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草药的“四气五味”

 华北老狼 2019-10-23

药物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中医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提出“四气五味”的理论来说明药物的性能。现简略介绍如下:

“四气”就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其中温与热、寒与凉只是程度上的差别,大温就相当于热,微寒就相当于凉。还有一些药物既不偏温,又不偏凉,作用比较缓和,称为平性。但习惯上仍叫“四气”。这四种药性,都可从药物对人体的反应和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中表现出来。能治疗热性病症的药物,便知道它具有寒凉的性质。能治疗寒性病症的药物,便知道它具有温热的性质。例如一个人患扁桃体炎,出现高热、口渴、咽喉红肿等热性症状,服了蒲公英后,则热退病愈,说明蒲公英是寒性的。再如因雨淋受凉,畏寒怕冷,面色发白,喝了一碗生姜汤,则汗出病解,说明生姜是温性的。一般地说,治疗热性病症应用寒凉药,治疗寒性病症应用温热药,这是用药的基本原则。

“五味”就是辛、酸、甘、苦、咸五种味道。一般可用味觉。另外,还有一些淡味的药物,但习惯上仍称为“五味”。前人在实践中感觉到药物不同的味道对疾病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因而加以归纳:辛味药多有发散、行气等作用,酸味药多有收敛等作用,甘味药多有缓和、调补等作用,苦味药多有清热、燥湿等作用,咸味药多有泻下、散结等作用,淡味药多有利尿渗湿等作用。

气和味是相互联系的,药物有气同味异,味同气异及一气兼有数味的情况,表示有各种不同的性能和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