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变老?是你胃不好!世间最强大的胃药,非此穴莫属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19-10-23

把胃伺候好,变美不变老!

很多大小仙女各种保养品、精华、甚至医美手段往脸上折腾,银子扔了不老少,黑眼圈、皱纹、法令纹、该来的一样也没少。

为什么呢?没打入敌人内部呀!

关于这一点,其实《黄帝内经》里早就有过论述了。

张景岳也说过:女为阴体,不足于阳。故其衰也,自阳明始。阳明之脉于面,循发际,故面焦发堕。其实女人衰老的分水岭,是35岁才对。35岁,阳明脉衰,面始焦。

这个阳明脉,指的就是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这两条阳经直接走循我们的脸部,特别是胃经,沿着面颊往上走,直到额头。

「阳明脉衰」,表现出来就是脸色变差、变黄,皮肤松弛没有光泽,脸的形状也会出现变化。

有个好的脾胃,才能做到今天35,明天18啊~

养胃重在暖胃

中医认为,“十个胃病九个寒”,“胃喜暖恶寒”,胃对温度十分敏感,最怕寒邪。而艾属辛热,灸之可补益胃阳,生发胃经经气,特别适合“老胃寒”以及各种胃病患者。

同时,艾灸具有祛寒除湿、行气活血、消痰化瘀、调和阴阳等诸多功效,可以针对患者具体的体质及症状做整体调整。通过调治,让脾胃达到器质和功能平衡,脾胃强大了,就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再补充一点,胃病患者最担心癌变。胃癌的元凶是什么?就是药物很难杀灭的幽门螺杆菌!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必须结合抑制胃酸治疗,人只要吃进去任何食物,都会刺激胃酸分泌,影响药效。

而艾灸对付幽门螺杆菌有其独到优势:艾火具有超强的渗透性,其热力和药性可直达病灶,使艾叶富含的芳香油能够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让受损的胃黏膜及时修复,避免恶化。

一切脾胃之疾,灸它无所不疗

中脘穴,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四寸处(也即胸骨上端至肚脐连线的中点处);释名:胃脘部的中部位置,故曰“中脘”,和上脘、下脘相区别。胃疼得厉害的时候按着会硬硬的这里!就是那里了!——心窝口与肚脐的中间位置

《循经》中有一句话来形容中脘:“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为什么中脘能够“集三千宠爱于一身”,成为治疗胃病的第一穴呢?

那是因为,第一,中脘为胃之募穴;第二,中脘为八会穴之腑会穴。募穴是脏腑之气集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就像水流百川,汇于一点;又因六腑之气皆禀于胃,故为腑会。如果还不可以很好地理解,可以做这样的一个推理:六腑之气来自于胃,它们和脏气交通了以后成为脏腑之气,脏腑之气在它们的老家——胸腹部——聚集,组成募穴

中脘穴因为这种双重的身份成为了胃部的第一大穴。另外,中脘还有一个特别级别的身份——它所属的主管经脉是任脉。总之,中脘,这是一个经络之气交通中的交通、枢纽中的枢纽,更重要的是,它就在胃脘部。

中脘穴尤擅治胃寒

艾灸大师王正龙曾经说过,根据他几十年的临床实践,治疗常年喝冷饮造成的胃寒,只有重灸中脘穴才能完全治愈。其他方法,比如香砂养胃丸、荜拔良姜散、附子理中丸等,都只能治疗较轻的胃寒疾病,对于非常严重的胃寒,只能治愈一半。而重灸中脘穴可以非常快捷、非常彻底地治愈,只是艾灸的时间要长一些,以便于把气引到整个中焦(脾胃肝胆)

《灸法直论》中说:在灸中脘时,患者哪里有病,艾热就会主动“通窜”到哪里,一般会首先“通窜”到十二指肠,然后“通窜”到贲门、胃部、幽门,若患者有肝病,艾热还会“通窜”到肝区。这也是艾灸中脘可以治疗各种胃病、肝病甚至胃癌、肝癌的原因。

注:如果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尿黄、面色红、口干口臭、舌苔黄厚,说明胃有实热。胃灼痛不宜灸中脘,可灸足三里或内庭以疏导之

清胃火绝招:绿茶+内庭穴

如果实在忙碌,没有时间艾灸,可以使用铂艾液体灸涂抹于穴位,采用点揉或按揉法,即可入经开穴;搭配艾灸使用效果更好,灸前抹一抹,效果翻一番!

你鼻子旁边有肉疙瘩吗?

有艾灸专家观察发现:有些人鼻子旁边或眼睛下边的脸蛋儿部分,都有一个或几个突出的黑痣、肉疙瘩或较密集的斑点。

因为有碍美观,多数人会选择激光祛除,但不久之后,往往还会长出新的。为啥出现这些东西呢?

其实这也与胃有关:因为胃经的起始循行部分正好在脸蛋儿,胃的病邪会通过经脉在脸部表现出来,激光只能祛除表象的黑痣、肉疙瘩,但里象的病邪并没有去掉,所以还会长出新的。

而里象的病邪与常年饮食不节或常吃冷饮相关,这种常年喝冷饮造成的胃寒,灸中脘就可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