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禅理故事

 tairanziruo357 2019-10-24


                      问:什么是禅?

                    答:什么都是禅。

                    问:什么不是禅?

                   答:什么都不是禅。

问:为什么什么都是禅,什么都不是禅?

答:因为如果不是你的心在禅中,就是禅在你的心中。

问:那么,非禅和是禅有什么区别?

答:有的只是心在禅中而不知有禅与禅在心中却知道不是禅之别。


       禅机禅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禅者说,禅就是人的心,心是人的圣殿,本应该金碧辉煌,世俗的万千杂念将它遮蔽掩埋,使它的光彩无法显现,而参禅就是阳光透过杂念照进人心。我们都是俗人,于大千世界中过着庸常的日子。佛说,这一切都是禅。



                       牵挂的绳子

       一个年轻人到一座禅院游玩,在路上看见一头被穿了鼻子栓起来的牛,绕着栓自己的树团团转,就是脱不开身。到了禅院,他便问老禅师:

      “什么事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年轻人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吃惊极了,问禅师自己不过是路上碰见了一头被栓住的牛而随口问的,他怎么知道是“绳未断”。老禅师说:

       “你问的是事,我答得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得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不过是百事一理而已。”

       后生大悟!

       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就是这样被一些看不见的绳子牵着而忙得团团转呢?金钱,职位,姻缘,都可能成为牵住我们的绳子,我们怎么才能超脱?如果超脱了,超脱会不会又是另一根绳子?

       大象在木桩旁团团转,水牛在树底下团团转,我们在一件事里团团转,在一种情绪里团团转,为什么都挣不脱?为什么都拔不出?

       皆因绳未断!人生三千烦恼丝,你斩断了多少根?



                     走不回的小和尚

       有一个寺院因为一些原因需要扩建,而有一颗珍贵的树刚好长在需要扩建的地方。方丈让他的两个弟子把这颗树移到其他地方。两人来到树前,没挖几下,小和尚的铁锨便不太好使了,说要去修。

       另外一个说,把树移走了再修也行。小和尚嫌慢,跑去木匠那里借斧头修铁锨。结果木匠的斧头刚好坏了,木匠说用菜刀价格就着给他修一下。小和尚说,不行,菜刀修起来太慢,而且修不好,于是带着斧头去另一个村子找铁匠修斧头。可是更不巧的是,铁匠的木炭用完了,也没法修斧头。小和尚又放下斧头去山里找烧木炭的人。结果烧炭的人说,他因为没有木料已经很久没烧木炭了。小和尚又赶紧去找运木料的人,结果这个人说,因为他的牛病了,所以没法运木料。。。。。。

       几天之后,寺里的僧人们终于在一个小路上找到了小和尚,他正提着几包草药急匆匆往运木料的人家赶;问他买药干什么,他说给木料老板家的牛治病;又问他为啥给牛治病,他说要运木材。。。。。。至于移树的事,他早已经忘记了。

        小和尚的故事让人很感慨,这种事可能我们一辈子会遇到很多次,如果没有人及时提醒或者自己意识到,大量的时间就可能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上。

        现世中,我们都可能变成那个小和尚,所以需要时刻观照自己的本心,在纷繁复杂中,找到自己的路。



                      观音也念观音

     有个僧人对他的师傅说:“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就是心浮气躁,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已经成了习惯。你能不能帮我改改啊?”

       师傅说:“那把这个毛病拿出来给我看看。”

       僧人说:“我现在不心急,就是有时候会。”

       师傅笑着说:“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问生的。本来没有,只是因境而生。”

       僧人恍然大悟。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同感?常常怨天怨地,却从不反观自己?

       当日苏东坡和佛印禅师游灵隐寺,苏东坡在观音菩萨的像前,间佛印禅师合掌礼敬,就问佛印:“人们手上拿着念珠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手上也挂着一串念珠,那她念谁?”

       佛印禅师说:“她也念观音菩萨。”

       苏东坡不解。

       佛印禅师说:“观音菩萨比我们世间人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反观诸己,求诸身,才是正途。



                      没有时间老去

       这是另一个故事,说实话,我觉得它更像一则寓言,不过真的能给人启发:

       一位高僧的弟子外出云游二十多年后归来,看见师父正在佛堂内给信众讲经,样貌还跟当初他走的时候一样。他便问师傅,这些年都做什么。师傅回答说:“读经,著书,讲经,作法。”

       弟子便说:“多年不见,师傅样貌还跟当年一样。”

       师傅回答说:“我每天都在忙,没有时间觉得自己老。”

       这真是一个新说法,因为忙,就没有时间顾影自怜;因为忙,就没有时间胡思乱想;因为忙,便不会关注太多正在专心的事情之外的事情,所以就没有时间老去。也许,很多烦恼,真是闲出来的。



                        禅意【一 】

                   当你沉默地离去

               说过的或没说过的话 ,

                         都已忘记

        我将我的哭泣,也夹在书页里

        好像我们年轻时的那几朵茉莉

      也许,会在多年后的一个黄昏里

           从偶然翻开的扉页中落下

                没有芳香,再无声息

            窗外,那时也许会正落着

                   细细的 细细的雨

🌴🌷🌴🌷🌴🌷🌴🌷🌴🌷🌴🌷🌴

                         禅意【二】  

                  当一切都会过去

                          我知道

                   我会把你忘记

                 心上的重担卸落

                请你,请你原谅我

生命原是要不断地受伤和不断地复原

                 世界,仍然是一个

      在温柔地等待着我成熟的果园

                       天,这样蓝

                       树,这样绿

    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的安宁和美丽



                           修 佛 ­­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 ­

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 ­

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 ­

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心 境 ­­

有一天,苏东坡到佛印禅师处与佛印禅师聊天,两人均盘腿而坐。    ­

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    ­

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   

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

佛印禅师笑笑,没有说什么。    ­

苏东坡以为他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苏小妹谈起了这件事。    ­

他妹妹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是佛一样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态像一堆牛屎一样,看禅师当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

苏东坡听后顿时面红耳赤。 ­

 


                            礼 物 ­­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 ­

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

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

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



                      天堂与地狱 ­­

有一位武士向白隐禅师问道。 ­

武士问:“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 ­

白隐反问:“你乃何人?”   ­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

白隐听后笑道:“就凭你这粗鲁之人也配向我问道?” ­

武士勃然大怒,随手抽出佩剑,朝白隐砍去:“看我宰了你!” ­

眼看佩剑就要落在白隐头上,白隐却不慌不忙轻声说道:“此乃地狱。” ­

武士猛然一惊,然后若有所悟,连忙丢弃佩剑,双手合十,低头跪拜:“多谢师傅指点,请原谅我刚才的鲁莽。” ­

白隐又微微说道:“此乃天堂。” ­

 


                         平 常 心 ­­

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很难看。 ­

小和尚看不过去,对师傅说:“师傅,快撒点种子吧!” ­

师傅曰:“不着急,随时。” ­

种子到手了,师傅对小和尚说:“去种吧。” ­

不料,一阵风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

小和尚着急地对师傅说:“师傅,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 ­

师傅说:“没关系,吹走的净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 ­

刚撒完种子,这时飞来几只小鸟,在土里一阵刨食。 ­

小和尚急着对小鸟连轰带赶,然后向师傅报告说:“糟了,种子都被鸟吃了。” ­

师傅说:“急什么,种子多着呢,吃不完,随遇。” ­

半夜,一阵狂风暴雨。 ­

小和尚来到师傅房间带着哭腔对师傅说:“这下全完了,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 ­

师傅答:“冲就冲吧,冲到哪儿都是发芽,随缘。” ­

几天过去了,昔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新绿,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头。 ­

小和尚高兴地说:“师傅,快来看呐,都长出来了。” ­

师傅却依然平静如昔地说:“应该是这样吧,随喜。”   ­


 


                      禅者的祝福 ­  ­

唐朝的龙潭禅师,他少年未出家时很贫穷,靠卖饼为生,无处栖身。 ­

所以道悟禅师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给他住。 ­

为了表示谢意,他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 ­

而道悟总是回赠一个给龙潭,并祝福他说:“这是给你的,祝你子孙繁昌!” ­

他实在不解,有一天他问何故? ­

道悟却说:“你送来的,我送给你有什么不对?” ­

龙潭听后从此开悟出家,后来成为一代宗师。 ­

取之于人要回报于人,得之于社会要回馈社会; ­

要我好你也好,我赢你也赢。这伟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

 


                             放 下 ­­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 ­

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 ­

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 ­

“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 ­

 


                         佛法大意 ­ ­

白居易向道林禅师请教:“佛法的大意是什么” ­­

道林答了8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

白居易鼻孔里哼了一声,道:“3岁小孩也知道这样说。” ­­

禅师道:“3岁小孩虽说得出,80岁的老翁却不一定做得到。” ­­

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礼退下了。 ­

 


                     求人不如求己 ­­

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 ­

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 ­

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 ­

那人答:“是。” ­

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 ­

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

 


                        一切皆空 ­­

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 ­

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 ­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 ­

 


                       八风吹不动 ­­

苏东坡在瓜州任职的时候,曾与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成为至交,他们经常在一起谈禅论道,十分快活。有一天,苏东坡认为自己对于禅已经领悟到一定程度了,于是便写了一首诗,来阐述自己对于禅道的理解,然后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是这样写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意思是说:我顶礼伟大的佛陀,蒙受到佛光的普照,我的心已经不再受到外在世界的诱惑了,好比佛陀坐在莲花座上一样。佛印看了他写的诗后,笑着在上面写了“放屁”两个字,然后就叫书僮带回去给苏东坡看。书僮不敢怠慢,赶紧回去,把佛印禅师的批文交给苏东坡看。 ­


苏东坡打开一看,又羞又恼,起身去找禅师理论。来到金山寺,远远看见禅师站在江边。禅师告诉他说:“我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苏东坡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我写的诗,你即使看不上,也不能侮辱人呀!”禅师说:“我没有侮辱你呀!”苏东坡指着诗文上批的“放屁”两字,说:“这不是侮辱人是什么?今天我一定要讨个公道,听听你的说法。”禅师哈哈大笑说:“还'八面吹不动’呢!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苏东坡听完惭愧不已,再也不炫耀自己了。 ­­

 


我们要知道什么叫八风呢!八风就是世界上有这样八种的环境,就像风一样的,它一天到晚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边吹来吹去,侵袭著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八风。第一利风:利是利益,对有利可图的事情,心生欢喜。譬如人作生意赚了钱,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喜笑颜开。这就是被利风所吹动。第二衰风:衰就是衰败,对我不利的事情,衰败难堪。譬如我们乘车碰到扒手,把刚刚发的工资偷去,使我这个月的生活成了问题,心里感觉到万分难受,啼笑皆非。这就是被衰风所吹动。第三毁风:毁就是毁谤,有人对我污蔑毁谤,无端漫骂,说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听了以后,我心里感到十分气愤烦恼,闷闷不乐。这就是被毁风吹动。第四誉风:誉是赞誉,有人在赞扬我,歌功颂德,说我样样都好,捧上九霄。听了以后,心里感到非常欢喜,自得其乐。这就是被誉风所吹动。第五称风:称是称赞,被人当面称颂赞叹,阿谀奉承,吹嘘捧场,多方赞美。如说福报好,智慧大,真能干,会做事,今后一定会步步高升,健康长寿等等,听了以后,心里万分高兴,笑容满面,非常开心。不知不觉地被称风吹动了。第六讥风。讥是讥笑,就是被人当面讽刺讥笑,毁谤谩骂,如被人说是坏东西,没得用,软弱无能,狂妄自大、十三点、神经病等,听了以后,心里感到万分烦恼,怒火焚烧,不知不觉得被讥风吹动了。第七苦风。苦是痛苦,碰到愁忧悲痛环境,心里感到非常苦恼。譬如事与愿违,受尽艰辛,恩爱别离,冤家路窄,总之是'不如意事七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就是被苦风吹动了。第八乐风。乐是快乐,逢到愉快安乐的环境,感到非常称心。譬如家道兴隆,吉祥如意,夫妻和睦,孝子贤孙,所求皆顺意,所愿尽从心,喜气洋洋。欢天喜地。这就是被乐风吹动了。这八种的境风,有很大的威力,无论是那一种风,都能够把人们不知不觉地随风所吹,自然而然地被风所动。这真是心随境转,智被境牵。因此我们众生一天到晚都离不开这八种风,二六时中都在八风之中转来转去,吹来吹去,都受到八风的侵袭和影响,不得安闲自在,无挂无碍。这就是八风内容。苏东坡赞佛偈的确做得很好,句句有理,就是在实际问题上,却又是另一回事。佛印禅师一个屁风就把他吹过江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很明显,理论不联系实际。这个有趣的故事,包含有非常深刻的道理,就是要人们知行合一,行解相应,特别是我们信佛学佛人,更要做到这点。 



                        早餐凉了


                           禅来


一个人刚入禅门,在第二天吃早餐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向老禅师请教问题——


第一,我们的灵魂能不能不朽呢?


第二,我们的身体一定会化为乌有吗?


第三我们真的会投胎转世吗?


第四,我们如果能投胎转世,那么能不能保留这一世的记忆呢?


第五,禅能让我们解脱生死吗?……


这个人一口气问了老禅师十个问题,还要准备问下去,被老禅师的一句话打断了:“你的早餐已经凉了。”


 🌴🌷🌴🌷🌴🌷🌴🌷🌴🌷🌴🌷🌴


                             缠去


当下你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是一顿早餐,还是灵魂不朽呢?


坐而论道,不如务实参禅。永远活在当下,是初入禅门者应当了知的事。


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刻,比之于不切实际的计划和妄想,应该更适用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吧。

 


                             放下


 


禅来


有一位外道①拿着两个花瓶献给世尊②。


世尊说:“放下。”


外道放下了一只手中的花瓶。


世尊又道:“放下。”


外道又放下了另一只手中的花瓶。然而,世尊还是对他说:“放下。”


外道摊开两手道:“我现在已两手空空,还让我放下什么?”


世尊开示道:“我不是让你放下花瓶,而是放下一切烦恼执著。当这一切你都放下,再没有其他什么的时候,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注释】


①外道:佛教中对那些教义和修持都不圆满究竟的修行人的一种称呼。


②世尊:佛陀的十种名号之一,意为其功德和智慧被世间所共尊。

🌴🌷🌴🌷🌴🌷🌴🌷🌴🌷🌴🌷🌴

                              缠去


放下,不是外相上的决然摒弃,而是在心中对坚固执著的松缚,是心灵的完全放松态。


仔细想想,最需要放下的,恰恰是我们最放不下的东西。


 🌴🌷🌴🌷🌴🌷🌴🌷🌴🌷🌴🌷🌴


                         万事随缘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


  “快撒点草种子吧!好难看啊!”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傅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傅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风吹飞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出芽。”师傅说,“随性!”


  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逐食。


  “要命!种子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


  “没有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傅说“随遇!’


  半夜一真鄹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囔囔道:师傅!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师傅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了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有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师傅点头道:随喜!!


                                                                                           (选自《禅来缠去》)


随缘:“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 “随”不是被动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怨尤,不躁进,不强求。“随”不是随便,而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


 


《葡萄园》                               

  一只漂亮的狐狸四处觅食,路过葡萄园,看见园内果实累累,急欲入内美餐。无奈身体肥硕,挤不进果园的栅栏。只好绝食减肥,三天三夜不食,直饿得头昏眼花,骨瘦如柴,才得以钻进葡萄园的栅栏。

  贪婪饱餐,忘乎所以,直吃得肚腹如鼓方才心满意足。等它吃腻了葡萄想要离开的时候,却因为身体又变得肥硕,怎么都钻不出栅栏。于是又来了个三天三夜不食,饿得头昏眼花,骨瘦如柴,方才钻出了栅栏。


   体会: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也!


 

            

                     《随遇 随缘》

   寺院地面枯黄,小和尚欲种植绿化。对师傅说:这里应该撒上种子。师傅说:不用急,随时吧!


      种子拿回,师傅说可以播种了。小和尚欢欢喜喜地撒了种子。不料起了大风,几乎一半的种子被风吹去。小和尚焦急地对师傅说:撒下的种子被风吹走了大半,怎么才好!!师傅说:没什么大碍。飞去的都是瘪子,种下也不结果。随性吧!


      继而飞鸟群至,刨食所种。小和尚急忙轰赶,又去对师傅说:种子被鸟吃掉了好多啊!师傅说:种子还多,小鸟吃不完的。随它去吧!


       夜半狂风骤雨。小和尚哭着对师傅说:种子被大雨冲掉了啊!我们白白种了一番。师父说:既然是种子,冲到哪里不发芽?就随缘去吧!


       过了几天,院子里生处一片新绿,就连未曾播种之处都生出了小苗。小和尚欢喜地向师傅说:师傅师傅,院子里到处都绿了!


       师傅平静如昔,说:随喜、随喜。


    体会:瘪子入土不发芽,天涯何处无芳草。——随性随缘而已。

 


                          《旅 人》

    秋日黄昏,旅人蹒跚赶路。突见野道白骨散乱。,疑惑之际猛虎咆哮扑来,旅人夺路而逃。仓惶迷失方向,竟至悬崖绝壁。

    幸而壁边生有松树,树枝垂下藤蔓伸至崖下。旅人攀援而下,吊于崖间,暗喜死里逃生。

    低头却见脚下波涛汹涌,三条毒龙张嘴而待其坠下。旅人惊骇,浑身战栗。

    抬头一看,又有黑白二鼠啃噬藤蔓根处。旅人竭力撼藤驱鼠,二鼠不以为然,继啃噬之。


    这时枝上蜂巢之蜜淅沥滴下,旅人伸舌舔之,竟然忘记自己身处险境。


     体会:看似大道坦荡,却处处潜藏危机;切莫目光短浅、利令智昏,不知身在何处。人生境况,不亦如此乎? 

  


佛印禅师:尽虚空遍法界皆为我禅床。


有一次,苏东坡要来见佛印禅师,并且事先写信给禅师,叫禅师如赵州禅师迎接赵王一样不必出来迎接。


苏东坡自以为了解禅的妙趣,佛印禅师应该以最上乘的礼来接他──不接而接。可是却看到佛印禅师跑出寺门迎接,终于抓住取笑禅师的机会,说道:“你的道行没有赵州禅师洒脱,我叫你不要来接我,你却不免俗套跑了大老远的路来迎接我。”


苏东坡以为禅师这回必居下风无疑,而禅师却回答一首偈子说: “赵州当日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 怎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意思是说:赵州不起床接见赵王,那是因为赵州不谦虚,而不是境界高,而我佛印出门来迎接你,你以为我真的起床了吗?大千世界都是我的禅床,虽然你看到我起床出来迎接你,事实上,我仍然躺在大千禅床上睡觉呢?你苏东坡所知道的只是肉眼所见的有形的床,而我佛印的床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大广床啊!



禅者告诉人们:人际在还没有和谐之前,难免互有矛盾,彼此意见不同,立场互异,存在利害冲突,所以必须学习忍辱。所谓忍辱不是硬忍,而是要打开胸襟,包容接纳别人的意见。布袋和尚说:“宽却肚肠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乱世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在禅者的眼里,人类生活最大的障碍就是我相。当别人凌辱自己而自己能忍得下来时,他已能勘破我相,见到自性如来了。


尊重,也是圆融人际关系的法门。禅者经常以尊重一切众生来肯定一切众生的平等。他们认为轻蔑别人之心就在自己心中。


宋代苏东坡,有一次来到金山寺和佛印一起坐禅。苏东坡觉得身心畅通,就问佛印说:“禅师,你看我坐的样子如何?”


佛印对他说:“好庄严,像一尊佛。”


苏东坡非常高兴。佛印也问苏东坡:“学士,你看我坐姿如何?”


苏东坡总是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就说:“像一堆牛粪!”


佛印听了也不以为忤。


苏东坡自以为这次谈话占了上风,碰到朋友就说他贏了佛印禅师。


这消息传到聪慧的苏小妹耳中,便对苏东坡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有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有粪,所以看禅师像牛粪。”


对待别人的一言一行,都从心中投射出来。当心里头不平衡,不尊重别人的时候,总是会化为轻蔑的态度随口带出,这最容易伤害友谊。


唯有得道的禅者,才会以宽容之德一笑置之。


对别人的不敬,不但破坏人际的平等与和谐,而且更严重的是使自己的心灵失去平衡,沾染程度不同的卑劣习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