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师,古代中亚东部西域城郭诸国之一。国都交河(今中国新疆吐鲁番西北)。东南通往敦煌,向南通往楼兰、鄯善,向西通往焉耆,西北通往乌孙,东北通往匈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站。车师因为位于西域东侧,受到汉朝极大压力,因此与匈奴联合,为其充当耳目,并攻劫汉朝使节。 天汉二年(前99年),武帝封匈奴降将介和王为开陵侯,率楼兰士兵攻打车师。匈奴闻之,派右贤王率数万骑救车师。汉军出师不利,回国。 十年之后即征和四年,汉朝派重合侯马通率四万骑袭击匈奴。武帝害怕车师国军队遮截汉军,再派开陵侯率楼兰、尉犁、危须共六国军队袭击车师。六国联兵围攻交河,车师投降汉朝。 昭帝时,匈奴又派四千骑屯田车师。 汉宣帝继位,派五位将领率兵攻击匈奴,在车师屯田的匈奴兵士撤回匈奴。车师又与汉朝通好。 匈奴对车师这种朝三暮四的态度很不满意,便召车师王太子军宿到匈奴为质。军宿是焉耆国王的外孙,知道去匈奴为质不是好事,就不想去,跑到了焉耆(在乌孙之南)。 车师王便另立乌贵为太子,并送去匈奴为质。后来乌贵做了车师王,匈奴与车师结婚姻,让车师遮截汉朝去乌孙的使者。 地节二年(前68年),汉朝派遣侍郎郑吉、校尉司马憙率免刑的罪人屯田渠犁,囤积粮食,以此为基地攻击车师。 秋粮收获之时,郑吉、司马憙发西域各国军队万余人,并屯田渠犁的汉朝军队一千五百人共击车师,攻破交河城。当时,车师王在交河城北的石城中,未被俘获。 就在这时,汉军粮尽,郑吉、司马憙罢兵退回渠犁。秋收完毕后,汉军补充了军粮,再出兵攻打石城。车师王闻汉军又来,向北撤退,并请求匈奴救援。然而匈奴并没有出兵。 无奈车师王只好返回,与车师贵族苏犹商议投降汉朝。为取信于汉朝,苏犹建议车师王出兵攻打匈奴边境上的小蒲类国,杀其国王,略其人民,以此向汉军献礼。 此时车师旁边的小金附国趁汉军攻打车师之机,也出兵盗掠车师。车师王征得郑吉的同意后,出兵击破了小金附国。然后投降了汉朝。 得到车师投降汉朝的消息,匈奴发兵攻打车师,正遇上北进的郑吉、司马憙大军,匈奴退兵。郑吉留下部分兵力保护车师王,其余大军返回渠犁。 车师王害怕匈奴骑兵再杀个回马枪,自己肯定会被杀死,就独自骑马逃到了乌孙。 郑吉得知后,把车师王的老婆接到了渠犁。后来根据宣帝的安排,又把她送到了长安,汉宣帝给了她很高的礼遇。 是时,莎车王弟呼屠征与旁国杀其王万年(乌孙公子之子)及汉使者奚充国,自立为王。见匈奴发兵攻车师,扬言:“北道诸国已属匈奴矣”,攻劫南道,并与南道诸国歃盟畔汉,以西域霸主的身份与汉朝对抗,因此,由鄯善西去的道路已被他们垄断,西域交通瘫痪。 正巧卫侯使冯奉世与其副使严昌持节送大宛诸国使臣回国,行至伊循城,听到这个消息,认真分析当前形势,认为莎车国政变,是引起西域动荡、交通断绝的主要根源,如不及早铲除立脚未稳的莎车新王,势必养痈成患,难以制服,以致危及整个西域的安全。于是他们商定,不待奏闻朝廷,立即采取行动,遂持节谕告南道各国,征发各国兵马一万五千人,联合进攻莎车,一举攻克其都城。新任莎车王呼屠征毫无防备,及至兵临城下,才慌忙募兵抵御,兵败自杀身死,莎车人献出呼屠征的头颅,请求和好。冯奉世传首长安,另立其昆弟子为莎车王。莎车国复归安定,冯奉世威震西域。 车师出现权力真空,匈奴将车师王的昆弟兜莫立为王,带领国民东迁。郑吉乃遣三百吏卒屯田车师。 匈奴大臣闻此消息,都说:“车师土地肥美,又靠近匈奴,假如汉朝得到车师,必定会广开田地,囤积粮食,攻击周边国家。这样的好地方,匈奴不能不争。”匈奴单于就再派了骑兵来攻打屯田车师的汉军。屯田车师的汉军只有三百人,郑吉就把渠犁的汉军都带到车师。 匈奴见汉军增兵,也增加了攻击的骑兵,在兵力上占了绝对优势,把郑吉逼退到了车师城。匈奴骑兵兵临城下,对郑吉说:匈奴单于一定要争夺这个地方,你们不要在这里屯田了。 匈奴骑兵包围车师城数日方退。 元康四年(前62年),汉宣帝君臣认为去车师路途太远,在那里屯田花费巨大,便撤走了在车师屯田的士卒。 再说车师王逃到乌孙后,被乌孙昆弥留住,上书汉宣帝说:想留下车师王,以备在匈奴进犯时,从西路进击匈奴。汉宣帝准奏。就把逃到焉耆的车师王子军宿接回来立为车师王,把民众迁徙到渠犁,让出了土地肥美的车师故地给了匈奴。 匈奴另立兜莫为车师王,率一部分车师国众退往博格达山北麓(今吉木萨尔一带)。自此车师分为前、后两国。 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先贤掸降汉,丧失对西域的全部影响,汉始置西域都护府,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治乌垒城。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又置戊己校尉,在车师前国屯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