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住作曲家,是绿叶对根的情谊

 阿里山图书馆 2019-10-23

田彬华在《音乐周报》撰文《作曲家在哪里?》,叙述了一件让人伤心却又很无奈的事情,音乐会的各种宣传报道中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作曲家,不仅演出前不知道是谁创作的作品,演出后也没有在头脑中留下任何关于作曲家的信息,舞台上只有演奏家、歌唱家们尽展风采,完全没有作曲家的一席之地,这种社会现状令人悲哀。
 

尽管我们说音乐文化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但很多时候这其实是作曲家的自谦之词,毫无疑问,音乐艺术的主要创造者就是作曲家。为什么过去的作曲家,譬如贝多芬等能被人们记得这么清楚,而现在的作曲家却被人们忽略?
  


原因大致有两个:
1842年,李斯特音乐会现场
一、过去的作曲家同时可能也是演奏家、歌唱家,在没有录音的时代,观众需要到现场才能聆听到音乐,而乐谱都是手写,也没有复印的设备,基本就是谁作曲、谁带着手稿演奏。李斯特、肖邦等人就如同现在的明星,在各地巡回演出,“曝光率”极高,他们的作品音乐会同时也是自己的钢琴演奏会。作曲家、演奏家的双重身份给予观众的双重刺激让人们牢牢记住了他们的名字,早年的刘天华、丁善德也类似,并且他们都被写入了中外音乐史,一直被学习。

二、现代音乐的创作生产分工越来越细化,很少再有作曲家需要亲自演奏、演唱自己的作品,老百姓也无需亲眼见到作曲家才能听到作品,音乐欣赏可以在多种渠道实现。电视上一般会规规矩矩署上作曲家的名字,而各种音频播放设备基本是不会告诉听众作曲家是谁的。再加上侵权问题,作曲家更是被恶意隐瞒了,这种现象在歌曲方面尤甚,老百姓往往知道是谁演唱的,而不知是谁作曲的。音乐会都以歌星的名字命名,很少有以作曲家的名字命名,能开一场作品演唱会对于作曲家来说是一种奢望,更别说巡回演出的音乐会了。歌曲作家如此,器乐曲作家、交响乐作曲家更是如此,作曲家进入信息断层时代。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首先,音乐教育者们责无旁贷,我们之所以能从事音乐教育这个行业,靠的就是音乐家主要是作曲家们留下的大量的珍贵文献,否则我们拿什么来传承音乐文化?曾经有学生只知道刘德华而不知道刘天华的尴尬,时至今日,情况可能也没有多少好转。有些音乐公开课,作品感受很到位,但老师就是不对作曲家做任何介绍,显然这样的音乐课少了点什么,人文学科的特色还有待加强。不如从我做起,每位音乐老师在教唱一首新歌、欣赏一部作品的时候,都别忘了认真介绍一下作曲家。

其次,演奏家、歌唱家们更要饮水思源,节目单上醒目地印上作曲家的名字,音乐会上邀请作曲家作为特邀嘉宾,不要再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元”的窘状,不要再出现任意侵权的不法行为。须知,观众是衣食父母,同样,作曲家也是衣食父母,没有作曲家的艰辛劳动,你拿什么赢得荣誉、地位、金钱?“谁知耳中乐?声声含辛苦。”

最后,提议制定统一标准模式和运用高科技手段让听众记住作曲家,比如一首音乐作品转化成数字格式时,标题必须加上作曲家的名字而不是歌星(演唱者)的名字,或者将作曲家的名字设为打开密码,如果不知道作曲家则无法欣赏音乐,但是通过搜索引擎可以查到某部作品的作曲者,以这样的方式倒逼人们记住作曲家。我相信,以现在科学技术的发达,还会有更好的办法。总之,记住作曲家是吃水不忘挖井人,是绿叶对根的情谊,是传承音乐文化的良心所在。

                                                    
 文 | 吴洪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