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是怎样处理左字与右字的字形字义的

 悟道斋老来学 2019-10-23
t0186d01a1d704a819e.jpg?size=1079x441
上古画一只手,既代表右手,又代表左手。代表右手,那就是个“右”字;代表左手,那就是个“左”字。左右手最早无须分得那么清楚,因为都是手嘛。手的象形图画,经过简化和笔画化,后来就发展成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又”字。但在发展的途中,“又”下加“口”,成为“右”字;“又”下加“工”,成为“左”字。这样,左右手在字形上就区分清楚了。
为什么“右”字下加“口”呢?一说“口”代表器物,人手持器物劳动时,右手为主左手为辅,所以这样形成的手字就代表右手。一说“口”就是口说的口,人劳动时要手口协作,所以这样形成的字不但代表右手,而且还含有保佑、助佑的意思,后来这个意思的“右”写作“佑”或“祐”。为什么“左”字下加“工”呢?这个“工”代表劳动,突出是在劳动中左手对右手的辅助作用,所以“左”字还有辅助的意思,后来这个意思的“左”写作“佐”。
和手(又)有关的字可以找出好些,有些是和形体、意义都有关,有些只是和形体有关。前者的字例:在“父”字里,“又”表示用手举棒;在“取”字里,“又”表示用手割取敌人耳朵。后者的字例:在“桑”字里,“又”表示桑叶,不是表示手;在“叕”字里,“又”表示物品互连形状,不是表示手。
和左右有关的字也可以找出一些。有的是和形、义都有关。例如,在“有”字里,“左”表示用手拿肉以示手里有肉。有的只是和形体有关,和意义无关。例如,在“存”字里,“左”是“才”的变形,所以这个字的形旁是子,声旁是才。
在古人的意识里,左右可以赋予尊卑等级概念。有意思的是,在不同的场合,左右所表示的尊卑等级概念有可能不一样。在方位上,古人面南而坐,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因此左面是尊位,如“虚左”就是空着车子的左面位子给尊者坐。在政治上,却是右尊左卑。《史记·廉颇与蔺相如列传》里说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意思就是蔺相如位在廉颇之上。《史记·田叔传》说“毋能出其右者”,意思是没有人能超过他的尊位的。“豪右”是豪强的意思,“右姓”是大姓的意思,“右族”是大族的意思。《史记·灌夫列传》说“诸士在己之左”,意思是那些官员都在自己之下。“左官”是地位低的官,“左除”、“左迁”里的“左”都是降级的意思。
古人认为,用阴阳可以说明自然和人事的种种对立概念。例如,强、左归阳,弱、右归阴。男子刚强,归阳在左,女子柔弱,归阴在右,于是就形成了 “男左女右” 的习俗,号脉出手如此,衣服扣子如此,婚照站位如此……在其他场合,也有用左右区分对立概念。在军事上,大者为左,小者为右。在佛教里,左主凶兆,右主吉兆。在生活上,南方人以右手为大边手,以左手为小边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