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从《峄山碑》过渡到《袁安碑》?

 中书汇书法学苑 2019-10-24

【提要】本文用多组字例,分析了《峄山碑》与《袁安碑》的异同,指出了临写《袁安碑》应该注意哪些关键点。《袁安碑》是河南省博物院的馆藏国宝,也是7月份中书汇的游学重点,那天我们在《袁安碑》前“跪”了一个多小时,小白龙老师主讲,文正老师忙着逐字拍照。现将《袁安碑》部分单字照片和拓本进行比对,附在文末,方便大家鉴别。 《袁安碑》的神奇故事和基本情况就不说了,自己网上搜。由于该碑发现较晚,所以该碑字口锋颖如新。风格浑厚古朴,体态遒劲,飘逸圆融中又显端庄大方,是汉代篆书的代表,也是篆书必修课。 汉代篆书存世作品不多,以虎符、碑铭(额)、印文、铜镜、刑徒砖、钱币等形式零散存世。汉代是隶书的高峰期,由于其便捷、实用,使得篆书日益为隶书所取代,以篆书书写的长篇作品极为少见,所以《袁安碑》在中国书法史上堪称瑰宝。 汉代处于篆书至隶书演变期间,当时的篆书呈现出既古又新的特点,我们从《袁安碑》中可以看出这种明显的变化。该碑用笔与峄山碑多有不同,而是将将隶书的用等特征表现的一览无余,且在造型上与《峄山碑》多有不同,这种用笔及造型特征与秦不同、与后来的唐宋不同,堪称风华绝代。

学小篆如何从《峄山碑》过渡到《袁安碑》呢?先分析不同处。 不同点:规整与写意,可细分为以下几条①线条的粗细不同。《峄山碑》中的所有笔画粗细均匀,起收处因裹毫顶纸而较圆;《袁安碑》线条则有明显的粗细变化,不再头尾一致,收笔有明显提笔动作。在一条线中有明显或微妙的提按动作,提则细,按则粗,提按并用,线条形态丰富。

左图为峄山碑,右图为袁安碑,红色圈处明显粗,黄色圈处明显细 ②空间的分割不同。《峄山碑》中字空间分割明显呈现上紧下松的特征,很是“君临天下”的气势,反观《袁安碑》,其上中下三部分空间的分割却是趋于均分的状态,有布衣的随和。这种特征的空间分割是我们把握《袁安碑》气息的又一个重点。

注意观察两字红圈处行笔线路的完全不同,且《峄山碑》中部较紧,《袁安碑》中部较松 ③线条律动的不同。《峄山碑》的线给我们一种纯纯的感觉,因为它统一,纯粹。再看《袁安碑》的线,基本不存在绝对的直线。《袁安碑》的弧线,尤其连续的弧线有明显的变化,给人一种跌宕起伏,大开大阖的感觉。

《袁安碑》线条局部放大,并不是单纯的曲线或直线 尤其是,内擫和外拓的不同处理手段。《袁安碑》当中弧线一般存在外拓转内擫再转外拓的规律,比如“年”字的当中上方的U形开口和如图所示的“四”字。和《峄山碑》比较,《袁安碑》一般下部为内收。

《袁安碑》(右)弧线中的“外拓”、“内擫”变化 共同点:中锋涩行小篆,都离不开最基本的中锋用笔、笔画的稳定,涩行中见流畅,以及弧转处的提笔动作,所谓的更高级的笔法也由此生发,这也是我们《书法入门指导手册》中要求我们打下坚实的《峄山碑》线条基础的缘由。这里谈到的相关内容,在《书法入门指导手册》中也重点提到,感兴趣的、尚未拥有这本手册的同学,可以深入学习一下。 而篆书的线条很多人单纯地理解为“中锋用笔”所呈现的“两面光”,其实任何碑刻都不存在“两面光”,写碑的时候一定要有一点“涩感”这样才能写出“金石味”,两边呈现出“毛”一些的质感,这种质感并非原碑形态,而是体现出中锋涩行功底时,笔墨在纸上留下的自然状态。 茫茫书海,倾尽一生,也不能全部触摸,我们所倡导的科学学习法就是培养大家的学习能力与基本技术储备,从最经典入手,培养优秀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基础入手,学会基本用笔,学会读贴,学会分析,学会对比,学会变化。 最后大家去找一下清代篆书大家的作品,分析一下,看看能不能从中看到汉篆的影子。

临写袁安碑,重在读帖,读帖时若有照片版配合,则再好不过。

更多好文,科学学书法。关注中书汇书法学苑微信公众号。zshsfx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