王国转变的前夕。在乌鲁卡基那执政以前,拉格什已经包括了拉格什城、吉尔苏城和尼娜等地区,其规模已经不算小国寡民了。以前的统治者安娜吐姆、埃安娜吐姆和恩铁美那等曾先后与北邻温马城作战,争夺一块沃土。当时拉格什是胜利者。到乌鲁卡基那的时候,拉格什对外面临着各城邦彼此吞并的紧张局面,而内部矛盾的发展也使城邦制度受到威胁。在战争中王权不断壮大,力图摆脱城邦的羁绊。贵族和平民矛盾的加剧又促使城邦公民集体趋向瓦解。这些情况造成了城邦的危机。

(3)称号

乌鲁卡基那执政第一年自称“恩西”,这是苏美尔早王朝后城邦行政长官的一般称号,据说来源于管理神庙土地的官职,是神在人间的代理人。第二年改称“卢迦尔”,这个词直译是“大人”,一般认为这是全苏美尔霸主的意思。乌鲁卡基那自称“卢迦尔”,就是表示他不承认先前称霸的启尔城邦的地位。但我们看到,“恩西”这个称号适合于乌鲁卡基那的所作所为,而他与那些企图把城邦统一为帝国的“卢迦尔”有所不同。

(4)建筑活动

上台后,乌鲁卡基那领导了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据说他在执政头一年就开始挖掘通向尼娜地区的运河,这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大措施。从第二年开始,他领导建筑了拉格什的中心地区吉尔苏的城墙。这一工程持续了好几年,后来为维护城邦独立发挥了一定作用。此外,乌鲁卡基那还建造了一些酿酒作坊、剪羊毛的工棚以及许多神庙,为城邦扩大再生产做了许多努力。

(5)执政改革

乌鲁卡基那自认为改革的目的是恢复往日秩序。也就是说,他把回复城邦初期公民集体比较平等和协调的状况当作改革目标。

为普遍地减轻和缓和自由民中贵族对平民(“苏布卢迦尔”)的剥削和压迫。他采取了减免结婚、离婚和丧葬税,释放债务奴隶等措施,并禁止贵族抢掠穷人的果园鱼池,保护公民的孤儿和寡妇。

苏美尔城邦公民每年都要承担许多公共劳动,如挖运河、建仓库、割芦苇、耕种公地、修城墙等。这些集体劳动似乎是由公民在各自家族公社首领带领下进行的。由于公地、仓库、牲畜、船只等城邦公用财产名义上分别属于各位神明,集体劳动也由各神庙的书记官统计劳动量,然后分配口粮,因此整个经济往往被视为“神庙庄园”。各主要神庙,也就是城邦的经济命脉,不知何时起,已由恩西一家来掌管。在这一种经济结构中,原来单纯的领导和被领导关系就逐渐蜕变成一种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针对这种经济所带来的特殊问题,乌鲁卡基那禁止牧人、船工和渔夫的首领侵吞劳动产品和生产资料;禁止克扣某些劳动者的口粮。他还特别规定,如果一个担负劳役的平民有好牲畜或房产,他的首领或大人物不得用武力强迫他贱价出卖。由于城邦制度的衰落,一些平民逃避公共劳动,由奴隶(“伊吉努都”)代替他们服役。针对这种情况,乌鲁卡基那调整了不同等级和地位的劳动者的劳役口粮,意图使整个机构重新正常运转起来。

对城邦中的平民,乌鲁卡基那实行了上述种种保护措施,而对其对立面——贵族,也不是一味打击。在限制他们对平民剥削掠夺的同时,他废除了贵族向恩西缴纳的种种繁重的捐税。

(6)最后生涯

乌鲁卡基那的改革严重削弱了王权,和不久以后阿卡德国王萨尔贡的做法完全不同。

乌鲁卡基那执政约8年后,邻国温马新上台的统治者卢迦尔萨吉西抢劫并焚烧了拉格什。只有吉尔苏城墙守住了,乌鲁卡基那在那里继续当了几年“吉尔苏之王”。卢迦尔萨吉西企图统一全苏美尔,但不久被新兴的阿卡德国王萨尔贡所擒。萨尔贡成功地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王国。包括拉格什在内,所有的苏美尔城邦都丧失了独立。

乌鲁卡基那在阿卡德王国中大概仍担任拉格什城的总督。

(7)文物发现

关于乌鲁卡基那的材料流传下来很少。当初的拉格什城,也就是今天伊拉克南部平原上一个叫“铁罗”的土丘,是法国考古工作者在苏美尔发掘的最有收获的一个遗址。经过考古发掘,在苏美尔各城邦早期的历史中,拉格什的历史还算比较清楚的,但大部分出土的泥板文书是经济报表,只简短地记录了生产完成情况,口粮配给数量等,能说明统治者个人生平事迹的材料很少。与统治者有关的一些祭神铭文往往只提到某个王为了某个神建立神庙,修筑城墙,挖掘运河等。乌鲁卡基那之所以在历史上显得重要,是因为他留下了一篇相当长的改革文书,写在3个圆锥形粘土坨和一块椭圆石板上。也是因为这样,我们对他的生平活动了解得很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