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不适症状,识证为上焦,经络主要是阳明经、太阳经、少阳经、少阴经、厥阴经。
一般按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上病下治取穴。如果两侧兼有症状,以相对严重的一侧作为主症;如果两侧症状基本一致,可按男左女右取穴。
三焦同气取手掌或脚掌。手部取穴一般为阳明经合谷穴、少阳经中渚穴,太阳经后溪穴,少阴经少府穴,厥阴经劳宫穴,奇穴大骨空穴、小骨空穴;足部取穴一般为阳明经陷谷穴,少阳经足临泣穴,太阳经昆仑穴,少阴经太溪穴,厥阴经太冲穴。
具体取穴可以阿是穴为准。如用针效果不佳,可采取阴阳倒换办法强化。
 眼部不适,一般考虑的经络主要是足阳明经,“起于鼻,交額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手太阳经,“其支者,别颊上䪼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上额”;手少阳经,“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手少阴经,“系目系”;足厥阴经,“连目系,上出额”。
在熟悉这些经络循行路线的基础上,结合症之所在和患者个体差异,灵活运用阴阳倒换等方法,基本上就可以解决眼部一些不适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