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试捡分:教师要学会的理论,考试重点赶紧来看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10-22

皮亚杰”这三个字即代表着考点,因为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很多,且大多是教招考试中重点考核部分。关于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同学们要学会辨别每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单选题常以此种方式进行考核,是学习该理论的重点。

笔试捡分:教师要学会的理论,考试重点赶紧来看

理论提出

皮亚杰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的考察和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有序的阶段。

主要观点

皮亚杰将人的道德发展阶段分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公正阶段。

1、前道德阶段(0—3岁)

前道德阶段指儿童从刚出生到3岁的阶段,皮亚杰认为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考虑都还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招待规则。

2、他律道德阶段(3—7岁)

他律道德阶段也称道德实在论阶段,指儿童从3岁到7岁的阶段,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

特点:

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

②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

③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

④赞成来历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

3、自律道德阶段(7—12岁)

他律道德阶段也称合作道德阶段,指儿童从7岁到12岁的阶段,皮亚杰认为儿童大约在7~12岁期间进入道德主观论阶段。

特点:

①儿童已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因而它是可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

②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

③儿童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

4、公正阶段(12岁以后)

公正阶段指儿童从12岁之后的阶段,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公正。皮亚杰认为,当可逆的道德观念从利他主义角度去考虑时,就产生了关于公正的观念。

万能答题话术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揭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为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情感和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撑,为研究道德教育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对当代中国的德育工作有深刻的启发作用。

1、儿童的道德发展具有阶段性连续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要采用不同的道德教育方法和道德教育内容,防止一刀切的现象。

2、皮亚杰的道德发展发展阶段中,儿童的道德情感在不同的阶段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他律阶段是对权威绝对尊敬与服从的情感倾向,到自律阶段是摆脱成人的强制,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的情感。

3、利用榜样强化的方法,通过家长、教师的引导,同伴合作来促进道德发展,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接受道德教育。

家长、教师等成人的引导,给处于道德发展阶段的儿童有一定的规则,让儿童的道德判断符合客观规则。

经典习题

1.(单选)道德判断只注重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动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观性,错误的程度由破坏的数量而定,这种处于皮亚杰道德的( )

A.他律阶段

B.自律阶段

C.无律阶段

D.自律阶段

参考答案:A

2. (单选)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道德判断由单方面服从变为以相互尊重为特征。

并以是否公平来判断行为的好坏是( )阶段儿童的特征。

A.自我执行

B.权威

C.可逆性

D.公正

参考答案:C

3. (多选)关于小学生道德发展特点的描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10 岁以下的儿童道德判断基本是由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

B.10 岁以下的儿童认为规则(规范)是由权威人士(家长、教师)制定的,是不可以改变的,要严格遵守他们

C.10 岁以上的儿童基本处于自律发展阶段

D.10 岁以上的儿童认为判断一个行为不仅要看后果,也要看意向

参考答案:ABC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