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中的秋果

 吴越尽说 2019-10-23


 作者:谈燕

对于枣的记忆,一直延伸至童年。物质匮乏的年代,对食物的渴望更强烈。甜甜的红枣,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到,绝对属于补品。

大约七八岁时,跟着父亲去震泽中学玩耍。父亲去上课了,我们一群小孩,只能在校门口和操场的范围活动,教学区是不能乱蹿乱跑的。 挖野草、挑马兰、采花草、拾松果……所有的游戏都是小女孩喜欢的。有一次,在传达室对面的树丛中玩耍,突然发现草丛中有几颗红红的果实。捡起来,小伙伴惊喜地说,那是鲜枣子哦。用衣服边角把手中的枣子擦了擦,塞入嘴中,又甜又脆,实在过瘾。

校园内的两棵枣树很高大,小孩在树下仰着头,透过层层树叶,数着红果子。没有成熟的枣是青色的,不容易发现,但小孩的眼睛总是很“尖”的,“你看,这里有一颗。”“看看,树叶间还有一颗!”枣树下,玩耍停留的时间更久了,只为等着成熟的枣子落下。打枣是万万不敢的,传达室的老伯伯盯得可紧。也有胆大冒险的,用石头打枣子,往往是得不偿失,枣子没打落,又惊动了看门的伯伯,向长辈告状可就惨了。 我属于听话的乖小孩,虽然嘴馋,决不会为了打枣惊动父亲。只是悄悄地在草丛中寻觅掉落的枣子。后来,我成了震中学生,枣子成熟之季,每天走过校门口,闻到空气中飘来的阵阵甜香,深吸一口气,已是满足。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了,学校的传达室和大门重新修建,那两棵枣树也在一夜间消失了,究竟是被移走了还是被砍掉了,没人给我答案。对枣的记忆,就这样深深地留在了脑海中。 多年后,和好友去东山游玩。农家屋舍旁,遇到几棵繁茂的枣树。下车,看到星星点点盈满枝头的枣花,欢喜无比。一瞬间,朴素的乡情连同眼前的枣花,清香四溢,熏染着走过的点滴岁月。

四季流转,记忆中的草木芬芳却经久不散。儿时对植物的识别,大多来自母亲医院里的百草园和父亲学校 。这两个地方,是我玩耍的天堂、成长的乐园。学校操场东北方向,有一条小河,沿着小河种有很多“野橘子”树,棘刺既硬又短,茂盛的树叶遮挡了校外的纷扰。从第一次发现这片隐秘的地方后,这片“野橘林”成了我长久逗留之地。捉小蝌蚪、捞水草、采野花,这里的一草一木,无比熟悉。橘子树开花之季,满树白花,清香一片。秋天,树枝间挂满了一只只青橘 子,掉落在草丛中的,就捡起来带回家玩。

偶尔,也能找到成熟转黄的果实,香味更加浓烈。有一次,忍不住偷偷尝了果肉,那个酸呀,一直酸到牙根发软。妈妈告诉我,这种野橘子是药材植物,不适合当水果吃。后来,我从一本植物书中了解到 ,野橘子树的学名叫 “枸橼树”,属于芸香科柑橘类植物。“枸橼”太文绉绉,“野橘子”更顺口,也更通俗。不久之后,偷吃野橘子之事竟传到表兄妹耳中。果然,大姨家的二表哥时常拿此事开玩笑:“羊还真勇敢,连野橘子都敢吃,厉害厉害!”说得我耳根发烫,感觉自己真像条小馋虫。如今,小姐妹云还会提及此事。儿子听到后有些不解,娘呀,他们为啥要笑话你吃野橘子呀?哈哈哈,云开心大笑。我自嘲道,野橘子还蛮好吃的,反正我不怕酸。

读初三那年,家搬到震中教工楼,从此,去看野橘子树的次数更多了。傍晚时分,躺在树下草地上看夕阳,也是一件美事。树林间,经常遇到父亲班上的学生,有几位男生专心致志,旁若无人地看书。有时,还遇到过男女生亲密地坐在草地上。这样的情形,学校是不允许的,每次遇到,我都会知趣地悄悄走远,不去惊扰。高中阶段,操场东北角那片杉树林已成气候。远远就能看见树林中三三两两的同学,手捧课本低头阅读。晚自习时间,野橘子树丛成了男女同学谈心的秘密基地。下午活动课,我喜欢绕着那片足球场快走,看一眼球场上矫健的身影。然后,再去野橘子树下背书。

时光无涯,聚散有时,人与花草的缘分也是同样。怀想植物,怀念母校。去年,高中毕业30周年相聚母校,捡取一花一草,寻觅青春足迹。操场还在,腊梅正绽放,那片“野橘子”树,却早已消失不见。对枣树与野橘子的清晰记忆,保存在脑海中,留存在文字里,永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