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教授说:饿和不饿,吃和不吃,还真不是你说的算的

 减肥科普 2019-10-23

有时候,明明刚吃过饭又觉得饿了,还能再塞下一个甜甜圈;有时候拆开一包薯片不是不觉就吃完了;有时候看到自己喜欢的饭菜,明明平时一碗的饭量,今天吃了两碗还想再吃。

可我就是不觉得饱啊,我就是想吃啊,怪我没有自制力,又要长胖了。讲真,这事儿可能真不怪你。今天Taro要跟大家讲的就是这种控制不住就是想吃吃吃的原因。

饥饿是因为饿了吗?

如果你只是单纯的认为饥饿是由胃里空了导致的,那就错了。如果我在你吃完两碗大米饭的时候把你手上的甜甜圈换成虫草花你还愿意吃下去吗?

饥饿并非完全由空腹引起。

最早的关于食欲的生理学解释在1912年,来自Cannon和Washburn两人,他们认为人感觉到饥饿是因为胃空了以后,胃壁相互摩擦引起的。Washburn自己吞了一个气球,在胃里把气球充起来,使胃壁不能相互摩擦,于是自己感觉不到饥饿了,以此作为证据支持自己的理论。

这个理论很快就被质疑,因为有比Washburn吞气球更狠的证据:胃被切掉的病人依然会感觉到饥饿,不管是切掉一部分还是全切之后把食管和小肠直接连起来的病人。

饥饿并非由血糖的降低引起。

这个血糖理论大家应该有所耳闻。人在进食过程中,由于血糖的上升而感到饱腹,下丘脑发出指令停止进食。过段时间,当血糖浓度降低的时候,人会再度感到饥饿。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正常人在两餐之间可以保持稳定的血糖浓度,人们并不需要等到低血糖时才感觉饥饿,需要进食。肝功能正常的人甚至一两天不吃饭血糖都未必降低。胰岛素只有在进食的时候才开始大量分泌,注射大量胰岛素产生的低血糖反应主要是心慌、出汗等交感神经兴奋反应,却不一定有饥饿感。

那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饿呢?

什么导致食欲和饥饿?

这里要提出一个概念----享乐型饥饿。

什么是享乐型饥饿?

“胃虽然是饱的,但大脑却非常非常希望能够获取食物,进而摄入更多的饮食”,这是是食源性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最核心最重要的的行为学机制(feeding behavior)。肥胖、脂质代谢紊乱以及胰岛素抵抗引发的糖尿病都与这一通路有非常大的关联。

当然也有人给了它一个通俗的解释---馋好了,馋从此有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

为什么会导致这种不饿还想吃的享乐型饥饿呢?

这要从一种肠源性缩氨酸激素“胃饥饿素”(ghrelin) 讲起。

胃饥饿素”主要从胃和十二指肠分泌出来进入人体循环,由中链脂肪酸进一步修饰成带有酰基的“胃饥饿素”从而更好的发挥作用(刺激体内生长激素分泌,让人产生食欲)。

有许多因素会影响胃饥饿素的分泌。这里主要说两个因素:饮食习惯、情绪因素。

第一,饮食习惯会影响胃饥饿素的分泌。

当我们习惯于一日三餐的饮食模式的时候,每当饭点来临,中午11点多,下午5点多的时候,就会一阵阵饥饿来袭。有时候我中午吃多了午餐,想晚上应该不会饿了,没想到饥饿感只是只是会迟到一会,但永远不缺席。

有习惯于不吃早餐的人,早上就不会感到饥饿,尽管他们也是在空腹的状态。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习惯于看电影的时候吃薯片,几次之后看电影就一定要吃薯片,不然就会感觉饿了。因为你养成的不仅仅是物理的习惯,还有你体内胃饥饿素分泌的生物习惯。别怪人家老分泌,还不是以为你应该到点补充能量了。

第二,情绪因素会影响胃饥饿素的分泌。

准确说,“享乐”与否主要还是看初始的焦虑水平。研究表明,人处于较大的焦虑与抑郁时,当大脑会刺激身体分泌胃饥饿素,让人不自觉的饮食过量或者发胖。

有没有发现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或者压力大的时候很容易吃掉很多东西。这就是由情绪影响的食欲。反正我是很容易被这种情绪操控了,总觉得自己一个人要吃的饱一点才比较安心。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奇怪理论,这却让我体内的胃饥饿素记住了我的习惯,每次自己一个人总是能吃很多,几个人在一起吃饭我又吃不了那么多了,怎么胖的?我心里清楚

如何对待享乐型饥饿?

想吃就吃以及适当转移注意力。

很多小仙女看到这里一定很奔溃,想吃就吃岂不是会吃更多,吃更胖。那这里我讲的就是如何想吃就吃。

激素是一种神秘的物质,不要想着去对抗它,不然它可能分泌的更多。节食过的小仙女应该深有体会,每天算着卡路里小心翼翼的避免高热量与碳水化合物。有一天当吃了一小口面食或者一小口饼干食欲就会大爆发,这时候不是你想停下就能停下来的。

身体在长期饥饿和压制的状态下会不断释放胃饥饿素,就是饿啊,就是想吃啊。于是暴食后减肥变成跟自己的拉锯战,节食--暴食--懊悔--催吐--复胖。

所以不要跟自己的食欲做对抗。当我告诉你千万不要去想数字7的时候,你在干嘛,以一定在想这个7。食欲也是一样的。当你告诉自己别吃的时候,你会更想吃。

想吃就吃,但是这个原则就是:认真去享受每一口食物,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更能提前感受满足。

细嚼慢咽是对食物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身体的尊重。认真去品尝每一口食物,认真咀嚼,让食物的味道充分的在你的嘴里释放,会更容易获得食物的满足感,而停止进食。

“我只想吃一片,但就吃完了一袋子。”“我知道热量高,打我就是停不下来。”会导致这样的原因是因为你没有尝到食物本来的味道。吃一块巧克力就认真去品尝它的美味,可可的香醇,糖分的绽放以及丝滑的口感。当你真正尝到了食物的味道,就会得到满足,停下来就不会那么艰难。

细嚼慢咽更能的提前感受饱。

细嚼慢咽能给大脑反应的时间,让大脑有充足的时间释放饱足信号。放下餐具,你比平时少摄入了许多能量。并且细嚼慢咽血糖值比较稳定,饱腹感更持久。

而狼吞虎咽的吃完一餐,由于大脑来不及反应释放饱腹信号,大量的食物就已经进入到身体当中,导致摄入大量能量。并且狼吞虎咽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和降低,血糖波动比较大,反而更容易饿。

尽管这样我还是承认当情绪来临的时候,我可能没有办法控制我的食欲和饮食的速度。这时候可以适当的转移注意力,去做别的事情,全身心的投入。

你可以翻开一本好书或者看一部喜欢的电影,做你感兴趣能沉浸其中的事情。压力和孤独不是你暴食和矫情的借口,这不是你的专属,当然解决压力也不是非得大吃一顿的专属。

运动也是一个很有效解决压力的办法,夜幕降临,一个人就不要待在空荡荡的房屋了。换上跑鞋出去跑步吧,当你大汗淋漓的回到家洗完澡,谁说不是另一种愉悦呢?

本文由燕教授减肥代餐发布,勿抄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