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王朝》误导之我见——年羹尧篇

 风清气正会当时 2019-10-23

前言:当年一部《雍正王朝》红透大江南北,其中唐国强精心演绎的雍正帝更是被塑造成一个勤政亲民、嫉恶如仇的绝世明君,为观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如果仅把这些内容当做影视剧来看,这部影视作品无论是从构思、剧情、衔接上都不失为一部好作品,但如果就真实性而言,大部分又与真实历史背道而驰,然而,由于“红”的一塌糊涂,已经“红”入人心,使得很多人对于历史的认识开始以《雍正王朝》为依据,久而久之,根深蒂固,对于真实的历史反而开始嗤之以鼻,甚至进行恶意批判。有鉴于此,小编决定利用自己浅薄的知识,对影视剧中的一些人物、事件进行解读,来还原事实的真相

《雍正王朝》误导之我见——年羹尧篇

雍正皇帝从登基到病逝只有13年,但是13年中他所面临的执政环境可能比其他人30年经历的都要复杂,而最精彩的部分无疑都集中在雍正八年以前,这一时期政局不稳,战事不断,还要致力于民生,他的雄才伟略也被展现的淋漓尽致。雍正八年是个“分水岭”,雍正八年的一场大病让所有人都已经做好了“皇帝殡天”的准备,没想到又恢复过来,之后对炼丹术产生了痴迷,有些疏于朝政,使得《起居注》中许多年份的朝政记载都成为空白。

影视镜头

在雍正皇帝前期执政中,涌现出一大批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佟国维、张廷玉、隆科多、田文镜、李卫等,当然,还有一个争议不断的年羹尧,而年羹尧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焦点。我们先来看几个《雍正王朝》中的镜头:

镜头一:年羹尧陪同四阿哥胤禛到处奔波,其妹在四爷府中为奴。年羹尧从江夏镇返回时,她甚至不愿见年羹尧,她始终都纠结在“奴才”身份上;

《雍正王朝》误导之我见——年羹尧篇

镜头二:为了得到任怀安的《百官行述》,年羹尧在四爷和十三爷的授意下跨省拿人,结果将江夏镇700余人全部诛杀。后来在老四和老十三的帮助下才得以脱身,而康熙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将其提拔为四川总督;

镜头三:胤禛推荐年羹尧跟随老十四出征后,年羹尧到京城拜会了老八、老十四等人,却没有拜见四阿哥胤禛,结果激怒了胤禛,最后,年羹尧不得不给其洗脚道歉之后才算平息;

镜头四:年羹尧在邬先生的指点下,打败葛尔丹,凯旋而归,百官迎接,他却桀骜不驯、嚣张跋扈,引起众人不满,再加上他在西北时草菅人命、滥杀无辜,于是不少人上折参奏。在他杀了大清官孙嘉诚后,雍正在百官的压力下,不得已才让李卫去杭州赐死他

......

身份论证

这就是《雍正王朝》中年羹尧悲剧的一生,奴才出身、在胤禛的提拔下平步青云,居功自傲、暴虐成性终为自己带来横祸!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历史上没有这个“在世孔明”邬先生,也没有孙嘉诚,只有一个孙嘉淦,但他没有被年羹尧所杀,他先后做过直隶、湖广总督,去世的时候还是礼部尚书兼大学士呢,孙嘉诚只是为了拱托年羹尧的“坏”,而专门塑造的一个“好”官。那年羹尧真的是奴才出身吗?不是的

年羹尧其实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历任工部侍郎、湖北巡抚,他的兄长年希尧也担任过工部侍郎,年羹尧的妻子是宗室辅国公苏燕之女。所以,年家可谓是地位显赫的皇亲国戚、官宦之家。这一点从年羹尧的妹妹可以入宫就能看出来。要知道,大清从康熙朝完善后宫制度后,汉人女子根本就没资格进宫,而《雍正王朝》中年羹尧的妹妹竟然以“家奴”的身份成为妃子,这根本站不住脚,别说历史不同意,就是十四阿哥也不同意啊,《雍正王朝》中十四阿哥求雍正将乔引娣赐给他做侧福晋就因为乔引娣的出身“违反祖制”遭到雍正的断然拒绝,自己娶个家奴就不违反祖制吗?

《雍正王朝》误导之我见——年羹尧篇

真实的年羹尧20岁中举,21岁中进士,之后就进入翰林院,之后六年中连升六级,康熙四十八年,不满30岁的他就被提拔成四川巡抚,在他出任前,康熙还专门接见并提醒他“八旗汉军中任督抚者如张长庚、白如梅、张自得等皆以贪污致富,而今伊等子孙零落殆尽,可见做官不善之报,尔不可学从前汉军行事。总之,以安静为要”。安静的意思其实是指“一方安宁”,康熙的指示简明扼要,就是:莫贪、莫乱!还赐了黄马褂,在年羹尧上任时“命侍卫佛伦、拉锡持茶郊送二十里外”

(《永宪录》)

从这些就可以看出康熙对年羹尧的器重,年羹尧的仕途也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才干,与四阿哥胤禛还真没什么联系。《雍正王朝》里把年羹尧的擢升都归功于胤禛的力荐,有点与史不符,可能也为了拱托年羹尧的“背信弃义”,从而为“死有余辜”埋下伏笔

联姻论证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授予皇十四子“大将军王”称号,统领20万大军西征,特选年羹尧作为其后勤保障。如果说当时康熙就有意开始培养储君的话,那肯定是老十四,而对于年羹尧的任命,显然是将其作为十四皇子的左膀右臂来安排。在西北的四年里,年羹尧和皇十四子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忽略,那就是胤禛当时已经娶了他的妹妹了,所以,就私心而言,年羹尧应该更侧重于胤禛

胤禛娶年氏的具体日期没有找到(找到的根本经不起推敲),但是,可以从她的孩子入手做出一种推测。年氏共为雍正生了四个孩子,3子1女,第一次生育是在康熙五十四年,生女儿,所以,迎娶的年份应该是在康熙五十三年左右,之后在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六十年、雍正元年,一年生一个。要注意这个时期的背景,生第一个是年羹尧如日中天时,而后来则是雍正夺位的关键时期。对于娶年氏的原因,《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中记载:

两人托以心腹,共其秘计,纳其妹以重私亲之谊,其时即指天誓日、生死不相背负。

可见当时胤禛已经开始拉拢年羹尧,为什么说拉拢?第一,康熙对年羹尧青睐有加,尽人皆知,无论年羹尧倒向谁,都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第二,联个姻很正常,但“指天誓日”显然就没那么单纯了。应该说这时胤禛已经开始谋划皇位了,这要比《雍正王朝》中四阿哥决定谋位早太多,而且剧中当老十三提出“谋位”时,四阿哥还百般推诿,太假了!

《雍正王朝》误导之我见——年羹尧篇

那在雍正夺位过程中年羹尧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掣肘十四阿哥!这就是年羹尧最大的功劳,如果撇开影视剧的话,史书中的老十四确实是皇位的首选,四阿哥胤禛既然早就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那势必要有一个可以制约十四阿哥的人,这非年羹尧莫属。这一点,《雍正王朝》中的描述还是有一定真实性的,十四阿哥在回京途中质问图里琛,为什么雍正登基后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让川陕总督年羹尧戒严?为什么身后20里还有年羹尧的3000绿营兵跟着?这都说明年羹尧的存在对十四阿哥的影响很大

死因论证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的死因是咎由自取,忘恩负义、暴虐成性、滥杀无辜、嚣张跋扈,最终被罗列出92条罪状,用张廷玉的话说“即使可以功过相抵,年羹尧的罪也能再死10次”。其实,所有罪状总结下来的话,无非就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那哪个才是侧重点呢?咱们看看雍正皇帝第一次开始责备年羹尧的圣旨

雍正三年二月初二,岳钟琪向雍正上密折,参奏年羹尧身为抚远大将军,对苦苦脑儿(青海)郡王额尔德尼所属部族穷困潦倒、流离失所视而不见,在岳钟琪多次提醒后也只发了一万两银子给额尔德尼。雍正帝因此开始责怪年羹尧:

此诸部落流离失所之众,岂万金所能遍济?尔何不思及也。是知尔于诸务皆未实尽其心矣。今尔既不能筹划于未然,又不克拯济其现在。如诸部落内或有一二窘息万难,自存潜逃,远匿窜入策妄阿拉布坦之地者,朕必从重治罪,断不姑息

(《雍正朝起居注》第一册430页)

如果单纯是一万两不够用,雍正完全可以再拟定个数字,让年羹尧照办就是,但是雍正没有这么做,而是说如果年羹尧把其他部落逼到叛军手下,必将治罪,还是“从重”,这已经是发难的前兆了。单就这件事而言,年羹尧即没有政治上的错误,也没有经济上的过失,如果非要给年羹尧定罪,充其量也就是“办事不利”,可雍正却以此为突破口,开始了对年羹尧的“清算”

三月二十三日,雍正又以年羹尧属下“惊扰番民”为由,下旨对年羹尧进行了斥责;

四月二十日,还是以番民闹事为借口,又向年羹尧发难;

为什么总是拿青海说事?因为年羹尧青海之功天下皆知,要向对年羹尧下手,必须先将他的功劳打上折扣,然后就显得“师出有名”,不会落得“卸磨杀驴”的骂名。

《雍正王朝》误导之我见——年羹尧篇

也怪年羹尧,偏偏这个时候将奏折中的“朝乾夕惕”写成“夕惕朝乾”,这就给了雍正一个大好的机会,于是,就颁布了一道“撕破脸”的圣旨:

年羹尧即不以朝乾夕惕四字许朕,则年羹尧青海之功,朕也在许与不许之间而未定也......年羹尧自恃己功,显露其不敬之意,其谬误之处断非无心

(《雍正朝起居注》第一册464页)

不管年羹尧写字前后颠倒究竟是不是有意为之,在雍正看来,就是故意的,这是一种“大不敬”,“大不敬”到什么地步?大到可以让雍正收回年羹尧的青海之功。

这一连串的变故,都是要从青海入手将年羹尧功劳抹去的手段,现在好了,已经有理由抹杀年羹了功劳了,然后呢?清算

雍正帝继位三年,但他的“继承人”身份始终饱受质疑,而他却越描越黑,处理年羹尧一来可以灭口,二来还可以转移人们的视线,年羹尧此时已经在劫难逃。他先以戴逸牵连出年羹尧,又以“袒护年羹尧”为名囚禁了隆科多,要知道,这些雍正哪来说事的事可大可小,可在这些人身上却都成了死罪,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明明要除去这些人,还怕给人留下口舌

《雍正王朝》误导之我见——年羹尧篇

此时年羹尧才真的感到危险,急忙上折求饶,可是,雍正杀心已起,借着四川巡抚参奏年羹尧之机,让大臣们罗列年羹尧的罪名,最后竟然达92条之多,只好“赐年羹尧自尽,斩其子年富、邹鲁于市,其弟兄子侄发配黑龙江,舆披甲人为奴”(《永宪录》卷三)

尾话

年羹尧就没有贪污吗?不,他简直就是贪得无厌,根据陕西巡抚范时捷的揭露,每一笔官银到了年羹尧这里都要“雁过拔毛”。单是贪污一项,就足以判年羹尧死罪,可雍正还是在绕来绕去,最终绕出92条罪,为的就是展现出自己“仁至义尽”的高尚情操,也为了遮掩“卸磨杀驴”的悠悠众口

年羹尧的罪名中还有一条是“与隆科多、戴铎结党”,这几个人可都是雍正帝能够上位的功臣,如果说他们“结党”的话,那是不是也应该叫做“四爷党”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