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管理老油条型员工

 胜者唯王 2019-10-24

相对年轻人 ,管理老员工的难度会下降很多,风险也低。

对年轻人,你一旦下药过猛,他抬腿走人,懒得理你,前面的付出和期望付之东流,徒留下英雄寂寞无对手的沮丧,更甭提企业发展壮大了。而对老员工,一是因为多少还有感情,二是因为江湖已是年轻人的天下,即使老夫聊发少年狂,但廉颇已老的事实,赤裸裸地告诉他去处不多。

老员工分两类,一类是“老革命”,一类是“老油条”。

岁月给了他们共同的沧桑;不同的是,前者可能立下赫赫战功,后者可能混日子混到须发皆白。前者可进忠烈祠,后者只能去乱坟场;前者的名字刻在企业发展史上,后者的名字和身影一起消失,人们无从记起。

在我做管理培训的十年间,总有一些企业的“老革命”让我感动不已。培训课堂上,他们坐前排,认真做笔记,勇于回答问题,需要搬弄桌椅板凳的时候,他们冲锋在前,排队就餐的时候,他们礼让他人;谦虚、低调,严以律已、不指手画脚,小事情默默无闻地自己做掉,大事情招呼大家一起干。虽然他们的位置并不高,但依然是企业的中流砥柱。这样的老员工,是我们企业的定海神针,是“革命的骆驼”,虽然年华不再,但激-情永驻,我们企业应该毫不犹豫地给机会、给待遇。

这让我们联想到黄忠、黄盖的故事,宝刀不老的传说自古就有。

如果确实因为年龄、精力问题,不再适合阵前厮杀,那就考虑退二线。因为有贡献,资历老,可以封个虚职,让他做顾问、巡视员。大事小事征求他意见,发动群众的时候让他打冲锋。企业可以不给实权,但一定要给荣誉,开会主席台就座,吃饭在主桌,发言后领导带头给掌声。

当年邓--平就给自己封了个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头衔。

“老油条”也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懒猫型”,一类是“刺猬型”。

老油条跟着企业的时间长,千万不要以为皆是忠心使然。可能是他懒,不想动弹;可能是没本事,出去就活不了;可能想出去又不自信,嘴大喉咙小;也可能是根本没主意,属于过一天混一天的主;不管什么原因,反正“赖”在咱们单位熬出了年头,熬到最后就成了“老油条”。

“懒猫型”的老油条脾气好,没有攻击性,你甚至可以冲他吼两嗓子、踢两脚。

他们心地不坏,也没有非分之想。对一些简单的、智商要求不高的事务性工作,他们往往完成得很好。如果事情多了、复杂了,他们就会有纰漏;如果任务的本身有不可测性,要求当事人灵活应对的,那就够呛,十有八-九会办砸。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很多管理者的想法。

指望用愿景来激励他们,基本无效。因为他们自己明白,职业生涯已到天花板,就等慢慢退出舞台。

作为管理者,没有其他套路,给他安排的任务必须简单,再简单,然后你检查,再检查,督促再督促。

虽然你责怪他们不主动,但还不足以让你头疼,“刺猬型”的老员工才让寝食难安。

“懒猫型”老员工犯错误了,即使你批评得很厉害,他最多伤心,自认倒霉;但如果“刺猬型”老油条犯同样的错误,你批评了,那简直引爆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刺猬型”老油条,必须一手抓制度,一手抓文化,海陆空立体作战,直至把他炸平。

“刺猬型”老油条天不怕地不怕,有很多歪歪理,甚至无赖,攻击性强,难对付。

他喜欢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他享受着体制内的好处,同时必须得到体制外的自由。别人做“周报”,他可以不做;别人只有两个包子,他可以随心所欲。他用这种方式表达他的存在。

如果你批评他,那正中下怀,他巧舌如簧,他唇枪舌剑,他誓死捍卫他的“特权”。

讲历史谈功劳,是老油条的经典科目;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反正他是历史的参与者,你的身份是晚辈;他是打江山的,你是后来人、投机者;他呕心沥血,你不劳而获;他什么都看透了,他之所以现在不如意,都是你害的;他的嗓门比你高,仿佛你占了他的便宜。

尤其不幸的是,当你的某个行为成为他的“把柄”,那你就很难在他面前挺直腰杆,尽管你贵为领导。

在某些国有企业,因为体制的原因,“下水道”不通,单位没有辞退员工的先例。得天独厚的条件,更是让“刺猬型”老油条飞扬跋扈、无所顾忌。

真的就没办法了?不是。因为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流动的,所以有“私心”,不愿意得罪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意彻底斗争;在私营企业,老油条会收敛很多;在外资企业,这样为所欲为的老油条,简直匪夷所思、不可想象。

有的领导图省事,效仿给“老革命”挂虚职的办法,给“老油条”也按上一个笼头,效果无异饮鸩止渴。第一他未必不会得寸进尺,第二其他人会觉得不公平,会觉得你领导欺软怕硬。

大道至简,能否管好老油条,取决于你的决心。如果你把企业当做自己的,把自己当老板,事情就好办。当年的鳌拜那么蛮横,不还是被主子拿下。

管理的第一种手法,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绩效考核,规定工作标准,对他的行为、绩效进行记录,有理有据,对照制度进行奖惩,不折不扣地奖惩到位;让他明白,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太岁头上动土,动真格的了。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管理的第二种手法,加强文化建设,发动群众参与管理活动。召开民-主会议,让团队成员集体评议,鼓励积极分子发言,让大家谴责不良行为,如果绝大多数成员同意,就出台“乡规民约”,让团队里的积极分子担当“执法长老”。这个过程中,你是导演,不要客串演员。利用团队的力量,树正气压邪气,让他在民声中感到惭愧,让他在群众的汪洋大海面前不敢造次。不相信他敢与人民为敌。

在两种手法交替使用的过程中,作为领导你要给自己、也给团队确定底线:对事不对人。所有团队成员都是好人,包括老油条,只是他有些缺点而已,现在我们共同的任务就是他把身上的缺点改掉。

同时,你个人也应该对老油条传递一些关爱,认可他的历史贡献,承认他的独特价值,表扬他的优点,甚至满足他的不过分的一些愿望。给他一点温情,再给一个标杆,让他明白自己的方向。

如此多管齐下、软硬兼施,也许老油条的棱角会慢慢磨去。但所有动作皆有一个前提:你做领导必须自身过硬,心底无私,公心可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