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云对话马斯克:教育要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和创新思考

 小鱼1sjmkmstrg 2019-10-22
每日教育· 悟

人类要更有创意,更有建设性,这才是教育的关键。


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和特斯拉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马云和埃隆·马斯克皆是富有开创精神的知名企业家,同时,二者也都极为关注教育,马斯克创办了Ad Astra School,为了培养孩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考的能力;马云则创办了云谷学院,希望将孩子内在的学习和探究热情点燃,培养他们应对未来和终身幸福的能力

近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马云和埃隆·马斯克进行了一场“双马”对话,并就未来应该如何培养孩子这一话题展开了交流。







人们经常担心工作,但马云担心的是教育。他认为,相比于更加聪明的机器,人怎么能够做得更好,变得更智慧更聪明呢?怎么教孩子有更多的创意、更有建设性呢?这是教育的关键。
而马斯克则认为,我们要评估一下自己在学的东西,是不是能够让自己预测未来,让自己减少错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来思考教育。
虽然两人的观点有一些分歧,但彼此之间都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下一代的培养应该是从软实力、思考、创意、知识面广着手,而不是跟机器拼蛮力。
教育不应该像“流水线工厂”
作为引领世界前进的企业家和创新者,“双马”对于教育问题都有过一些“抱怨”。
2014年马斯克在一次访谈中谈到:目前,大部分人学的东西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很多所学的东西在以后根本不会用到。这样下去,孩子也会疑惑为什么要去学校,为什么要学习。
马斯克发现,学校中存在很多不必要的课程,而学校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根本漏洞。教孩子们怎么解决问题很重要,或是教他们问题本身,而不是工具”。
“所有学生在同一个时间,上同一个年级,教育就像一条流水线一样。”马斯克认为,孩子喜欢什么就应该让他们学什么。
“有些人喜欢英语或其他语言,其他人会喜欢数学,还有些人心爱音乐。不同的能力,不同的时代,让教育能做到去配合一个人的天赋和能力才比较说得通。


同样的感悟也发生在马云身上,马云认为,如今我们尊重知识、重视知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今天的教育更偏向于知识,“教”和“育”是两个概念。教,教授的是知识;育,培养的是文化。
“中国的教育,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教’非常好,‘育’一般,‘教’大于‘育’。在‘教’上,放眼世界,中国成绩中下等的学生,到欧美都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但却未必是竞争力最强的学生。
我们说中国教育出了问题,就是在‘育’上出了问题。育不好孩子缺乏对做人道理的教诲、缺乏探寻快乐的启发,甚至缺乏犯错误的勇气和机会。
马云在多次公开演讲中都反复强调,未来教育的使命一定不是培养多少高分的孩子,也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为学习机器,更不是在流水线上培养孩子,我们要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真正的人。
优先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被称为硅谷“钢铁侠”的马斯克在对话中强调了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对孩子的重要性。
他的五个孩子,本来在南加州的天才学校——米尔曼学校学习,这里只招收智商138以上的孩子,被洛杉矶时报誉为“让聪明大脑散发光芒的地方”。

但马斯克对这所学校并不满意:
其一,传统学校能让孩子学会很多知识,却不注重传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传统学校能教出品学兼优、听话规矩的孩子,却不太鼓励创新思考。
在马斯克看来,解决问题与创新思考的能力,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品质因此,马斯克让5个孩子退学,直接创办了一所全球最神秘的学校——Ad Astra School。

在日常教学中,这所学校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分成了3个维度:
1、把现实问题搬到课堂上。比如学习艺术时,不是讲理论讲技法,而是邀请街头艺术家来讲课,或让孩子策划英伦艺术展。
2、极度注重运用和实践。比如检验孩子的计算机技能,不是通过考试,而是举办大型市集活动——让每个孩子去推销自己设计的网站。
3、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学年结束时,每个孩子都要做一场TED演讲,会有200位家长、教授,从眼神、内容、说服力等角度,对孩子做出评价。
这所学校所培养的,不是传统意义的资优生,而是真正的未来领袖,这也是马斯克最看重的素养。因为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时代意味着危机,聪明的人更应该选择严阵以待。
与马斯克创办的学校初衷相同,“云谷学校”的创办也完全融入了马云的教育理念,这所覆盖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一贯制学校,希望为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做一点努力和尝试,探索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在给云谷学校的寄语中,马云写到他的办学要求:幼儿园和小学以“育”为主,初中和高中大力放在“教”上。
幼儿园启蒙阶段,将通过音乐、美术和体育激发孩子的灵性,在孩子心理埋下文化的基础和种子。
小学的时候,培养孩子对体育的热爱,培养他的团队意识,同时还要让孩子了解东方智慧和西方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到了初中,除了学习技能和学术,要锻炼孩子的纪律性以及面对压力的能力。高中,一定要让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东西,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并为他们参与全球人才选拔和竞争做准备。
云谷希望通过发现、欣赏、引导,把孩子美好的内心点燃,把孩子学习和探究的兴趣点燃,把孩子无限的想象力点燃这些会让孩子真正成为一个完整而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被动学习机器。
教育的关键是让孩子更有创意
之前英国牛津大学万灵学院,曾出过这样一道很有意思的题目:你愿意当吸血鬼还是僵尸?”这道题被《泰晤士报》称为“世上最惊恐的考试”,《卫报》则说这是“最难”的考题。
其实,这种“稀奇古怪”的考题不止一个,我们不妨来看看以下这些世界一流名校的面试题:
“谷歌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吗?” 
“莎士比亚太好了,没人能演吗?
“所有生命都重要,是吗?
“保温箱会思考吗?蜗牛有意识吗?”(牛津-实验心理学)
“这是一块树皮,请就它说点什么。”(牛津-生物科学)
“糖是不是该征税?
“如果神无所不能,他是否能够创造出一块他举不动的石头?”(牛津-古希腊古罗马学)
“你更想成为一部小说还是一首诗?”(牛津-英文)
“你如何测量自己头部的重量?”(剑桥-医学)
“丈夫吃早餐时有在鸡蛋上涂柠檬酱的习惯,如果妻子已经多次表示她对此的厌恶,这个习惯是否足以成为离婚的理由?”(剑桥-法学)
“眼前的椅子真的在那里吗?”(剑桥-哲学)
这些题目,考验的是学生们的知识广度和思维灵敏度。由此看来,想要考进世界一流名校,光有好成绩是远远不够的。
正如马云所说:“今天在中国每年都有大量婴儿出生,这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地球上最早的资源并不是煤炭、石油、电力,而是人类的大脑,怎么让人类大脑更有创意、更有建设性呢?怎么确保机器永远是人类的玩具和工具,而不是控制我们呢?”
人类要更有创意,更有建设性,这才是教育的关键。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