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才女不敢接受他的爱,他死后,她说“愿死后并葬荒丘”

 boxing2010 2019-10-23

民国才女多不胜数,最出名的有林徽因,陆小曼,萧红,张爱玲等人,而在这些人中,其实还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才女,她的名字叫石评梅,她被誉为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而因英年早逝,留下的作品不多,不过她的才华值得我们所有人肯定,特别她与心爱的人那段朦胧却又炙热的感情,让人感动。

走出不一样的人生

1902年石评梅出生在山西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视她为掌上明珠,给她起名为“汝壁”希望她如同这个名字一样,一生雅致,在父亲的教导下,石评梅自小就熟读四书五经,辛亥革命后,石评梅进入小学进行系统的学习,中学毕业后,石评梅觉得自己不能同大多数女人一样,自己要走出不一样的人,于是她决定继续求学,而这时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石评梅”希望自己能够如梅花一样,迎着冬雪绽放。

五四运动后,新思想像一阵大风刮到了石评梅的心里,她的思想有了彻底的改变,毫不意外的她考上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习,在学校期间,石评梅也曾认识了一位名叫吴天放的男人,经过长时间的接触,两人各自爱慕,而吴天放对石评梅无微不至的照顾,也让石评梅将他认为是最值得信赖的人,直到有一天,她在宿舍里看到,吴天放的妻子和孩子在与吴天放其乐融融的聊天,她伤透了心。

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

石评梅刚到北京之际,在一次同乡会上,认识了一个思想特别先进的年轻男人,他就是高君宇,两人熟识以后,经常在一起谈论理想谈论抱负,1923年,在石评梅毕业之际,高君宇送给她一封信,而信里只有一张枫叶,上面用毛笔字写着

“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

”收到这封信后,石评梅并感到惊喜,而是深深的陷入了忧虑中,她怕自己又遇到如同吴天放一样欺骗她的人,经过一夜思考后,她给高君宇回信

“枯萎的花篮不能承受这鲜红的叶儿”

收到信后的高君宇不仅没有被石评梅的拒绝而失望,反而更加自信,他对自己弟弟说

“我对她的感情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增强了”

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

高君宇如果坚持追求石评梅,就算她作为一座冰山,迟早也会被高君宇的话一步步融化,可是,他没有时间,常年身体不好,肺病缠身,高君宇不得不住进了医院,1925年3月,高君宇已经病入骨髓,可是他为了见石评梅一面,坚持着给她打电话,而石评梅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到医院,却只看见了一个“瘦骨嶙峋”的高君宇。

第二天凌晨,高君宇因病去世,年仅29岁,高君宇的去世对石评梅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她认为正是自己没有早点答应高君宇,是她一次次的拒绝而加重了高君宇的病情,按照高君宇的遗愿,她将高君宇葬到了两人曾多次游玩的陶然亭畔,在高君宇的墓碑上,石评梅写道“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慧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三年以后,石评梅在做午间操时,忽感头痛,被急忙送到医院,七天后,石评梅因病去世,年仅26岁,按照石评梅的遗愿,她被葬在高君宇墓旁,完成了她曾说过的“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一代悲情才女就此消散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