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的模样(1)“啄木鸟”与“钻洞蚁”

 澴川行者 2019-10-23

很早的时候,人们只能够看到——白天和黑夜,天空和大地!

人们只能看到——春、夏、秋、冬;东、南、西、北!外加太阳、月亮、和星星!

后来,人们终于知道,所谓的白天和黑夜,其实,就是在地球相对太阳自转的过程里,我们所处的地方,一时面对太阳,一时背对太阳的结果!

所谓的天空,就是地球的外围,它无限广阔!

所谓的大地,则是地球的表面!而这个地球,实际上又是个圆球!

当然,所谓的春夏秋冬,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在这一周中,地球所处的各个位置和姿态!所谓的东南西北,就更加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了!

狭义上说,东南西北,就是自己早上起来,面对太阳站立时的前右后左;广义上说,它们,就是地球表面上的四方区域!

另外,在天空里,那看起来最大的太阳和月亮,其实,并不是天空里最大的东西!

实际上,太阳和月亮的后面,那些看似很小的星星,却是比太阳、月亮要大得多!

只不过,那些星星,离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太远!所以,我们才会觉得它们很小而已!

随着天文望远镜,等观测仪器的发展,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是愈加地深刻和丰富了!

当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一个具有多种层次结构的、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变化发展的天体系统!

最新的研究认为,我们能够看到的宇宙直径,可以达到920亿光年,甚至更大;目前,可以观测到的宇宙年龄,大约为138.2亿年。

但是,这些观测与研究,只是限于人类现有的技术水平而已!

它们,并不是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的最终结论!

那么,这个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呢?

随着人们看到的越多,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却是越来越糊涂了!

人们对于自己所赖以存在的这个世界,却是越来越捉摸不透了!

目前,有一种理论认为,宇宙,可能是类似马鞍状的负弯曲形状!

整个宇宙的外形,如同一个吹起的气球,我们,则生活在气球的“表面”!

这个理论,是源于宇宙大爆炸理论!

但是,宇宙大爆炸,是真的吗?

很多人,是对其持怀疑态度的!

也有科学家认为,宇宙是平坦的!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调查,宇宙“可能”是平坦的!

2013年的调查发现,“如果”宇宙是平坦的,那么,误差只有0.4%!

但是,这种理论,自己所使用的语气,就是“可能”、“如果”这样的字眼!

由此可见,这种理论,不需要别人驳斥,她自身,就是多么地不自信!

而著名的《时间简史》的作者斯蒂芬·威廉·霍金表示,宇宙的形状,“可能”是一种“难以置信”的几何图形,更接近于“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如同荷兰艺术家摩里茨·科奈里斯·埃舍尔所作的图形一样!

霍金的想法,以弦理论为依据。

而该理论,目前,却仍然是处于假设之中,并没有被验证!

以上的理论,都是来自于西方的科学家们,都是来自于西方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

那么,以我们中国人的视角,根据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个世界,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

其实,我们中国的圣贤者们,是早已对这个世界,具有一个经典性的认识和描绘!

只是,曲高和寡,大音希声!

在几千年的时间里,许许多多的平凡的中国人,对于那些圣贤者们的言语,是不能够正确理解!不能够完全领会!

所以,就导致我们现在,面对西方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种种假设,是发不出自己的声音!

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呀?

这个问题,其实,西方人回答不了!

它应该由我们中国人来回答!

为什么说,这个问题,西方人回答不了,必须要由我们中国人来回答呢?

这是因为,他们西方人和我们中国人,视角不同,思维方式不一样!

他们西方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是科学性的!

我们中国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是阴阳性的!    

那么,他们西方人科学性的视角与思维方式,和我们中国人阴阳性的视角与思维方式,又有什么样的差别呢?

他们西方人科学性的视角与思维方式,和我们中国人阴阳性的视角与思维方式,内涵相同;外延,却是完全相反!

从内涵上讲,科学和阴阳,都是一种视角,都是一种思维方式!

但是,在外延上,这两种视角,这两种思维方式,却是背道而驰的两驾马车,目标与方向,绝然不同!

也就是说,他们西方人的科学视角所看得到的,我们中国人的阴阳视角,就看不到;我们中国人的阴阳视角所看得到的,他们西方人的科学视角,也看不到!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还必须从我们人类所遵循的视觉原理上,进行解释。

假设,我们的面前,有一张白纸,我们想要在纸上写字绘画。

那么,既然作为载体与背景的这张纸,是白色的,则这张纸上面的字画,可不可能,也是用白色的颜料来创作呢?

如果颜料的颜色,和其载体与背景——纸张的颜色一样,也是白色的,那么,我们还看得到用这些颜料所画出的字画吗?

肯定是看不到!

只有字画的颜色,和其载体与背景——纸张本身的颜色有所不同,我们才能够看得到字画!

两者的颜色反差越大,我们才能够看得越清楚!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这说明了一个我们人类所必须遵循的视觉原理!

就是,我们人类,在观察事物时,是不可能仅仅关注到事物之本身的!

我们必须要在所要观察的事物本身之外,另外观察到事物的背景,然后,以事物的背景作为参照物,我们才能够相对地观察到事物!

另外,我们在观察事物时,也不可能是全景式地观察!

我们不可能像照相机一样,咔擦一下,就将所面对的全部视像,全景收录!

就像读书时,我们不可能一眼读完一页纸上的全部内容,而必须是一个字一个字,一行一行地按顺序读下来一样,我们在观察事物时,必须要在视域之中,确立焦点!

这样,关于人类的视觉原理,我们就有三组相对性的概念,要让大家熟悉!

这三组相对性的概念就是:目标与背景、焦点与视域、对象与参照物!

这三组相对性的概念中,目标、焦点、对象,其实是同一个内涵,都是人们想要观察的对象!

她们是依据不同的情景,而具有不同的称谓!

背景、视域、参照物,也是同一个内涵,都是人们观察对象时,用来作为观察对象之背景的对象!

她们也是依据不同的情景,而具有不同的称谓!

就好比我们观察太阳或月亮,如果太阳或月亮刚刚升起或者即将落下,那么,太阳或月亮就是目标、焦点、对象,地平线上的房屋、树木、山丘,就是背景、视域、参照物;如果太阳或月亮上升到我们的头顶,那么,太阳或月亮,还是目标,还是焦点,还是对象,而背景、视域、参照物,就变成了我们头顶上,天空中的云彩、飞鸟、星星!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把他们西方人的科学,和我们中国人的阴阳,都拿来与视觉原理中的这三组概念相对照,其中,都有一些什么样的对应关系呢?

西方科学中的科,与中国阴阳中的阳,都是人们视觉中的目标,都是人们视觉中的焦点,都是人们视觉中的关注对象,都是前面举例中的那个太阳或月亮。

西方科学中的学,与中国阴阳中的阴,都是人们视觉中目标的背景,都是人们视觉中焦点的视域,都是人们视觉中关注对象的参照物,都是前面举例中的地平线景物或天空中的云彩、飞鸟、星星。

这就是说,科学与阴阳,这两个概念之间,有相同的地方。

科学与阴阳,都是属于人们的视觉范畴。

科,等同于阳;学,等同于阴。

但是,科学与阴阳,这两个概念,又显然是不相同的!

不相同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反映出的东、西方人的性格不同!

西方的科学,是一种从客观上升到主观的东西!

科与学,都是以客观为基础的主观之论!

他们都嵌入了人类的能动性思维!

这反映了他们西方人的进取性!

——他们西方人,在精神上,是独立于世界的!就像那威风凛凛的雄狮,愿意选择孤独!

而中国的阴阳,是一种从客观到直观的东西!

阴与阳,都是以客观为基础的直观感觉!

她们都只是人们的一种本能性的判断,而没有经过人们的能动性的分析!

这反映了我们中国人的平和性!

——我们中国人,在精神上,是融合于世界的!就像二龙戏珠,独乐乐,不如同乐乐!

第二,性格造成的行为取向!

前与后,是一种顺序,也是一种次序!还是一种地位差别,更是一种价值判断!

她们西方的科与学,科在前,学在后!

这就是表示,他们西方人的目标、焦点、关注对象在前!目标的背景、焦点的视域、关注对象的参照物在后!

这就表明,他们西方人是更加重视目标本身,而容易忽略目标之外与目标相联系的世界!容易忽略目标与其背景之间的关系!

这实际上也反映了他们西方人的观念与性格,是个性观念较强!

我们中国的阴与阳,阴在前,阳在后!

这就是表示,我们中国人的目标的背景、焦点的视域、关注对象的参照物在前;我们中国人的目标,焦点、关注对象在后。

这就表明,我们中国人是更加重视目标的背景,更加重视目标与其背景之间的关系,而容易忽略目标本身的,与其背景相比,反差不大的东西!

这实际上也反映了我们中国人的性格,是全局性观念较强!

那么,这种东西方不同的性格与行为,会导致什么不同的结果呢?

这个不同的结果就是,面对同一个目标,面对同一个关注对象,双方的视角不同、焦点不同!

他们西方人的科学,是分科而学!是吹尘见物!是拨雪寻春!是把目标与其背景相互剥离!而专注于目标内部的状态!

他们的视角向着目标内部!焦点在目标的内部!

我们中国人的阴阳,是比较而识!是先认识与目标相联系的背景!再通过对背景与目标的相互比较!来认识和看清目标相对于其背景的特征!

我们的视角向着目标外部!焦点在目标与背景之间!

这就是说,以一个目标的表皮为界面,他们西方人的科学,是把关注的重心,落于界面之下的目标之内部结构!

他们西方人的科学,关注的是目标内部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目标内部各个方面的不同,来认识目标!

我们中国人的阴阳,是把关注的重心,落于界面与目标的背景之间!

我们中国人的阴阳,是关注目标与背景之间的联系,通过对目标与背景之间的比较,来认识这个目标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和它相对于背景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这就好比,一只啄木鸟和一只钻洞蚁。

啄木鸟,是一眼看到整棵树,然后将树上的某一点与整棵树相比较,发现这个地方不对,于是,根据经验,产生联想,推测树皮下有虫,就去啄开树皮,找到虫子,吃掉虫子!

而钻洞蚁,是不关心整棵树的!

它就是慢慢地爬行,四处搜索,钻到洞中,直接找到虫子,然后,咬死虫子,暴食一餐!

就好比一碗水,他们西方人的科学,是更关注于这碗水中一个水分子的内部结构,分析到,这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离子和两个氢离子组成的!

我们中国人的阴阳,是更关注这碗水中的一个水分子,与它周围的其它物质,如酸、碱、盐一类分子的比较状态,从而知道,水分子是一种无色、无味、中性的、透明的、可以与许多物质产生亲和力,对于生命来说,不可缺少的东西!

相对来说,他们西方人的科学,追求到了目标的本真!

但是,他们西方人的科学,丢掉了目标之外的世界!

他们丢掉了目标与其背景之间的联系!丢掉了目标相对其背景的特点与价值!

我们中国人的阴阳,看到了世界,看到了目标与其背景之间的联系,看到了目标相对于其背景的特点与价值!

但是,我们中国人的阴阳,却没有看到目标的本真!没有看到深藏于目标内部的,目标相对其背景而具有其自身特点和价值的原因!

所以说,西方人的科学性的思维方式,和我们中国人的阴阳性的思维方式,是各有优点和缺点!

西方人的科学性的思维方式,擅长探索、擅长分析,容易突破和创新!却也容易走入死胡同,容易走入极端,容易撞到南墙!

他们就像盲人摸象,容易以偏概全!就像游子远行,看不到自己的故乡!

我们中国人的阴阳性的思维方式,擅长归纳、擅长联想,容易成功!却也容易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容易满足现状,难以寻求突破!

我们就像舞台走秀,容易满足于表面的奢华,而不能够求深、求真!就像一个好高骛远的年轻人,容易被眼前的一个小小困难所击倒!

比较了他们西方人科学性的视角与思维方式,和我们中国人阴阳性的视角与思维方式,我们就可以知道,除了他们的优点,反衬出我们的缺点;我们的优点,反衬出他们缺点之外,我们中国人,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优势,比他们西方人,更能够回答“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的优势,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比他们西方人的视野更宽,更富于联想与归纳,更容易了解一些全局性的东西!

当然,我们的视线,没有他们的视线深刻和长远,导致我们眼中的全局,没有他们眼中的全局那么广博。

他们西方人的视野全局,比我们的视野全局更为广博。

但是,因为他们不重视全局,所以,他们就忽略了全局,忽视了目标之外的世界,从而导致他们不善于统领全局!不善于发现一个广博的世界!

而我们中国人是善于发现一个广博的世界,但是,我们却因为视线过浅、过短,看不到一个更为广博的世界!

第二个方面的优势,就是他们西方人科学性的思维方式,使他们执拗、呆板,自大!不善于审视自我,不善于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异同!这也就导致他们不善于学习,不善于借助别人的眼光来看问题!

而我们中国人的阴阳性的思维方式,使我们中国人更善于比较,更善于发现各自的特点!也就使我们更加包容、更加灵活、更加富有粘性,更加善于学习别人的思维方式!

而我们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又能够学习到他们的思维方式,我们,不就比他们更能够回答任何问题吗?

总的来说,真正的、高明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就是要把我们中国人的阴阳性思维,与他们西方人的科学性思维相结合,从而协调两种视角、两个焦点,来双向性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回答出,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这只是我们普通人的做法!

对于我们的祖先,对于我们民族的那些高人,那些大神!

他们天生就是高人一等!

他们,是不需要那么麻烦的!

所以,我们只要把他们的大作,拿来认真领会就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