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眠用鸡鸣散,治病还是胡闹?

 弗兰奇将军 2019-10-24


导读:鸡鸣散为传统治湿脚气第一方。古人认为五更鸡鸣时分乃阳升之时,取阳升则阴降之意,因此服药时间选择以鸡鸣时分效果最佳。这样一个方剂,跟失眠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但偏偏就能治失眠,让我们看看今天的医案。


验案

张某,女,33岁。2017年12月3日初诊。失眠一年余。

刻诊:入睡困难,眠中易惊易醒,伴乏力,头昏,易怒。

双下肢踝部不时浮肿多年,查无原因,饮食、二便尚可。

舌淡苔白腻,脉寸关弦硬、尺沉。

六经辨证思维及诊治

入睡困难,眠中易惊易醒,易怒,脉寸关弦硬,为少阳病,气机失调。

乏力,头昏,双下肢踝部不时浮肿多年,舌淡苔白腻,尺沉,为太阴病,湿浊为患。
四诊合参,共为少阳太阴合病,证属气机失疏,浊邪扰窍
方用鸡鸣散加味:槟榔12g,苏叶10g,桔梗10g,生姜6g,木瓜10g,吴茱萸3g,苍术12g,郁金10g,香附15g,当归9g,浮小麦30g,百合20g,花生叶15g,3剂,水煎服。
次日患者来诊,诉药后当晚入睡良好,未像平素一样有点风吹草动即醒,精神充沛了许多。

按语

本方主诉虽为不寐,但紧扣下肢浮肿、舌脉证,据证而用鸡鸣散加减取效。

花生叶昼开夜闭,符合日出而作、日落而卧的生物钟规律,具有镇静安神、补养心脾之功 ;百合亦昼开夜闭,宁心安神。

二药药性平和,不论寒热虚实,皆可作为安神助眠的对药。

鸡鸣散一方,具有调畅气机兼及肺肝脾、宣化湿浊兼顾三焦的特点。

且方证主治方向突出,即以寒湿脚气为主要证机,足胫肿痛无力为主要见症;服药时间学观念明确,药选鸡鸣时分服用;用药特色鲜明,重用槟榔直坠下行,破滞畅气以化湿。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