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合并不孕症

 jiezhukuaile 2019-10-23

卵巢早衰是因卵巢功能过早衰竭致使女性 40 岁之前出现闭经,同时伴有低雌激素、高促性腺激素水平的一种疾病 。近年来卵巢早衰发病率呈逐年升高及年轻化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环境、医源性因素和感染有关,而卵巢早衰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因素。

西医临床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但整体疗效仍欠满意,且长期服用激素可能会增加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中医学认为,卵巢早衰发病多由于肾精不足、天癸亏损、肾阴阳平衡失调所致。部分中药有类激素样作用,可以促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活动,一定程度上改善卵巢功能,延缓机体衰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中医药联合激素替代疗法能够显著改善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症状。

病例报告

一诊

患者,女,30 岁,2017 年 9 月 4 日初诊。主诉: 未避孕未孕 3 年,闭经 1 年。患者 2014 年结婚。自 2015 年底性情易怒,月经逐渐后错,直至闭经。末次月经 2016 年 8月 27 日。刻诊: 患者自觉烘热汗出,倦怠乏力,心烦不眠,急躁易怒,阴道干涩,纳可眠差,大便干,每日一行,舌边尖红、有裂纹、苔花剥,脉细无力。2017 年 5 月 16 日性激素检查结果显示: FSH: 79.5mIU/L; E2: 17pg/ml; LH: 38.8mIU/ml。B超显示: 子宫大小 4.3cm × 2.5cm × 2.8cm,内膜厚度约 0.3cm。西医诊断: 卵巢早衰; 原发性不孕症。中医诊断: 闭经、不孕症 (肝肾不足,阴虚火旺)。以更年安方加减: 菟丝子 20g,酒萸肉 15g,生地黄 30g,白芍 15g,百合 20g,淫羊藿 10g,丹参15g,玉竹 20g,党参 30g,麦冬 15g,茯苓 20g,女贞子 15g,砂仁 6g (后下),瓜蒌 30g。7 剂。同时给予西药人工周期治疗,口服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 (每片含戊酸雌二醇 2mg 及雌二醇环丙孕酮1mg),每日 1 片,连用 21 天。

二诊

2017 年 9 月 11 日: 药后急躁易怒明显好转,汗出减少,时烘热,眠转佳,大便不干,舌脉同前。处方以初诊方减党参、瓜蒌、生地黄,加牡丹皮 15g、太子参 30g、熟地黄 15g。14 剂。

三诊

2017 年 9 月 25 日: 至 2017 年 9 月 24 日服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 21 天,月经未潮,烘热汗出明显减轻,腰酸,纳眠可,二便正常,舌红、少苔有裂纹,脉细。处方以桃红四物汤加减: 当归 10g,川芎 10g,赤芍 15g,生地黄15g,红花10g,牡丹皮15g,刘寄奴15g,制香附10g,鸡血藤 30g,菟丝子 30g,桃仁 10g。7 剂。

四诊

2017 年 10 月 13 日: 末次月经 2017 年 10月 10 日,量少,小腹酸痛,腰酸。治疗方案: 1) 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第 2 治疗周期开始,用法同前,从月经第 5 天开始服用。2) 给予温肾填精、养血调经中药,处方以 《济阴纲目》苁蓉菟丝子丸加减: 肉苁蓉 15g,菟丝子 20g,覆盆子15g,当归10g,枸杞子15g,制香附15g,桑寄生20g,白芍 15g,党参 20g,淫羊藿 15g,熟地黄15g,黄芪 20g,豆蔻 6g (后下)。21 剂。

五诊

2017 年 11 月 8 日: 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停服 2 天,月经未潮,腰酸,胃不适,舌苔花剥。嘱若月经来潮于月经第 5 天用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开始第 3 个治疗周期,每日 1 片,连用 21 天。中药守四诊方减黄芪、枸杞子,加麦冬 15g、清半夏 12g。21 剂。

六诊

2017 年 12 月 13 日: 末次月经 2017 年 12月 10 日,色质无异常,经期小腹隐痛,口干,时嗳气,舌苔花剥,脉细滑。2017 年 12 月 12 日性激素检查结果: E2: 9.59pg/ml; LH: 9.20IU/L; FSH: 23.570IU/L。拟滋补肝肾、养血调经为法,守五诊方加玉竹 20g 润降和胃。21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随后以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开始第 4、5、6 个治疗周期,用量用法同前。中药经期后以苁蓉菟丝子丸加减,每月 21 剂,经期以桃红四物加减 7 剂,行中医周期疗法,连用3 个月。月经分别于 2018 年 1 月 11 日、2 月8 日来潮,经期均 5 天,经量增加,腰腹无痛,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七诊

2018 年3 月12 日: 末次月经2018 年3 月9 日,经量偏少,经色暗红无血块,腰酸,纳眠、二便无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略滑。性激素检查结果: E2 : 118.26pg/ml; LH: 9.93IU/L; FSH: 8.14IU/L。停西药人工周期,建议查AMH。中药调经助孕,治法: 补益肝肾,调经种子。处方以郭志强教授育胞汤加减: 菟丝子 20g,女贞子 15g,枸杞子 15g,白芍 15g,熟地黄 15g,酒黄精 20g,当归 15g,党参 20g,牛膝 15g,淫羊藿 10g,焦白术 15g,砂仁6g (后下),牡丹皮10g。14 剂。

八诊

2018 年 3 月 28 日: 2018 年 3 月 13 日查AMH: 0.015ng/ml,末次月经 2018 年 3 月 9 日,经期 5 天,量偏少,小腹坠痛。自测尿排卵试纸有排卵迹象,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治以补肾填精,养血活血。处方: 熟地黄 15g,山药 20g,山萸肉 15g,丹参 15g,白芍 20g,菟丝子 20g,鸡血藤 30g,香附 10g,当归 10g,延胡索 15g。8剂。

九诊

2018 年 4 月 20 日: PROG: 42.86nmol/L; HCG : 54125.00IU/L; E2 : 544.69pg/ml。刻诊: 妊娠 43天,腰酸乏力,恶心,眠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疗方案: 1) 口服地屈孕酮片,每次 10mg,每日 2 次,服用 4 周; 2) 肌肉注射黄体酮针剂,每日40mg,连用7 天; 3) 中药以补肾健脾、和胃安胎为法,处方: 菟丝子 20g,桑寄生 20g,炒杜仲 15g,党参 20g,焦白术 15g,山萸肉 15g,白芍 15g,山药 20g,阿胶 (烊化) 10g,砂仁 6g(后下),紫苏梗 12g,续断 20g,竹茹 10g。7 剂。

十诊

2018 年 4 月 27 日: 胃吞酸不适,腰酸时痛,纳眠可,二便 调,舌淡红,脉细滑。查PROG: 58.9nmol/L。中药处方守九诊方减阿胶,加陈皮 10g、姜半夏 10g、木香 10g、黄连 6g。5剂,每日 1 剂,水煎分早晚两次口服。黄体酮针剂每次40mg 肌肉注射连用 3 天,之后每次20mg 肌肉注射连用 2 天,均每日 1 次。

十一诊

2018 年5 月 2 日: PROG: 75.68nmol/L,HCG: 12.7 万 IU/L,B 超显示: 宫内早孕。其内可见 2.3cm 胚胎组织并见原始心管波动。刻诊:妊娠 55 天,时腰酸,无腹痛,恶心欲吐,反酸,眠好便调,舌红少苔,脉细滑。继续口服地屈孕酮片,每次 10mg,每日 2 次。因患者恶心呕吐明显,以中药水煎熏鼻治疗,处方: 砂仁 6g,木香 10g,藿香 10g,香菜一把,陈皮 12g,豆蔻 6g。5 剂,于饭前、服药前熏鼻。

十二诊

2018 年5 月11 日: PROG: 99.96nmol/L,妊娠 64 天,腰酸,纳眠、二便正常。拟补肾安胎法,处方: 菟丝子 20g,续断 20g,桑寄生 20g,太子参 20g,麦冬 20g,炙甘草 6g。中药颗粒剂 3剂,开水冲服,每日 1 剂。随后基本以地屈孕酮每次 10mg,每日 2 次维持治疗,妊娠 12 周停用中西药,查 PROG、HCG 均在正常范围内。

随访患者于 2018 年 12 月 12 日孕 39 周4 天剖宫产一女婴,母女平安。

病例分析

患者闭经 1 年,期间用西药人工周期疗法无效,B 超结果提示子宫体积缩小、内膜薄,辅助检查性激素水平低下,并伴有雌激素水平低下的临床表现,西医诊断为卵巢早衰,中医诊断为闭经。治疗分为三步: 第一步改善围绝经期相关症状; 第二步调理月经并进一步改善全身症状; 第三步调经助孕。

第一步 (一诊至三诊): 患者性情急躁易怒,抑郁焦虑而发月经后期直至闭经。就诊时心烦失眠易怒,便干舌红,子宫体积缩小,内膜薄,病因为七情为因,肾虚为本。故若欲通之,必先之,精血充足,则任脉通畅,太冲脉盛也,经候自至。初诊遂以补肝益肾、育阴清热为法,方中菟丝子、酒萸肉、女贞子滋补肝肾,生地黄、玉竹、白芍养血柔肝、育阴清热; 百合、麦冬补肺以开肾水之源,金充则水足,促进肾水的充盈; 党参配麦冬气阴双补,加茯苓、砂仁健脾益气生血; 瓜蒌配生地黄清热润燥通便; 佐以淫羊藿阳中求阴,以求阳生阴长,配丹参活血调经,寓行于养之中方能血充经行。全方以补肾养血、滋阴清热为法,补之充之。二诊时患者诸症均减轻,随证增减,加牡丹皮、太子参、熟地黄育阴清热为主。三诊时西药人工周期结束,烘热汗出明显减轻,此时为月经前期,故拟养血活血通经之法,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方中当归、生地黄、鸡血藤滋阴养血;川芎、赤芍、牡丹皮、红花、桃仁活血化瘀,兼以清热; 香附、刘寄奴理气通经; 方中大量菟丝子补肾益精为通中有补、补中寓通之法,非 “涸泽而渔”。全方阴阳动静相配,通中有补,行中有收,祛瘀生新。

第二步 (四诊至六诊): 四诊后有少量经血来潮,患者腰腹酸痛,此为肾经亏损,血海空虚之象,遂以苁蓉菟丝子丸加减,方中用肉苁蓉、菟丝子、覆盆子、熟地黄温润填精、温养肾气,配淫羊藿温补肾阳以助少火而生肾气; 合当归、枸杞子、白芍养血柔肝,香附疏肝理气; 佐党参、黄芪、豆蔻健脾益气以助生血之源,全方温润填精,精血互生,气血和调,火中暖土,土生万物,以提高天癸水平,促进卵泡发育。五诊、六诊之法与四诊基本相同。

第三步 (七诊至八诊): 七诊时经中西药 6 个周期的治疗,FSH 由 79.5mIU/L 降至 8.14mIU/L,LH 由38.8mIU/L 降至 9.93mIU/ml,E2 由 17pg/ml升至 118pg/ml。卵巢功能明显改善,故停西药,以中药补益肝肾、调经种子为法。方中菟丝子、熟地黄、女贞子车填精益肾,大补精血; 当归、白芍、枸杞子、黄精养血益精以充血海; 淫羊藿温补肾阳以助阴生; 党参、白术、砂仁益气健脾以化血源。合方而温润填精,使肾水旺而肝木得养,肝气调达而气血畅行; 中焦强健而气血有源,血海充盈,月事如期。八诊时在继续滋肾填精的同时注重经间期补肾活血,滋阴助阳鼓动氤氲之气同时加鸡血藤、丹参、香附等增强气血活动以促排卵。如此周期治疗,使精血充足而肝肾得养; 血以柔肝使肝气畅达而气血调和,因冲任血海充盈,月事应期,精卵和合故能摄精成孕。

第九诊至第十三诊为早孕安胎阶段。九诊时查血 HCG、PROG 得 知 早孕,西药根据 HCG 和PROG 值的变化而调整剂量以助黄体; 中药以补益脾肾、养血安胎为法,方用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至妊娠 12 周停中西药,最终足月得女

温馨提示

上述方药供大家学习、参考,具体病证治疗还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