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一个叫“天才小曦曦”的视频在网上疯传。 视频里,年仅4岁的“神童”陈曦像是举办了一场粉丝见面会,面对众多成年人的提问,侃侃而谈。 以“智者”身份答疑解惑,内容通透之极,令人惊叹。 我们来看看曦曦都说了些什么: 每个回答最后,都要跟一句。 “这样子你懂吗?” 颇有一种指点迷津的风范,引发众人热烈鼓掌欢呼。 乍一听,这些回答似乎很有哲理,但深入一想,都是些十分笼统,说了等于没说的鸡汤。 不难发现,曦曦在说话的时候,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眼睛一直四处乱瞟。 而且他的话语、动作和眼神是分离的,完全没有正常说话的语气和语速变化。 显然,他是根据关键词,把一些格式化的内容背出来罢了。 毕竟4岁的年龄,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和感悟,相信顺着其中一个回答继续问下去,曦曦肯定当场蒙圈。 可现场围满的成年人,他们活了这么多年,历经生活中的摸爬滚打。 现在却依靠年仅4岁的“人生导师”,来解惑一个个生活大命题。 何其吊诡。 视频最后,曦曦爸爸对着观众自豪总结道: “他现在4岁,请问哪一家幼儿园可以教成这样?” 原来,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神童”培养展示大会。 查了一下资料,曦曦爸爸名叫陈光,开了一个“陈光NBU国际记忆学院”,在各种渠道卖记忆力相关的课程和书。 这个教室场景视频,就是节选自陈光自己的官方账号,只是用自己孩子的表演来宣传课程效果。 02 如今,儿童教育市场变得十分魔幻。 各种奇葩课程泛滥成灾。 像最近很火的“量子波动速读”。 ![]() 03 无独有偶,在“量子波动速读法”风靡的同时,一个叫“脑咖时代”的培训机构也在茁壮成长。 他们声称研发出一种黑科技耳机,只要戴上几个小时,就能达到全脑开发的效果。 图片来源 | 某电商平台 原理也非常高大上,就是通过发送脑波来激活大脑,发挥潜能。 开发出丰富的想象力、无穷的创造力、高速的记忆能力、快速的理解力,以及正确的直觉能力。 从此,孩子将拥有比以往多一百万倍的记忆能力! 更神奇的是,耳机还有一个“超感模式”,能训练激活位于间脑脑前丘和丘脑之间的“松果体”。 将人的五感无限放大,开发出“人类第三只眼”。 即使戴着眼罩,也能识别面前的卡片颜色,图像,甚至是书上的文字。 ![]() 04 这些奇葩案例,体现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多少孩子被不断“催熟”,过早接受知识教育,被揠苗助长。 很多时候,不是家长不想给孩子营造轻松的成长环境。 而是现实充满了无奈,害怕孩子落后于人,害怕生活过不好,害怕加大下一代的贫富差距。 只能不得不加入这场教育“军备竞赛”。 有人说,父母有多焦虑,孩子的起跑线就有多前。 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像上了发条一样。 有一百天开口讲话的; 有两岁开始认字的; 有三岁会背唐诗宋词的; 还有四岁会100以内加减乘除,甚至开始学习微积分的…… 这个加速的社会,就算你心态多好,都不得不把所有事拼命往前赶。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 孩子3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够? 答:在英国肯定够了,在中国肯定不够。 虽然是段子,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孩子的教育压力。 近年来,我国高考人数逐年递增。 到了2019年,报考人数竟突破了1000万大关,虽然高校扩招,录取率越来越高。 但作为全国家长孩子眼中的香饽饽,985,211学校依然竞争激烈,比如在高考重省广东,一本录取率就仅为11%。 来源 | 中国教育在线 可想而知,如今高中生的压力有多大。 如果继续往前推,孩子为了考上好的大学,就要上好的中学。 为了能上好的中学,就势必从小学和早教开始,一丝一毫都不可以放松。 而且,在这场军备竞赛中,仅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 家长们自己也要提升学习,言传身教,还有报各种兴趣班,课外辅导机构。 从进产房那一刻开始,家长们就得准备接受高投入、长时期、密集型的家庭教育模式了。 在《母职的经纪人化——教育市场化背景下的母职变迁》里,一位有近20年课外培训经验的老师这么说道: “有些孩子去学校里的课已经没法上了,因为他们学得太超前。” 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 05 社会学博士山羊月曾经说过: 家长对孩子的高期待,直接钝化了孩子对成就的认知奖赏。 本来孩子成绩取得进步,理应得到鼓励、赞扬。 但由于没有达到要求,家长往往会继续鞭笞,甚至贬低。 久而久之,孩子对成长就会缺乏动力,甚至产生自卑、自我否定、自我放弃的心理。 而这种心理又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学习成长,形成恶性循环。 之前看过一则新闻,武汉一位徐女士,在儿子半岁时就让他上了培优班。 整个幼儿园期间,接受了英语、数学、声乐等17项培优,并提前学完了小学二年级全部课程。 到了小学一年级,儿子成绩更是稳稳的班里第一名。 徐女士十分欣慰,她认为孩子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
|
来自: 三三两两5wek4a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